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7月1日8时至15日8时,淮河流域有一个连续的降雨过程。其中,淮河干流平均降雨量340mm。信阳市平均降雨量335mm。2007年最大3天点雨量涩港店站363.5mm、东双河站311.7mm,最大7天点雨量涩港店站515.5mm、朱堂站431.9mm、正阳站399.5mm,暴雨中心的降雨强度要大于2003和1991年暴雨中心的降雨强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洞庭湖区14个气象站1960-2009年5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对洞庭湖的气温、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讨论。分析表明在全球变暖的气候条件下,洞庭湖的年平均气温也有所升高,但降雨量及蒸发量要素仍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根据沁河流域历年各时段最大降雨量和“7·11”洪水报汛雨量资料,采用P-Ⅲ型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润城、五龙口、山路平、武陟等14个长系列水文站和雨量站的年最大24、6、1 h的3个代表性时段的降雨量频率曲线,计算了“7·11”洪水最大24 h大于100 mm、最大6 h大于100 mm、最大1 h大于50 mm的降雨量重现期;根据历史调查洪水、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建立了五龙口、山路平和武陟水文站的P-Ⅲ型频率曲线,计算了“7·11”洪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结果表明:最大24 h降雨量排名第一的窑头站351 mm重现期约为3 000年,最大6 h降雨量排名第一的窑头站328.5 mm重现期约为1万年,最大1 h排名前三的窑头、李寨和河西站降雨量重现期为200~300年,五龙口、山路平和武陟站洪峰流量重现期分别相当于30年、10年和10~15年。分析结果可为沁河流域和黄河下游防洪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1.“96.8”洪水雨情、水情1.1雨情大清河系1996年汛期平均降雨量634.1mm,比多年平均全年降雨量还多。降雨集中在7‘8月份,7月份平均降雨量270.2mm,8月份平均降雨量264mm。8月2日~4日受8号台风影响,河系普降暴雨、大暴雨,平均降雨量154.8mm,暴雨中心在北支易县安格庄水库,最大1日降雨量(8月4日)230mm,3日降雨量312mm。经对河系18个降雨站资料进行频率分析,1996年河系平均最大1日降雨125mm,相当于8年一遇;最大7日降雨量222mm,也相当于8年一遇;最大15日降雨286rum,相当于7年一遇。就全河系来讲,8月上旬的降雨,相当于中…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区极端降水统计分布模型分析与特征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洞庭湖区汉寿、临湘、湘阴3个城市1990年至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选取3参数广义极值(GEV)分布和2参数耿贝尔(Gumbel)分布两种统计分布,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阐述了两统计分布对极端日降水拟合过程,使用χ2拟合优度检验法和均方根误差(RMSE)评判拟合效果,确定洞庭湖区极端日降水统计分布模型,并分析极端日降水重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最大日降水统计分布为GEV分布,洞庭湖区最大日降水重现水平差异很明显,为当地排水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新郑市位于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山区、丘陵、平原、沙岗兼洼,总面积873km~2,属于淮河流域。境内主要有12条河流,总长度为223.82km,河道平均坡降为1.7‰,沟壑密度0.46km/km~2。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4.15℃,极端最高气温42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79.0mm,年最大降雨量为1172.2mm(1967年),年最小降雨量为449.4mm(1966年),降雨在时间分布上不均,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40.3mm,占全年降雨量的64.86%。按降水比例分布:平水年、丰水年、枯水年分别占80%、13.3%、6.7%。因受冷暖气团交替影响,干旱、暴雨、霜冻、大风、低温、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尤其是干旱、雨涝、干热风危害性最大。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蓄水期洞庭湖区水文情势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湖区的水文情势变化直接影响到区域洪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安全维护,意义重大。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前后洞庭湖区水文情势变化,受三口分流量减少和来水偏枯等综合因素影响,2003~2016年8~11月洞庭湖入、出湖水量较1981~2002年分别减少26%和23. 7%,湖区水位下降0. 76~1. 27 m。建立了长江与洞庭湖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模拟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期初设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和规程调度方案下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区的水文过程,3种方案对应的城陵矶站蓄水期多年旬平均流量分别减少1 220,928,900 m~3/s,湖区鹿角站蓄水期多年旬平均水位分别降低1. 47,1. 23,1. 20 m。实际调度流量减小812 m~3/s,水位降低1. 14 m,表明实际调度最优。从不同调度方案比较来看,实际调度提前了起蓄时间,减缓了对洞庭湖区水文情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汛情特点雨量大,强降雨范围广。6月20日至7月2日,全省平均降雨量268 mm,比多年均值偏多132%,列历史第1位。6个设区市累计降雨量超过300 mm,点降雨量最大达722 mm。86县降雨量大于250 mm,笼罩面积10.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62%。7月30日至8月2日,受台风"纳沙"和"海棠"影  相似文献   

9.
正汛情、旱情特点一是降雨时段集中、强度大、暴雨高值区基本重合。2017年汛期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上中旬和8月上旬,分别为7月13—14日、7月19—20日、8月2—4日3场明显降雨过程,流域累计降雨量70.0 mm,占6—8月总降雨量的24%。其中,7月19—20日吉林省永吉县火石山村最大日降雨量369.0 mm,最大1 h降雨量107.0 mm,均突破历史极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洞庭湖区枯水期的水体总磷的污染情况,利用MODIS反射率与同步的总磷(TP)浓度实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最优波段组合b1-b5。建立了三次多项式反演模型,并运用模型反演得到2005、2009及2013年枯水期3期洞庭湖区总磷的分布图,湖区水体主要以Ⅳ类水质和Ⅴ类水质为主,进一步采用以TP为基准的修正营养指数(TSIM)公式得出洞庭湖区的营养状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05-2013年洞庭湖水体营养指数呈现略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洞庭湖区湖水趋于富营养化状态,且东洞庭湖最严重,南洞庭湖次之,西洞庭湖最轻,洞庭湖湖体水质劣于入湖口水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黄土高原岔巴沟流域13个雨量站2004—2006年5 min降雨数据资料,分析了流域2 h、6 h、24 h、3 d、7 d、月和年(5—10月)等7个时间尺度的降雨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以曹坪雨量站为代表的单站5—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90%以上,其中7—8月以中雨和大雨、暴雨为主,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0%~80%。②不同时间尺度降雨量的空间变异程度不同,2、6、24 h最大降雨量的变异系数C_V分别为0.27~0.93、0.06~0.81、0.06~0.69,呈减小趋势;3 d到7 d尺度上C_V值并非一直减小;月降雨的C_V以6月最大,年(5—10月)降雨量的C_V为0.05~0.11。③暴雨中心在2004年、2005年分布在流域上游,2006年则移至下游。降雨量的空间变异性随着丰水年水汽运移强度增大及降雨量增大而减小,局地性降雨尤其是局地暴雨是引起空间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保护》2007,23(3):94-94
近年来,洞庭湖区造纸企业已不断增至236家,1亿多t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造成洞庭湖水质污染日趋加重,已经严重危害到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从2006年开始,湖南省下决心对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问题进行整治,制定了《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要求确保从2007年4月1日起,辖区内洞庭湖区造纸企业必须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边缘分布选择正态分布、对数正态、指数、威布尔、最大极值、最小极值和伽马分布,采用二维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研究最大1日降雨量、最大15日降雨量与河流洪峰流量的关系.以小清河黄台桥水文站23年数据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最大15日降雨量与洪峰流量相关较好.本研究为降雨和洪峰流量关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1江湖的历史演变——长江洪水和泥沙分入洞庭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北面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于1958年堵口)四口分泄长江洪水,南面有湘、资、沅、澧四水注入,是长江的主要调蓄湖泊和分支洪道。湖南省洞庭湖区总面积15200km2,其中天然的湖泊面积2691km2,河道面积1013km2,提垸面积11094km2。包括29个市、县、区以及15个国营农场,耕地66.7万hm2,人口1008万。一线防洪大堤3471km。洞庭湖区自形成以来,屡经沧桑变化。在2000年前,长江洪水出三峡后,入荆北云梦泽调蓄,再下汉口。那时的洞…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区防洪减灾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20世纪90年代连续大洪水后,洞庭湖区7 a年少雨干旱,加上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下闸蓄水,洞庭湖区多年没有达到(危险)保证水位,尤其是2006年连设防水位都没达到,很多人误解为“现在三峡水库竣工了,洞庭湖可以不要防汛了,加之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洞庭湖治理力度,堤加高加宽了,不可能溃垸了”。这些误解无形中削弱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防汛抗灾意识。针对以上情况,从洞庭湖水情、工程抗洪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洞庭湖防汛形势,以增强人们重视防汛抗灾意识,以期切实搞好防汛排涝抗灾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杨玉喜  程建 《治淮》2006,(7):13-15
2005年淮河流域强降雨从7月4日持续至7月10日,降雨范围广、历时长、强度高。7天累计降雨量大于200mm的有5.0万km^2,占安徽省淮河流域面积的82%;大于300mm的有2.3万km^2,占安徽省淮河流域面积的33%。平均降雨量265mm,重现期接近或超过50年一遇;暴雨中心蒙城坛城站7天累计降雨量626mm,重现期达100年一遇。强降雨是沿淮淮北地区发生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又由于上游来水,淮干水位上升,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7·21"特大暴雨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2012年7月21日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平均日雨量达170 mm,大部分地区20年一遇,房山区超过100年一遇。占全市面积1/3的区域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日降雨量。在这次特大暴雨中,山区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削减洪峰和减少水土流失作用显著。在受灾最严重的房山区,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径流23%,削减洪峰流量35%。全市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共减少土壤侵蚀2 392.56万t,与无水土保持措施相比,减少土壤流失49%,其中以生态修复为主的第一道防线占34%;以梯田、水平条及树盘等生态治理为主的第二道防线占15%。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接纳四水,吞吐长江,汛期洪水来自四面八方,水情十分复杂,用单一站的水位频率、单一河流的洪峰流量频率或组合洪峰频率都难以反映洞庭湖区的洪水特性。本文通过总结洞庭湖区实际出现的多种洪水组合情况,用组合入湖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相结合来分析研究,所得成果能较准确反映洞庭湖区的洪水特性,并基于此,寻求超额洪水增多的根源及减轻灾害的措施。1洞庭湖区洪水特性洞庭湖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北面有长江从松滋、太平、藕地、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人湖,南面和西面有湘、资、沉、道四水注入,东面还有泪罗江、新墙…  相似文献   

19.
黄慧敏 《中国水利》2014,(17):56-57
<正>一、上高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上高县地处赣西北部,县域面积1 350 km2,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 669 mm,4—6月降雨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47%以上;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 453mm,以7—9月蒸发最大,占多年平均蒸发量的43%。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2005年《宜春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核定上高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4 200  相似文献   

20.
1雨情、水情、灾情受高压切变线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2005年8月12~14日,辽宁省青龙河、大凌河、辽河流域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了特大暴雨。本次暴雨洪水的特点是:(1)雨量集中,范围广。辽河流域最大点雨量334 mm,降雨量大于50 mm的范围为4·37万km2,占辽河流域省内面积的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