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先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之一——移动节点越区切换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2.
3.
4.
在移动IPv6网中,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产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时和丢包问题限制了移动IPv5的应用。可见,移动IPv5切换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概述了移动Ipv5切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几种基本的改进切换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针对时延改进的切换技术进行时延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改进的切换技术确实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性能。其中,层次型快速切换是最能减少切换时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移动IPv6网中,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问移动时产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时和丢包问题限制了移动IPv6的应用.可见,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概述了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几种基本的改进切换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针对时延改进的切换技术进行时延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改进的切换技术确实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性能.其中,层次型快速切换是最能减少切换时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级移动IPv6中一种新的自适应MAP选择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级移动IPv6中存在单点故障和负荷集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MAP结构的自适应MAP选择算法,综合考虑移动节点的当前速度、会话到达率、MAP负荷及距离等因素,以MN注册后将产生的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最小为依据进行选择。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MAP选择算法能够根据移动节点和网络的当前特性优化地选择不同的MAP进行注册,使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最小,具有较好的负荷分担效果,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分级结构的鲁棒性。与最远/近MAP选择方案相比,自适应MAP选择算法能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及减少平均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7.
移动且不需要改变IP地址是移动IPv6的关键所在,而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就在移动过程中的切换。如何降低切换延时是衡量移动IPv6切换性能的标准。为此,针对移动主机在外地网络内的频繁切换已提出层次移动IPv6,用以降低时延,针对二层网络触发的切换预期已提出移动IPv6快速切换。本文提出一种以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FHMIPv6)为基础的改进方案,首先针对快速切换的链路层时延引入缓存机制,然后主要针对域间切换MAP无法减少注册时延的问题,引入功能路由概念,提出最优功能路由算法,以减少切换时延和丢包率。实验分析表明,相比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有很大程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分级移动IPv6进行域间切换延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切换MAP机制的分级移动IPv6模型,在树状MAP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动态地改变移动节点当前注册的MAP,避免了域间切换的产生,并且有效地分担了MAP的负荷,缩短了注册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减少了切换延时。通过NS-2网络模拟实验,验证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层移动IPv6(Hierarchical Mobile IPv6,HMIPv6)网络的平均切换开销和平均切换延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锚点对平均切换开销和平均切换延迟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对于部分节点而言,移动锚点选择时很难使开销和延迟同时达到最小,且单一性能改进可能造成另一性能的大大下降.为解决该问题,提出最小权重移动锚点选择算法,可根据用户的实时性需求动态调整移动锚点选择算法,进而调整开销和延迟.实验证明算法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分级移动IPv6(HMIPv6)中,MAP选取的不合理往往会造成移动节点(MN)通信服务延时增加和MAP负载过于集中。该文综合考虑了MN的移动速度、移动轨迹等因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MN移动特征的MAP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根据MN 的运动特征和网络当前拓扑结构特点来选取移动代理MAP,有效地降低了MN的服务延时,更合理地利用了HMIPv6网络中的MAP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在层次移动IPv6中,当移动节点(MN)和通信对端(CN)之间存在更短路由时,二者之间的通信分组仍然要通过移动锚点(MAP)转发,造成了不必要的分组传输时延及系统开销;并且其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的域间绑定更新过程有一定的绑定更新时延。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层次IPv6,将路由优化分组通信技术应用于层次移动IPv6中,使用条件是分组传输与绑定更新数目比(PBR)达到给定的临界值;同时改进了域间切换的绑定更新流程。理论分析表明,改进型层次移动IPv6相对于层次移动IPv6在系统开销、绑定更新时延及分组传输时延等方面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为了提升移动IP域间切换的性能,提出了基于MAP的提前选择的宏移动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移动主机在移动到旧的MAP边缘路由器(EAR)上时,根据收到的路由公告消息提前进行MAP的选择;对端节点可以通过两个MAP进行转发数据,同时利用在新选择MAP处缓存到达的分组,可以有效减少域间切换带来的延迟同时也降低了分组的丢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