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雪松  张跃飞  田士平  董占斌 《钢铁》2012,47(11):45-50
 根据PC轧机的结构特点,用三维差分法分析金属塑性变形,用影响函数法分析辊系弹性变形,建立PC轧机板形板凸度控制模型。对PC轧机轧制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其工作辊弯辊力和交叉角控制特性,进而给出相应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板形控制过程中,PC轧机交叉角具有很强的板形板凸度控制能力,而工作辊弯辊对辊间压力分布影响很大。通过两者合理的设定与分配,可以使辊间压力分布均匀,板形控制效果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2.
工作辊弯辊力对热轧带钢凸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建立高精度的热轧带钢凸度计算数学模型,采用影响函数法开发了四辊轧机热轧带钢凸度影响率计算软件;系统地研究了工作辊弯辊力对带钢凸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工作辊弯辊力影响率基本值和工作辊直径、单位宽度轧制力、压下量对弯辊力影响率修正指数的6次项拟合系数,建立了高精度工作辊弯辊力影响率的计算模型。为优化板形控制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主开发的离线模拟分析软件,结合唐钢超薄带钢生产现场各种工艺条件,对影响板形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4、F5轧机弯辊力对最终板凸度的影响大于F1~F3轧机;带材厚度对弯辊力作用效果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机架的PC角变化对板凸度的影响基本相同,随着PC角的增加,最终板凸度减小,且PC角越大,减小的趋势增强.F1~F5轧机中任一轧机轧制力的增大,最终板凸度近似成线性增加;下游机架轧制力的变化对板凸度的影响大于上游机架;轧制力的变化更容易导致薄规格产品产生板形不良.  相似文献   

4.
针对1 750mm冷连轧机组的设备特点,计算并分析了弯辊力对成品带钢板形的影响规律。深入研究了带钢宽度、带钢入口厚度、中间辊横移量、带钢凸度、单位轧制力、轧辊辊径和轧辊凸度等因素对最优弯辊力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和理论计算,利用Origin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拟合,最终建立了冷连轧过程最优弯辊力预设定模型。采用新模型设定计算弯辊力的最大偏差低于5.67%,成品带钢的板形标准差平均值降至1.83IU。实践证明,该弯辊力模型具有较高的板形控制精度和较好的板形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冷轧带钢凸度及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国际上广泛采用及最新应用的几种冷轧带钢凸度及板形度控制技术,包括:工作辊弯辊(WRB)、窜辊(RS)、轧辊交叉法(PC)、轧辊交叉及窜动(RCS)及动态板形辊(DSR)等.  相似文献   

6.
热连轧机板凸度和板形控制技术工业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晓丽  连家创  焦景民  佘广夫 《钢铁》2003,38(3):34-37,63
根据1450热带钢连轧机机型特点,进行了轧辊辊型优化设计,并建立了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完成了包括辊型配置和弯辊力自动设定等的板形在线控制工业试验。应用结果证明,笔者研究的板形控制模型及控制软件提高了产品的板凸度和板形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7.
何安瑞  杨荃  刘文仲  郭宏伟  邢娟 《钢铁》2007,42(10):47-50
济钢1700 mm热连轧是新建投产的宽带钢生产线,其F2-F6精轧机组装备有工作辊弯辊和窜辊技术.针对这种典型机型,在大量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包括工作辊综合辊形(初始辊形、磨损辊形和热辊形之和)计算模型、支承辊综合辊形计算模型、窜辊设定计算模型和弯辊力设定计算模型等.在经历了系统设计、程序编写、离线调试、在线调试后,板形设定控制模型投入稳定运行,所有考核规格的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6%.在同宽轧制长度超过70 km的轧制单位内,各机架弯辊力设定结果能够自动适应带钢厚度和钢种的变化,且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5%.  相似文献   

8.
 板凸度是热轧带钢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板凸度闭环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板凸度精度。以弯辊力调节作为板凸度闭环控制的主要手段,以保证板形良好为前提,给出了板凸度闭环控制策略及弯辊力对板凸度传递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板凸度闭环控制模型。通过在宁波钢铁公司1780热连轧机组的工业应用,经过实际考核,带钢板凸度命中率达到96%以上,同时能够保持板形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板带轧机辊缝影响因素与板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板带轧机辊缝形状诸因素对带钢断面形状影响的分析,阐述了轧制力、弯辊力以及HC、CVC和PC轧机可控辊形等工艺与带钢板凸度、平直度的关系,为保证良好板形、制定合理的工艺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冷轧带钢凸度及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红利 《武钢技术》1998,36(5):27-32
概述了国际上广泛采用及最新应用的几种冷轧带钢凸度及板形度控制技术,包括:工作辊弯辊(WRB)、窜辊(RS)、轧辊交叉法(PC)、轧辊交叉及窜动(RCS)及动态板形辊(DSR)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热连轧机弯辊力预设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凸度和平坦度是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的主要目标 ,多机架工作辊弯辊力则是其板形控制的主要调节手段。以具体工业轧机为对象 ,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弯辊力预设定控制策略。现场数据分析表明 ,采用该控制策略是合理的 ,它能获得良好的板形。  相似文献   

12.
 在热轧带钢板形在线控制模型中,综合辊形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板形控制模型设定的准确性。建立了LVC工作辊初始辊形、热辊形和磨损辊形的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辊形的等效模型和特征参数。该综合辊形等效模型已成功应用于鞍钢2150 mm热连轧在线板形控制模型中。生产数据表明,采用该模型后板形设定模型计算出的弯辊力和窜辊量能够自动适应轧制规格、轧辊磨损和热胀的变化,带钢头部凸度和平坦度的命中率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Using three-dimensional rigid-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 on Lagrange multiplier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of strip,influence func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elastic deflection of rolls and three-dimensionalelastic FEM to analyze the flattening deformation between work roll and strip,a coupled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a iteration way.The effect of various kinds flatness control method such as bending force,rolls shift and cross angle and also various kind of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friction ...  相似文献   

14.
李耀辉  李定国 《中国冶金》2015,25(11):40-44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轧机承载辊缝变形的仿真,分析轧机轧制力、弯辊力及工作辊窜辊对承载辊缝的凸度影响程度,结合现场机架间带钢的浪形,优化二级板形模型设定参数,实现轧机稳定轧制。实践证明,人工修正轧机负荷分配以及CVC轧辊位置,可更好地控制前机架比例凸度,满足后机架间平直度目标的要求,从而提高板凸度的命中率及轧机轧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板形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包括与板凸和平直度控制相关的轧辊弯曲模型、轧辊热磨模型、工作辊压扁模型、材料流量模型的算法与相应数据接口,以这些模型为基础采用板形设定算法及其在线自适应算法,实现了对热轧带钢成品板形的精确控制。实际生产表明,采用该系统后,凸度命中率可达96.37%。  相似文献   

16.
 It is a complicated problem for cold-rolled strip to improve asymmetric strip shape in strip production. A roll system and strip coupled model of six-high cold rolling mill was established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intermediate roll shifting, tilting,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bending technologies on strip profile. To reduce asymmetric defects of strip shape as much as possible, some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tilting and asymmetric bending of intermediate roll and work roll. The combinations of these three control strategies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asymmetric strip shape defects. Finally, the closed-loop control model of asymmetric flatness at the last stand was given, and the flatness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function of asymmetric strip shape control was also designed for cold tandem mill.  相似文献   

17.
宽带钢热连轧机板形设定的解耦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板形与板厚是带钢几何尺寸精度的两个重要质量指标,板形与板厚控制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使得分别控制的热连轧机板形和板厚均达不到目标值,在建立耦合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完成了板形设定和自适应穿带控制的解耦设计,实现板形板厚的综合控制。板形解耦模型已经成功地在大型工业轧机上投入运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冷连轧过程中,轧制力波动对板形的影响很大,需要采用弯辊力进行实时的补偿。针对六辊冷连轧机,分别研究了仅用工作辊弯辊和采用工作辊与中间辊弯辊相结合的板形前馈控制模型。实际控制效果表明,这两种板形前馈控制模型都能有效消除轧制力波动对板形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工作辊弯辊的板形前馈控制模型只能控制由于轧制力波动产生的二次板形,而对四次板形几乎不产生影响;而采用工作辊与中间辊弯辊相结合的板形前馈控制模型则对二次和四次板形均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