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孔祥松  贾卓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8):1453-1455,1502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先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之一——移动节点越区切换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2.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这里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的原理,对移动节点越区切换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HMIPv6,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机制的移动IPv6路由管理模型。该模型支持路由优化,能在域内、域问移动时实现快速切换以减少延迟,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陈魏鑫  林林  韩国栋 《计算机应用》2008,28(6):1481-1485
分析了分级移动IPv6(HMIPv6)现有移动锚点(MAP)选择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支持负载分担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MAP的优先级值来表征MAP自身的负载情况,引入了分担门限对特定MAP的负载情况进行考察,并依据考察结果动态调整MAP选择策略,实现方法简单易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减少协议开销的同时,达到了较好的负载分担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移动IPv6网中,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产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时和丢包问题限制了移动IPv5的应用。可见,移动IPv5切换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概述了移动Ipv5切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几种基本的改进切换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针对时延改进的切换技术进行时延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改进的切换技术确实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性能。其中,层次型快速切换是最能减少切换时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移动IPv6网中,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问移动时产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时和丢包问题限制了移动IPv6的应用.可见,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概述了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几种基本的改进切换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针对时延改进的切换技术进行时延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改进的切换技术确实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性能.其中,层次型快速切换是最能减少切换时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级移动IPv6中一种新的自适应MAP选择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级移动IPv6中存在单点故障和负荷集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MAP结构的自适应MAP选择算法,综合考虑移动节点的当前速度、会话到达率、MAP负荷及距离等因素,以MN注册后将产生的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最小为依据进行选择。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MAP选择算法能够根据移动节点和网络的当前特性优化地选择不同的MAP进行注册,使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最小,具有较好的负荷分担效果,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分级结构的鲁棒性。与最远/近MAP选择方案相比,自适应MAP选择算法能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及减少平均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7.
移动且不需要改变IP地址是移动IPv6的关键所在,而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就在移动过程中的切换。如何降低切换延时是衡量移动IPv6切换性能的标准。为此,针对移动主机在外地网络内的频繁切换已提出层次移动IPv6,用以降低时延,针对二层网络触发的切换预期已提出移动IPv6快速切换。本文提出一种以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FHMIPv6)为基础的改进方案,首先针对快速切换的链路层时延引入缓存机制,然后主要针对域间切换MAP无法减少注册时延的问题,引入功能路由概念,提出最优功能路由算法,以减少切换时延和丢包率。实验分析表明,相比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有很大程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分级移动IPv6进行域间切换延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切换MAP机制的分级移动IPv6模型,在树状MAP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动态地改变移动节点当前注册的MAP,避免了域间切换的产生,并且有效地分担了MAP的负荷,缩短了注册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减少了切换延时。通过NS-2网络模拟实验,验证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层移动IPv6(Hierarchical Mobile IPv6,HMIPv6)网络的平均切换开销和平均切换延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锚点对平均切换开销和平均切换延迟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对于部分节点而言,移动锚点选择时很难使开销和延迟同时达到最小,且单一性能改进可能造成另一性能的大大下降.为解决该问题,提出最小权重移动锚点选择算法,可根据用户的实时性需求动态调整移动锚点选择算法,进而调整开销和延迟.实验证明算法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0.
申普兵  杨瑾  孙王华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1):135-136,139
本文在阶层式移动IPv6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引入候选接入路由器信息发现(CARID)机制,从移动检测、配置新链路地址两个环节缩短转交延时.同时,引入候选移动锚点信息发现(CMAPID)机制,加快移动锚节点(MAP)发现,提高移动节点在MAP域间移动时的绑定更新速度.该方案提高了移动IPv6对语音等实时通信的支持能力,实现了对移动IPv6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HMIPv6的LT-TMAP快速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勇  王康华  孙为 《计算机工程》2010,36(5):125-127
分层移动IPv6(HMIPv6)作为移动IPv6的一种改进技术用于解决宏移动和微移动之间的切换管理问题。针对移动锚点(MAP)的选取不合理造成移动节点服务时延增加、MAP负载过于集中等问题,提出HMIPv6的授权给临时移动锚点(LT-TMAP)快速切换方案,在理论上描述该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的MAP资源,具有更好的实时性,提高了切换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分级移动IPv6(HMIPv6)中,MAP选取的不合理往往会造成移动节点(MN)通信服务延时增加和MAP负载过于集中。该文综合考虑了MN的移动速度、移动轨迹等因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MN移动特征的MAP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根据MN 的运动特征和网络当前拓扑结构特点来选取移动代理MAP,有效地降低了MN的服务延时,更合理地利用了HMIPv6网络中的MAP资源。  相似文献   

13.
周莲英  王亮 《计算机应用》2012,32(6):1491-1494
在层次移动IPv6中,当移动节点(MN)和通信对端(CN)之间存在更短路由时,二者之间的通信分组仍然要通过移动锚点(MAP)转发,造成了不必要的分组传输时延及系统开销;并且其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的域间绑定更新过程有一定的绑定更新时延。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层次IPv6,将路由优化分组通信技术应用于层次移动IPv6中,使用条件是分组传输与绑定更新数目比(PBR)达到给定的临界值;同时改进了域间切换的绑定更新流程。理论分析表明,改进型层次移动IPv6相对于层次移动IPv6在系统开销、绑定更新时延及分组传输时延等方面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指针推进机制的层次移动IPv6方案未考虑接入路由器(AR)间的距离对切换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OPF-HMIPv6。OPF-HMIPv6首先比较AR间和AR与移动锚点(MAP)间的距离,优先向MAP进行注册,而不是直接向AR注册构建指针链。仿真结果表明AR与MAP间的距离大于AR间的距离时,OPF-HMIPv6比HMIPv6至少减少了39%的注册延迟,证实了该方案在减少绑定更新导致的开销上的有效性,提高了域内切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外场移动条件下多径信道的一种实时测试方法,并通过搭建的系统测试了实际外场的信道分布情况。该方法抗干扰性强,具有低功耗、精度高、实时性强的优点。实测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搭建的测试系统能够有效地测试外场多径信道的分布情况,并能够持续反映多径信道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异构无线Mesh网络层次化平滑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异构无线Mesh网络缺乏对域间移动切换支持的问题,提出支持域间切换的异构无线Mesh网络层次化切换方案,区分域内切换和域间切换,降低切换时延。采用缓存策略,有效降低丢包率,支持终端的快速移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支持速度达23 m/s的终端移动,在域间切换时,平均丢包数减少66.7%~95.5%。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个用移动锚节点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利用已知相交圆半径求交点坐标的原理,未知节点通过判断移动锚节点的访客名单并进行距离判断来确定未知节点的准确位置。文中对提出的两种定位方法MAP-M、MAP-M&N通过改变节点通信半径、锚节点的移动速度、移动锚节点的数量等参数与移动锚节点定位方法GC进行已定位节点数量的对比。系统模拟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不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能大大改善定位节点覆盖率,而且不需要用太多的移动锚节点,成本低,但是定位误差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移动IP域间切换的性能,提出了基于MAP的提前选择的宏移动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移动主机在移动到旧的MAP边缘路由器(EAR)上时,根据收到的路由公告消息提前进行MAP的选择;对端节点可以通过两个MAP进行转发数据,同时利用在新选择MAP处缓存到达的分组,可以有效减少域间切换带来的延迟同时也降低了分组的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