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凤山灌区位于五常市东南部,源于库容2.7亿立方米的龙凤山水库,灌区下辖5个灌溉站,区域内有10个乡镇96个行政村521个自然屯。“九五” 以来,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同时,加大了节水灌溉的推进力度,灌区内水田面积由“八五”期间的2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40万亩,5年增加了18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市水稻的主产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使全市水田面积发展到140万亩,成为全国5个百万亩水稻强县之一,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 一、节水灌溉的成效 几年来,龙凤山灌区始终把“工程控水,科学管水,灌溉节水,农民增收,灌区增效”作为灌区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使灌区经营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创造了历史的最好水平。一是节水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增强了抗干旱保丰收的能力。龙凤山灌区通过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促进了节水灌溉,使水田亩用水量由原来的1000立方米,降低到600立方米,相当于增加40%的水资源。龙凤山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为22万亩,1990年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通过综合措施节水灌溉现已发展到近40万亩,相当于在国家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个龙风山水库的效益。节水改造也增强...  相似文献   

2.
曾庆祝 《治淮》2000,(6):19-20
江苏省淮阴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水灌溉的政策方针,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统计,全市自“九五”以来共兴建防渗渠道782.76公里,控制面积31.56万亩,发展管灌700亩,喷滴灌1260亩。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加,到1999年,全市共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280万亩,水稻浅湿调控灌溉技术300万亩,并进行了155亩水稻旱种旱管试验性种植。 一、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做法 1、大力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据  相似文献   

3.
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总行政区面积8863km2,有17个乡镇,人口60万人,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 53×104hm2,其中水田2 46×104hm2。尚志市地处丘陵山地,山多林密,雨量充沛,水资源较丰富,主要有3大水系,即蚂蚁河、牛亡牛河、阿什河。尚志市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较快,现有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39座,万亩以上灌区8处,千亩以上小自流灌区40处。尚志市的万亩以下千亩以上自流灌区40处,这些工程都由乡(镇)水利水保站管理,近年来实灌面积0 473×104hm2。千亩灌区多为村办和几个村联办的工程,几乎全是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堆石坝和简易工程。这些小灌区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利》2011,(5):27-27
以水利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加快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继续实施1000万亩(66.67万hm^2)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完善规划,新增高效节水面积350万亩(23.33万hm^2)。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大型泵站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5.
香磨山示范区为水田节水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田条田阡陌纵横,绿水清渠一望无边,树木成排花团锦簇,坐在室内遥测水情,依据仪表科学收费……”这是什么地方?既有田园风情又具高科技含量。是木兰香磨山灌区节水示范区,一个集水田节水改造工程及灌区现代化管理监测系统于一体的高标准水田节水示范区。春耕时节,记者来到了这里。 全省规模最大的商标准水田节水示范区 陪同我们采访的灌区同志介绍说,水稻是木兰县的主要农作物,全县水田面积49.3万亩,总收入保持在3亿元,占粮食总收入的72%,种水稻的亩收入比种旱田的亩收入多150元左右,旱田区农民纷纷要求旱改水。香磨山灌区是木兰水稻的主要产区,有水田 15万亩。但由于灌区基础设施老化,有限的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损失浪费严重,改造前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2,灌区内出现了水田面积与渴水面积同步增长的局面,加之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必须搞节水灌溉。 香磨山灌区节水示范区1999年立项,是国家节水项目、省重点工程项目和省长重点项目三合一的工程项目。示范区内有水田1.8万亩,总投资626万元,总工程量达2. 1万立方米,该示范区是目前全省水田 10个节水示范区中规模最大的。该工程于2000年4月 10日开...  相似文献   

6.
国营柏各庄农场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节水灌溉效果显著史振民,杨建苹国营柏各庄农场是河北省最大的水稻种植场,种植水稻32万亩,从199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及与之相配套的节水灌溉技术,当年推广29.43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4.4%,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洛惠渠地处渭北旱塬地带,现有干支渠13条,斗渠237条,有效灌溉面积77.6万亩。多年来,我局在灌区积极推进“三改两全”园田化,狠抓灌溉技术措施方案的实施等。目前,灌区的小畦节水技术已日臻完善,并初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效益化。全灌区已建成方田示范区5万亩,推广U型渠道衬砌200公里;小畦灌面积已占有效面积的50%以上;实行小畦灌后,全灌区年节水1500万立方米以上,年增灌农田30万亩次。近两年,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灌区粮食亩产还达720公斤,棉花亩产达75公斤,并创造了5万亩的“吨粮田”。仅节水一项,全灌区年增农业产值5000万元  相似文献   

8.
五常是一个拥有28个乡镇,百万人口,370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县,也是一个水利大县。几年来,我们把龙凤山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切入点,投资6000万元,兴建了节水控制性工程158处,拉动了全市其它13个国有灌区的节水工程建设,使水田面积由1995年的90万亩发展到140万亩,成为全国5个百万亩水稻强县之一,素有张广才岭下水稻王国之称。 水稻生产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依靠以龙凤山大型灌区为代表的水利工程的保障。2000年,全市水稻总产达8.4亿公斤,比1995年增长113%,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4%。灌区的效益不断提高,14个灌区总收入达16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步入了“工程控水,科学管水,灌溉节水,农民增收,灌区增效”的良性运行轨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市精,增强台区配套建设和节水意识 五常是一个农业大市,怎样才能发展市域经济和致富农民?通过认真反思和调查研究,我们认识到必须实施 “抓大(大型灌区、大工程)带小(小型灌区、配套工程),示范引导”的战略,把灌区建设配套和节水改造、节水灌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形成共识: (一)搞好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是实...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从 1 998年研究开发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 ,历经八五○农场、庆丰农场小区示范 ,进而不断扩大示范 ,面上推广和全面推广 4个步骤 ,至 2 0 0 2年在全省在 6667hm2 (1 0万亩 )水稻面积中普及了水稻节水控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利天地》2013,(4):12-13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龙江水利大发展的关键之年,陆厅长在报告中已明确指出今年全省计划新增水田面积200万亩,改善水田面积300万亩,新增灌区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600万亩,新增渠道硬化2000公里。为完成上述目标,今年我站将围绕两条主线、实施两大战略、突出抓好四项工作,努力推动五个转变。一、理清思路,牢牢把握两条主线2008年以来,国家投入大幅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速度加快,但是管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现有耕地667.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69.3万hm~2,近年来平均实灌面积400万hm~2。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700多处,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65处。1996年起中央启动了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山东省有50处大型灌区列入续建配套范围。1997~2001年国家共安排山东省19个灌区37个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兰西县长岗灌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万亩以上灌区,2000年因以"国有民营"方式转制经营成功跃出困境而名噪一时。而今,他们多年致力推广的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又让长岗灌区成为全省水田节水的典型。长岗灌区是以呼兰河为水源的提水灌区,渠首泵站安有3台立式水泵,最大出水量每秒3.3立方米,设计灌溉水田面积1.5万亩。现有干渠1条,支渠10条,总长26.15公里已全部硬化,配套各种建筑物166座。灌区承担临江、长岗两个乡镇、4个村、15个自然屯的灌溉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甘肃省将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700万亩(46.67万hm2),以全面完成全省1000万亩(66.67万hm2)高效节水农田节水工程的目标任务。甘肃省高效农田节水推广由目前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的20个县和省农垦公司农场,扩大到河西、沿黄及东部3个区域13个市州的43个县区及有关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在有效灌溉面积达10万亩(0.67万hm2)以上的县区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共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三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700万亩(46.67万hm2),其中,新增膜下滴灌20万亩(1.33万  相似文献   

14.
东台市下辖28个镇、483个村(场),总人口118万,耕地总面积9.8万hm~2,稻区面积近2.4万hm~2。从1994年开始全市试验推广和普及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经过连续4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稻区全部实现了节水控灌,取得节水一半、增产一成、亩增效100元的显著效益。全市水稻节水控灌工作荣获省政府农业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5.
沈波  匡成荣 《江苏水利》2001,(10):39-40
1 概述 “九五”以来,南通市在节水工程技术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相应的成果保证了节水工程质量,促进了节本增效,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同。当前,推广工作正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 节水工程技术研究2.1 灌区规模优化 渠道防渗工程的规划设计,应满足灌区总体布置的要求。通过对我市小型机电灌区灌溉面积与亩能耗、亩耗水量、亩投资、亩灌溉成本关系的研  相似文献   

16.
水稻“浅、硒、浅湿”灌溉技术是原哲盟水科所1989-1993年结合科左后旗某镇万亩水稻开发项目生产需要,立项试验研究的水稻节水、增产灌溉技术。试验结果节水4500m^3hm^2,节省电费375元/hm^2,增产稻谷960kg/hm^2,从1999年开始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目前推广面积已达3万hm^2,收到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河北省滦河下游灌区是唐山市大型灌区,灌区控制面积16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5.8万亩,最大实灌面积120万亩,受益范围涉及唐海、滦南、乐亭、丰南四县和两个军垦农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灌区由潘、大、桃三大水源水库引滦用水,2000年后受水资源短缺的制约,灌区对适宜地区稻改旱,现保留60万亩稻田面积,灌区年均引水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石津灌区地处河北平原中南部,灌区骨干工程控制面积4144km2.设计效益面积250.05万亩.1997年石津灌区被水利部确定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试点灌区.灌区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累计完成17期项目资金共计29992万元。共完成防渗渠道304km.配套或改造建筑物1107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柳园口灌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呈萎缩趋势,一方面水资源日益紧张,另一方面水稻种植区大量存在用水浪费现象,大面积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是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通过柳园口灌区水稻种植区推广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节水达到63.92%,叶面积指数平均增加9.85%,水稻产量稳定增产,说明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豫东引黄灌区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唐山市滦河下游灌区,建成于1958年,经过近40年的改建、扩建及唐山大地震毁后恢复,现实灌稻田面积100万亩,鱼蟹养殖面积15万亩,苇田面积8万亩,是河北省第一大水稻灌区。近几年来灌区效益显著,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灌区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分析现状,谋划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