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消防服外层用Nomex~111A面料、PI面料、PI/Kevla~混纺面料及PBI/Kevlar混纺面料等的阻燃性能和热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并就它们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高温燃烧及热防护性能测试中的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这些面料用于消防服外层的优势与缺陷。 相似文献
2.
3.
1 引 言 在野外消防服的研究与发展中 ,增强热防护性能与减小新陈代谢热负荷总是互相矛盾的 ,这两种因素都可能会对消防人员造成伤害或是影响到其健康。良好的热防护可通过穿用多层或厚重的服装来获得 ,但是会降低热湿传递性能而造成过大的生理热负荷 ,影响工作效率。加利福尼亚森林与消防局目前就规定在消防中穿用两层的服装 ,因为过多层数的服装虽然会提供额外的热防护 ,但是却会使消防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更频繁、更长时间的休息来消除疲劳和自身所产生的生理热负荷 ,从而会降低效率。为了保持舒适 ,人体的温度必须保持在一个较窄的范… 相似文献
4.
5.
选择常用的消防服用织物进行光热复合老化试验,测试织物的表面色差、物理力学性能和热防护性能(TPP值)。结果表明:光、热单独作用及复合作用过程中,织物表面色差呈增大趋势,热老化对织物颜色的影响显著(P0.01);光、热的交互作用对织物的面密度影响最显著(P=0.039);撕破强力和断裂强力保持率随着光照时间和热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光、热先后作用30 min复合老化后,织物的纬向撕破强力低于标准值100 N;光、热单独作用对织物强力保持率影响显著(P0.05),而光、热交互作用对撕破强力保持率影响显著(P0.05);外层织物的TPP值随着光照时间及热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光、热先后老化30min时,PBI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最好,光、热交互作用对外层和组合织物的TPP值均有显著影响(P=0)。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文章分析了阻燃耐高温纤维、阻燃整理的热防护材料、相变微胶囊涂层整理的热防护材料、纳米多孔气凝胶涂层整理的热防护材料的热防护机理及研究现状,概述了织物组织结构及织物物理参数对热防护性的影响,综述了热防护性能测试与评价体系,旨在为消防服的功能优化及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阻燃织物的应用对服装的热防护功能至关重要,具有合格物理特性的服装设计有利于防止穿着者皮肤烧伤.文章研究了阻燃织物服装的物理特性对其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织物类型、气隙等物理特性对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不同阻燃织物的物理特性具有差异,这会导致热防护性能不同.因此,在设计阻燃服装时,应考虑面料类型、孔隙等物理特性对面... 相似文献
10.
11.
以N-羟甲基-3-(二甲基膦酸基)丙酸胺和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为阻燃体系,用于车用棉织物阻燃整理.研究了各整理工艺参数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复配阻燃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整理前后的织物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体系降低了棉织物的裂解温度,能满足车用棉织物的阻燃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涤纶织物的低毒阻燃整理,以氯磷酸二乙酯、甲基丙烯酰胺为反应物,合成磷氮阻燃剂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磷酸酯(DMPP),通过浸渍方法整理到涤纶织物上,研究了引发剂过硫酸钾质量分数和浸渍时间对整理织物各项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浸渍时间为3 h,引发剂质量分数为3%。结果表明:阻燃剂成功整理到涤纶织物表面;燃烧后整理织物炭长由大于30 cm下降到7.7 cm,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8.7%;对整理织物进行10次水洗后其极限氧指数仍达27.4%;整理织物的强力损失控制在了5%以内,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环卫服对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温差的适用性,通过优化环卫服的开口方式及内部结构,开发了一款多季节适用型的环卫服。在对多季节适用型环卫服工效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采用人工气候舱模拟高温(30℃)和低温(10℃)环境,通过人体着装实验对新型环卫服的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较普通环卫服而言,多季节适用型环卫服肩部和肘部的活动方便性显著提升;在高温环境下能显著降低局部皮肤温度和局部皮肤水汽压,热感、湿感和舒适感优势显著;在低温环境下能显著提高局部皮肤温度、保持适中的热感和舒适感,可以适应不同季节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机织西服缺乏弹性、穿着舒适度不理想的问题,提升西服面料的服用性能,更好地将针织西服面料应用于市场,根据西服面料的应用,对针织西服面料进行设计开发并测试研究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针织西服面料中棉纤维含量较多时,透气率可提高70 ~210 mm/ s;棉型西服面料透湿量比毛型西服高300 ~400 g/ (m2·d),折皱回复角度高5°左右,回弹性能较为优异;根据不同原料的西服面料的优势特点,结合其服用性能,可广泛将面料运用至季节性商务服饰的开发;研究开发的针织西服面料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使用除虫菊酯杀虫剂处理纤维而使织物具有驱虫的作用。除虫菊酯杀虫剂是一种从雏菊中提炼出的、且为环境友好型的天然植物杀虫剂。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功能是抑制蚊虫叮咬从而驱虫。处理后的织物可应用于如窗帘、椅垫、地毯家用纺织品的生产。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为:使用除虫菊酯这种从雏菊花中提取的天然驱蚊剂物质来开发织物,并将开发的织物用于床单、床罩和枕套,评价其在被单和枕套中的使用性能。从测试结果可以推断:驱蚊面料驱赶蚊子效果显著,可用于家用纺织品市场。 相似文献
16.
Dan Yang Xiaogang Chen Danmei Sun Shangyong Zhang Changhai Yi Xiaozhou Gong 《纺织学会志》2017,108(4):586-59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angle-interlock woven fabrics. Different fabric structures firstly have been compared to benchmark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angle-interlock woven fabrics using the energy loss test. It has been shown that compared with other woven structures, angle-interlock woven fabric demonstrates low ballistic resistance as absorbing less impact energy. This is because angle-interlock woven fabric owns less interlacements than its counterparts. The interlac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help to transfer energy to the adjacent yarns: the more interlacements, the larger area the stress wave could propagate, and more projectile impact energy could be absorbed. After this systemic analysis of overall ballistic performance, more detailed parametric study of angle-interlock woven fabric is carried out. A group of 16 different structures have been tested and compared using the in-house firing range. The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3D angle-interlock woven fabric not only displays normal features of energy absorption mechanism, like yarn slippage, fibre fracture and cone formation, which 2D fabric usually demonstrates, but also shows the new property: the weaker gripping power on the constituent yarns. Besides, it also shows that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angle-interlock fabrics do not have a clear influence on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due to the complicated factors which also have been theoretically explained from the four aspects: (a) the clamping state; (b) yarns hit by the projectile; (c) the impact angle of the projectile; (d) the impact velocity.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人体生理信号的有效预警和长效监护,具备监护功能的智能纺织品应运而生。采用缝制法,将棉/氨纶针织物(棉质量分数为96.0%、氨纶质量分数为4.0%)作为基础织物,经抗菌处理后缝入镀银导电线,选择3项缝制工艺参数即面线张力、线迹长度及线迹宽度设计正交试验。结果显示:3项缝制工艺参数对电子织物的服用性能均有影响,线迹长度的影响最大、线迹宽度的影响次之、面线张力的影响最小,并通过综合平衡分析确定最优缝制工艺参数组合为面线张力选用0.10 N、线迹长度选用3.5 mm、线迹宽度选用3.0 mm。制备的监护服用电子织物能够获得稳定的电子信号。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新型的兼备防蛀功能的毛用色素,以2-氨基-3-氯-1,4-萘醌为原料,合成了含氟萘醌酰腙(NQ-FH)与含氟萘醌吡唑啉酮(NQ-FP),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试样进行结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乙醇增溶法进行NQ-FH或NQ-FP的染色/防蛀整理后,羊毛织物颜色分别为橙黄色或酱紫色。与NQ-FH相比,NQ-FP染色织物的K/S值和洗后上染率增幅分别大于1.8倍和1倍,但耐皂洗和耐摩擦牢度下降均大于1级。检测机构的防蛀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羊毛织物相比,经NQ-FH或NQ-FP处理的羊毛织物质量减小率下降大于70%,表面可见损害程度为中等3级,蛀蚀破洞程度提高至C级,染色性能与防蛀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将含有固-固相变材料的水性聚氨酯涂层液涂覆在涤棉织物上,制备具有相变调温功能的织物。考察了涂层厚度、羧甲基纤维素(CMC)用量及相变材料用量等对涂层织物透气透湿性能、冷暖感、导热性能及相变性能的影响,并对织物涂层整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涂层厚度为50μm,CMC用量为1.2%,焙烘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织物涂覆量为15 g/m2,透湿量为6 751.65 g/(m2.24 h)。当相变材料含量为50%时,织物的相变温度为39.71℃,相变焓达到51.745 J/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