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石流是我国西部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强大的致灾能力不仅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还会对山区生态地质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故准确评价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对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分为4级,分别为不易发(Ⅰ)、低易发(Ⅱ)、中易发(Ⅲ)和高易发(Ⅳ)。选取沟谷岸坡坡度(X1)、沟床纵坡比降(X2)、植被覆盖率(X3)、单位面积固体物源储量(X4)、汇水面积(X5)、雨季降雨量(X6)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定量评价指标,并确定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及正态云模型数字特征量,进而构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指标正态云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基于博弈论思想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最终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云模型。选取西秦岭地区5条泥石流沟实例验证评价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博弈论组合赋权-正态云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进一步应用该模型对西安大长胜坊与小长胜坊村内的一条黄土沟道进行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该黄土沟道泥石流灾害易发性等级为Ⅲ级(中易发)。 相似文献
2.
3.
针对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权重和危险度,基于改进的组合赋权物元可拓评价模型,提出确定权重的优化算法。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泥石流危险度的分级标准,建立危险度评价指标,然后结合可拓物元评价理论,针对可拓法各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将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主观权重结合投影寻踪法所得到的客观权重通过距离函数进行耦合,从而获取各指标最终的综合权重,结合投影寻踪法优化蝙蝠算法进行求解,形成泥石流评价的组合赋权物元可拓模型。最后,借助Mat lab语言,调用内嵌工具箱和相应数学函数,编制程序得以实现。结合已有工程实例验证表明:危险性评价与实际工程相符合,评价结果相对合理,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地表水水质评价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权重确定方法存在的问题,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模型将主、客观权重进行优化组合,在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最优组合赋权可变模糊模型,以鞍山市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运用Matlab软件求得最优组合赋权数学模型的主客观线性系数分别为0.6和0.4,基于可变模糊模型对鞍山市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结果以及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该模型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水库大坝安全性评价涉及工程质量、防洪能力、结构安全等指标及各指标所占权重,虽然这些指标可以根据规范进行评价,但是对于各指标所占权重,尚未有统一定论。提出一种组合赋权法以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该方法考虑常规方法如AHP法的优势,同时克服该类方法的缺点,对权重进行更加合理的评价,进而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可靠的评价。以五座水库为例,说明提出方法的实现过程,同时采用规范法对该五座水库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与规范法,验证本文提出组合赋权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湖泊健康评价物元分析模型,并改进其指标权重的计算,以离差平方和准则将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及主成分分析法3种赋权方法取得的权重结合得到最优组合赋权,应用到某地5个湖泊进行湖泊健康评价。根据当地湖泊具体情况,选取12个详细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结果显示5个湖泊中4个湖泊评价结果为优,一个评价结果为良,湖泊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因此该模型用于湖泊健康评价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8.
9.
引入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理想点法的大坝安全评价模型。选取大坝的变形、渗流为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大坝安全评价标准和安全评价等级,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理想点法原理计算理想点贴近度,从而给出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将该方法用于某已建大坝工程,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的安全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为大坝安全评价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组合赋权对灌区农田灌溉风险进行评价,以某灌区2010-2019年农田灌溉风险年为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研究,构建了农田灌溉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于灌区农田灌溉风险综合评价可以提供必要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