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降是土石坝的重要指标,但不能以坝体某测点沉降量作为坝体坝基总沉降量.应根据坝体测点沉降量,采用分层叠加求和法求得总沉降量及相对沉降率,以此作为评价坝体填筑质量和评估大坝安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工程坝内部变形和表面变形在同类型级工程中偏大,且尚未收敛,现场检查发现坝顶和坝后出现了混凝土结构破坏等现象。为择机修复坝体防渗结构,对坝体内部测点和表面测点观测值的相对沉降值进行反演分析,通过反演分析确定“南水”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和流变模型的参数。并基于反演分析结果,预测体沉降变形程度及最终沉降时间,计算成果表明:目前坝体沉降约占总沉降的83%,后期尚有17%的变量,估计坝体最大变形量为2.07m。为后期修复坝体防渗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心墙堆石坝的实际,对施工期沉降管以及水管式沉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对其沉降变化规律以及坝体不均匀沉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竣工时坝体最大沉降量不是发生在坝体顶部,而是发生在坝体中部高程处。各测点沉降量在时间上与填筑进度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压缩模量的差异大小是不均匀沉降梯度大小的关键影响因素,坝体填筑时应对材料模量相差较大的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大坝沉降的统计模型,结合某高心墙堆石坝的实际工程概况,确定了坝体沉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该大坝沉降规律的统计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坝体典型剖面上测点的沉降模型,运用建立的沉降模型对测点沉降变化进行拟合和预测,验证了建立沉降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对各测点的观测值进行分离,进而定量分析填筑、水压和时效分量对坝体沉降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FLAC3D软件,对三板溪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变形与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竣工期坝体最大铅直沉降量为110.20 cm,位于约1/2坝高处,沉降量约为坝高的0.54%;考虑蓄水期水压力作用后,在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最大沉降量为113.20、113.50、141.00 cm,最大沉降量为坝高的0.76%.通过对坝体变形和应力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以及坝体变形数值计算值与监测值的对比,说明坝体应力分布是合理的,符合大坝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沉降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沉降监测是土石坝关键技术之一,紫坪铺工程分20段安装埋设了56套沉降仪,仪器完好率高,观测数据完整。监测分析表明:沉降规律性好,坝料分区对坝体沉降影响小,截止到2005年6月底,最大沉降量为88.1cm,最大沉降量与坝高比为0.56%,坝体施工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用邓肯E-B模型作为坝体及心墙的本构模型,根据心墙模型参数室内三轴试验结果,对托帕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进行应力变形分析,模拟大坝施工和蓄水过程,分析坝体沉降过程及心墙水力劈裂可能性。结果表明:坝体在竣工期最大沉降值为26.8 cm,现场监测最大沉降为20.5 cm,计算模型准确;预测蓄水期坝体的沉降为27.6 cm,其占最大坝高0.45%,小于1%,坝体沉降符合规范要求;心墙与上、下游过渡料之间变形不协调,最大沉降差分别为5.4 mm和7.3 mm,导致内部存在拱效应,但其上游面最小主应力大于水压力,其发生水力劈裂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瀑布沟水电站心墙堆石坝坝体施工期不同断面不同桩号渗流、土压力以及沉降变形等监测成果的分析,阐述了砾石土心墙渗流、应力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值,并得到了坝基沉降量,对心墙的施工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分析了施工期影响大坝孔隙水压力的因素,指出砾石土心墙与边坡的变形均为受拉,最大沉降发生在坝体填筑层中部,符合坝体沉降变形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李干荣  王松波 《人民长江》2008,39(10):49-50
通过对山西西龙池下水库大坝覆盖层基础处理、填筑施工强度、大坝干密度及变形模量检测、大坝沉降观测资料等进行分析,研究西龙池下水库大坝在深厚覆盖层条件下施工期沉降的影响因素和沉降规律.结果表明:①坝基覆盖层的稳定沉降量与坝体高度和覆盖层厚度之比成一元二次方程递增关系.由此可以研究和较准确地推测整个覆盖层坝基的沉降变形情况.②不同分区内坝体的施工期沉降与坝高成一元二次方程递增关系.③理想的均一状态下,坝体的施工期沉降与坝高的平方成正比,与密度成正比,与变形模量成反比.由于大坝的非均质性,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但大坝的施工期沉降与坝高、密度、变形模量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来,即施工中可以通过提高坝体密度和变形模量来减少坝体施工期沉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平原水库大坝变形的监测,总结了建在深厚覆盖层软基上的平原水库大坝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的沉降量随大坝填筑而逐步增加,各测点沉降过程线和填筑过程线相关性良好,大坝的沉降主要由坝基沉降引起,符合土石坝变形规律;水库蓄水后对坝体变形存在一定的影响。建议在日后水库上蓄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坝的巡视检查及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1.
均质土坝作为挡水建筑物而言,稳定条件下的渗流场、应力变形场对于坝体的安全评价极其重要。通过给理想均质坝坝身填土设置不同渗透系数初始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渗透系数初始值条件下坝体稳定状态时的渗流和应力变形。对比分析了竣工期与稳定期坝体应力变形场的区别。结果表明:由于稳定期水库蓄水产生水压力、扬压力作用,蓄水后坝体偏向下游侧水平位移最大值较竣工期增大,竖向沉降量较竣工期减小。  相似文献   

12.
某水库工程拟在进行堆石料和过渡料填筑后再挖槽浇筑混凝土心墙.由于混凝土心墙高度达47.5m,心墙与周围土体的协调变位,以及蓄水后心墙内力分布是工程关注的问题.对5种不同刚度材料的心墙应力应变特征计算分析表明:不同材料心墙的最大沉降均出现在坝体中部高程附近,最大沉降量约-18.909 cm(占坝高40.5m的0.467%).柔性好的塑性混凝土与坝体协调变位最好,刚性混凝土C25心墙的坝体与心墙变形协调性最差.坝体及心墙应力极值随心墙模量降低而降低.刚性最大的C25心墙在覆盖层和基岩交界处应力值超标,拉应力最大值达到-6.0 MPa,呈现出显著的悬臂效应;而塑性混凝土变形协调性良好,心墙上下游面拉应力均小于-0.5 MPa,应力水平也最优.建议设计施工优先采用塑性混凝土方案,而若要采用C25混凝土作为心墙材料,则需要对心墙做好配筋设计.  相似文献   

13.
经对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堆石坝施工期长序列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堆石坝施工期相对沉降量最大为858mm,约占坝高1.2%。其中填筑期最大沉降量为724mm,发生在10环附近,占施工期总沉降量的84.4%,相对稳定期最大沉降量为193mm,发生在顶部,占施工期总沉降量的22.4%,不同高程坝体沉降总体表现为靠近坝轴线大,靠近两坝坡小。坝体水平位移在12mm以内。坝体与坝基间剪切位移已基本趋于收敛,最大值在16mm以内。坝基总体表现为无水压状态,绕坝渗流水位总体较低。坝顶钢筋笼内钢筋应力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结果表明:目前该电站上水库堆石坝各监测物理量处于稳定状态或已基本趋于收敛,堆石坝总体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4.
郭震  朱岳明  肖志乔 《红水河》2004,23(1):90-94
对溪口蓄能电站上库面板堆石坝坝体内部水管式沉降仪测点的沉降、坝体表面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周边缝测点变形1996年至2000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上库坝体内部和外部的变形分析结果表明,上库坝的工作状态总体上正常。  相似文献   

15.
水库大坝变形特别是沉降值,是反应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数据,哈拉布拉水库在施工、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变形和外部变形,经监测和测量数据表明,大坝变形尤其是沉降量,与同类型堆石坝对比都很小,目前水库运行安全正常。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及变更措施对大坝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坝基覆盖层全部清除,坝体直接坐落在基岩上,大幅度减少了坝基沉降值;大坝坝体堆石体填筑碾压标准提高,孔隙率由原设计28%和24%降低为22%,大坝坝体压缩变形小,降低了坝体沉降量。  相似文献   

16.
韩建东  张琛 《水力发电》2012,38(9):96-99
通过模拟水管式沉降仪埋设安装条件,按照监测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结合水管式沉降仪测值计算及修正原理,对糯扎渡水电站水管式沉降仪模拟实验场地布置、材料要求、安装及坝料回填过程进行实验。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实验测点最大沉降分别为145 mm和37 mm,水管式沉降仪器整体测值稳定,波动变化较小,对于在糯扎渡高土石坝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以原型监测为基础,将实测值分析与理论推导相结合,对乐滩水电站运行期大坝变形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评价。位移分析表明:坝基变形量及测值变幅普遍小于坝顶,由于分析时段内库水位变化较小,温度是影响坝体变形的控制因素;坝顶沉降量冬季大、夏季小,沿横河向呈不规则敞口"U"形分布,河谷坝段沉降普遍大于岸坡坝段;坝顶水平位移夏季向上游变化,冬季向下游变化,沿横河向呈不规则敞口"W"形分布,这与不同坝段的结构有关。挠度分析表明:坝体水平变形量随观测高程的降低呈递减规律,坝顶衰减速率快,至坝基变形趋于稳定。综合分析认为,坝体变形的时间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正常,大坝目前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8.
对寨子河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进行施工及运行期的渗流和坝体应力应变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的渗流规律基本相同,且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帷幕防渗效果良好;各工况的最大沉降均出现在坝体中部高程,最大沉降出现在竣工期,沉降量约-28.877cm(占坝高93m的0.31%);坝体正常运行时应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坝体应力影响较小,3号和9号配合比均可作为施工配合比。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四川省凉山州大桥水库面板堆石坝实际观测资料,利用ANSYS软件对该坝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坝体位移及沉降量,并将数值仿真计算成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拟。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分布坝体中部位移最大,向两岸逐渐降低;横向分布坝体轴线处沉降量最大,向上、下游逐渐降低,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水管式沉降仪在糯扎渡水电站高土石坝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通过模拟水管式沉降仪埋设安装条件,按照监测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对试验场地布置、材料要求、安装及坝料回填过程进行安装试验.监测结果表明,2个试验测点最大沉降为分别为145 mm和37 mm.水管式沉降仪器整体测值稳定,波动变化较小,在糯扎渡水电站高土石坝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