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探讨了层序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与油气的关系。把第三系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组,19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中主要发育海(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不乏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上第三系不具备生烃能力,但具备好的储盖组合关系,昆仑山和天山山前的背斜带、英吉沙—棋北背斜带以及麦盖提上倾斜坡带是这类有利储盖组合的发育区;下第三系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且生储盖组合良好,发育于山前带的乌恰背斜、柯克亚深部背斜及杜瓦背斜等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图3表1参3(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分析地面地质资料和大量高质量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将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样式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2大类,前者可分为基底逆冲、扭动、逆冲与走滑扭动叠加等3亚类,后者可分为叠瓦式逆冲、滑脱背斜、断弯背斜及披覆与滑脱挤压背斜叠加构造等4亚类。大多数基底卷入构造发生于海西期,喜山期再次强烈活动;大多数盖层滑脱构造发生于喜山期。构造多期活动,因此部分构造样式为叠加构造。不同的构造样式具有不同的圈闭发育特征。依据构造样式和圈闭特征,将塔西南坳陷的圈闭划分为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圈闭2大类。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资料的限制,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苏2构造的构造模型具有多解性,直接影响苏2构造的油气勘探。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地质露头、地震、钻井资料,建立起该区带的构造模型,获得以下认识:山前断层为基底卷入断层,断层产状由山前向盆地、由深部向浅部逐渐变缓,泥盆系等较老地层逆冲于苏2背斜之上;苏2构造不但有可能存在下白垩统,而且还可能有侏罗系。 相似文献
4.
5.
将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类型分为2大类7亚类:(1)基底卷入型分为基底逆冲、扭动、逆冲与扭动叠加等3亚类;(2)盖层滑脱型分为滑脱背斜,断弯背斜,披覆与滑脱挤压背斜、叠瓦式逆冲构造等4亚类。基底卷入构造多数发生于海西期;喜山期强烈活动,盖层滑脱构造多数发生于喜山期。构造多期活动,形成部分叠加构造。目前在滑脱背斜上部找到了油田、推测各种滑脱构造、扭动构造中所伴生的褶皱--断裂系统和基底挠折,基底卷入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生油岩评价和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是盆地的主要油气探区之一。本文从沉积特征、有机质的丰度、类型、成熟度和热演化特征诸方面对该区的石炭系—下二叠统、中、下侏罗统、上白垩统—下第三系及中新统生油岩进行了评价。指出石炭系—下二叠统是一套较好的生油岩,生油潜力大,虽在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成熟阶段,但在色力布亚大断裂下盘、麦盖提斜坡上倾方向却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应作为近期勘探的主攻方向;中、下侏罗统是一套现实的生油层,具有一定的潜力;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属生油潜力差的生油岩;中新统属较差的生油岩—非生油岩。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与找油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位于铁克里克断隆前缘。早在六十年代已完成了1:50万重力普查、1:20万磁力详查和露头区的地质调查,对区内石油地质条件和含油远景进行了综合研究,经钻探发现了柯克亚油气田,初步展示了该区的找油远景。但八十年代以来,除柯克亚油气田投入开发外,区域勘探和研究工作均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根据区测新资料,对基底性质、构造变动的分析表明,西南坳陷是在古生代地台型 相似文献
8.
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程度整体较低,复杂的构造演化制约了该坳陷油气成藏和勘探效果。与已发现的柯克亚等油气田具有相似油气地质背景的英吉沙与皮山地区,目前尚无大的发现。以平衡剖面技术为主线,并以野外踏勘所见地质现象和单井埋藏史作为约束条件,分析英吉沙与皮山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英吉沙地区自二叠纪以来经历4期构造推覆,发育叠瓦状、三角带和断弯背斜等构造样式,在中新世推覆作用最强,地层缩短率22.4%;皮山地区自二叠纪以来经历4期构造推覆,发育叠瓦状、断弯背斜等构造样式,上新世推覆最为强烈,地层缩短率12.5%;中新世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运动发生时间和作用强度存在一定差异。新近纪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强烈逆冲推覆使得前渊坳陷带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导致下伏烃源岩进入高-过成熟阶段,开始大规模生烃,生成的油气可沿断层、不整合面向上运移到背斜构造等圈闭形成油气藏。新近纪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作用的差异性,导致其成藏条件具有一定差别:英吉沙地区的油气起始充注时间、构造圈闭主要形成时间均为中新世,上新世原生油气藏遭受破坏的风险较大;皮山地区的油气起始充注时间、圈闭主要形成时间均为上新世,油气藏后期的破坏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9.
10.
下白垩统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主要的勘探层系之一,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新近部署的多口探井均遭遇失利。为指导油气勘探部署,利用露头、钻井、地震和实验分析等资料,对下白垩统残余分布、沉积体系类型及储集层差异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下白垩统沿南天山和昆仑山山前存在喀什北缘、乌泊尔构造带、棋北构造带和柯东构造带4个集中分布区,从山前向盆地内部减薄尖灭,改变了以往呈连续带状分布的认识。②古地貌控制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2种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三角洲以前缘亚相为主,厚层水道砂体叠置连片分布,而扇三角洲由平原和前缘亚相构成,具有厚层短轴粗粒特征。③受原始沉积组分和后期成岩改造影响,下白垩统发育次生孔隙型和原生孔隙型2类储层,储集物性表现为中低孔中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差异分布,喀什北缘和柯东构造带有利储层相对发育。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的崛起与塔西南坳陷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表明,高原的隆升主要是由于青藏板块仰冲到塔里木—中朝板块之上造成的。在重力的作用下,周缘地区形成一系列前陆型盆地,塔西南坳陷即是其中之一。它是第四纪以来青藏板块在向北仰冲推进过程中,主要由重力均衡和沉积负荷双重作用影响下快速沉降形成,昆仑山前复杂的地层和构造系统是青藏板块在向前推进过程中不断掀起下部板块的表层地层及新近沉积层叠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塔西南坳陷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塔西南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影的控制,具煌多期性牲形成了3类原形盆地和3个含油气系统。这些原型盆地相互叠加改造,导致了现今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和含油气系统的叠加改造。依据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发育特征,划分出3个同含油气系统,分析了每类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牲及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并结合地质分析方法,提出了油源丰度指数的概念并以此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中新统、上白垩统—下第三系为较差—非烃源岩,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石炭系—下二叠统和寒武—奥陶系暗色碳酸盐岩为较好—好的烃源岩,古生界的泥质岩基本为非烃源岩. 相似文献
14.
塔西南坳陷是一个经长期发展形成的复合型前陆坳陷。二叠纪后的各次运动,特别是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天山、昆仑山先后隆升,并发生向盆地的冲断作用,从而使前陆坳陷形成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和与断层相关的褶皱,与隆升、褶皱、冲断有关的多种类型圈闭,在油气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可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古生界圈闭发育程度较差,中、新生界以发育挤压背斜、断背斜、断层、岩性圈闭为主。无论是古生界油气藏,还是中、新生界油气藏,其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有断层直接或间接地将油源层和储层联系起来,以提供油气藏形成所需的油气来源,否则再好的圈闭也难以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15.
在对地震反射资料进行品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震反射特征的“多参数法”划分地震相,用优势地震相来代表各层序的地震相类型,然后将单井相剖面和地面地质相剖面转换成时间域剖面,对地震剖面上的地震相进行标定,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关系,进而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依据层速度、剩余层速度和钻井资料,建立岩性与速度量板,进行区域岩性预测。 相似文献
16.
在详细分析地面地质资料和大量高质量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将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样式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2大类,前者可分为基底逆冲、扭动、逆冲与走滑扭动叠加等3亚类,后者可分为叠瓦式逆冲、滑脱背斜、断弯背斜及披覆与滑脱挤压背斜叠加构造等4亚类。大多数基底卷入构造发生于海西期,喜山期再次强烈活动;大多数盖层滑脱构造发生于喜山期。构造多期活动,因此部分构造样式为叠加构造。不同的构造样式具有不同的圈闭发育特征。依据构造样式和圈闭特征,将塔西南坳陷的圈闭划分为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圈闭2大类。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准噶尔盆地在早中石炭世由于上地幔上隆,使由泥盆系和石炭系组成的过渡性基底发生张裂,形成了堑垒式构造格局中雏形。应力释放后,在沉积物的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二叠纪是盆地发育的开始阶段,为分割性断陷发育期,中生代继续下沉、统一,进入断坳发育期与坳陷发育期。最后在中新世时萎缩上隆,形成了现代的准噶尔盆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塔西南野外露头区和盆地内主要含油层系的储集层特征研究及评价,认为塔西南储集层的岩石类型可分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储集岩具有多种类型的孔隙,但以次生孔隙为主.成岩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是控制本区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因素.裂缝的存在对碳酸盐岩储集性能的改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А.З.Конторович А.К.Башарин С.Ю.Беляев Л.М.Бурштейн Ли Году Г.С.Фрадкин О.Г.Арискина 《新疆石油地质》1999,(6)
Историко-г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чехла Таримского неФтегазоносного бассейн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