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一种3-TPT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模拟仿真,利用Creo 2.0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并推导出了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逆解方程。借助于Matlab中SimMechanics模块的系统动态建模功能,创建了3-TPT并联机构运动模型;利用Simulink和模糊控制箱建立了模糊PID控制器,将其与SimMechanics模型连接,对3-TPT并联机构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得出伸缩杆位速度变化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该并联机构的运动平稳性较好。该方法能够直观地对并联机构进行可视化运动分析,进而可为3-TPT并联机构的结构参数优化、性能分析及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充电弓是纯电动汽车快速大功率充电的核心设备之一,目前研制的充电弓主要是针对平坦路面且电动汽车停车姿态较好的情况,为解决地面不平、坡度对充电效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3-RPS并联机构的自调平大功率充电弓。介绍了大功率自调平充电弓系统结构特性,对基于3-RPS并联机构充电弓进行了自由度和运动学分析,并对电动汽车的不同停车位姿状态充电弓各支链相应的运动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述充电弓在多种停车状态下,均能实现相应的姿态自调整,提高了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4.
5.
6.
针对球面3-RRP并联机构的理论分析不足以致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不明确的问题,设计了该构型的具体结构,分析了其运动学传递约束与驱动力矩特性.根据关于位置反解的Panda-Kahan理论,明确了灵活姿态空间与可达姿态空间的分布情况.基于旋量互易积,建立了关节的运动传递与约束能效系数.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参数平面模型技术,进一步揭示了参数尺度、姿态空间、性能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确定了参数取值,明晰了优质姿态空间范围和性能指标分布趋势.并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定性分析了驱动力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腕关节机构兼具机构紧凑、姿态空间大、完全的运动约束性能与优秀的运动传递性能、大负载重量比的特点,符合人体腕关节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两种2R1T并联机构(文中称为机构A(Z3)、B)为研究对象,分析支链布局对机构姿态能力的影响。基于螺旋理论,运用运动/力传递指标求解两机构局部传递指标ITI、OTI及全局GTI。在此基础上,用数值方法,建立两机构定截面的优质传递姿态工作空间(good transmission orientational workspace, GTOW)模型。首先用经验尺寸绘制出两者边界姿态性能曲线,比较两者姿态能力,得出机构B姿态能力略好。然后,以许用传递指标[ηLTI]=0.7时的性能边界曲线的最大内切圆半径κGTOC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全局许用传递指标GTI和机构结构参数协调为约束条件,运用DE优化算法得到最优尺寸参数。以最优尺度参数绘制边界姿态性能曲线,优化后,机构A、B的姿态能力均有提高且机构B姿态能力比机构A姿态能力优良。由两机构优化姿态实力实例可得,变异Z3机构(机构B)姿态能力比Z3(机构A)优良,由此,也说明姿态能力会受支链排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以3-PUU型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建立三维模型、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三个模块。首先利用Pro/E软件建立三维零件模型,进行装配并施加运动约束,然后通过Mechanism/Pro软件将模型导入ADAMS软件仿真分析。在进行运动学仿真时,利用ADAMS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比较两者的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动力学仿真时使用ADAMS软件仿真,得出驱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新型机器人弹射装置的参数化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新型机器人飞轮弹射装置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获得了飞轮转速、摩擦系数等几个影响弹射性能的重要参数,在参数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研究和试验设计。仿真结果与物理样机的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精确性和设计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同时也验证了该装置的弹射稳定性和对偶然条件变化的适应性,为改善物理样机的弹射性能提供了可靠的定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一种新颖柔性关节三平移并联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空间新型少自由度三平移并联机构,该新型三平移并联机构是以-P-R-R-R-R-为支路结构。提出一种利用轴线相互垂直的转动副代替传统意义上的万向节的思想,即新颖柔性转动副。利用Pro/E对机构进行建模,通过MECHANISM/Pro模块导入ADAMS/View模块中进行仿真。分别在机构的3个移动支链上施加运动,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动平台的运动轨迹和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表明该柔性机构在一定运动范围及频率下,引用无间隙的柔性关节,避免了因普通运动副间隙而造成的运动失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