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业界要闻     
《中国集成电路》2004,(9):15-17
国内要闻中国建成国家IP核库,服务IC/SoC设计及制造商中国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 SIP)日前宣布,由CSIP筹建的国家IP核库已经建成,并开始正式向IC/SoC设计商、制造商提供服务,国家IP核库将在IP供应商和IP用户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国家IP核库以丰富的IP核资源为依托,目前可为用户提供IP检索、IP设计资料下载等免费服务。在适当的时候还将提供IP价格咨询服务,并建立IP验证平台,为IP用户提供购买前的IP功能验证服务。CSIP通过建立以上适应中国国情的IP交易体系,可为IP厂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促进IP商…  相似文献   

2.
卫红 《家庭电子》2001,(8):11-11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使用IP电话卡拨打电话时头痛的通话质量问题,现已不复存在。加之各大运营商开通IP电话业务的城市逐渐遍及全国各地,IP电话卡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但使用IP卡拨打电话浪费时间,IP卡电话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IP卡电话机,确切地说是具备IP卡拨号功能的电话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IP网络电话机。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IP电话机,“IP王电话”、“智能IP电话”、“IP网  相似文献   

3.
张云勇 《通信世界》2008,(12):I0004-5
移动网IP化包括核心网IP化和接入网IP化。 核心网CN的IP化,PS域直接定义在IP上,GPRS的Gn和Gi接口直接通过IP网络承载;对于CS域,由于原有GSM核心网是层次化结构,一般分为汇接局和端局,因此其IP化的进程包括汇接局的IP化和端局IP化。随着端局IP化的全面完成,汇接局也将退出历史舞台,核心网将实现端局到端局直接IP互通。  相似文献   

4.
ITt-TSC131999年9月会议讨论了IP有关问题,主要技术进展有:今后与IP相关的研究重点,涉及16个研究内容及移动IP的研究;IP接入网,以新建议Y.IPan为目标,给出了IP接入网的定义和参考模型;IP与现有网的互通,即IP网络的用户与现有电信网中使用IP业务的用户间的互通;IP的传送门(IPoverATM);IP业务;支持IP网上业务的信令。  相似文献   

5.
《通讯世界》2009,(9):70-71
纵观IP与光网络的发展与融合过程,IP over WDM光链路解决了IP业务对带宽的渴求。目前,3G、NGN、IPTV均可通过基于IP的路由型多业务平台实现综合承载。电信网络IP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此时的IP网络与几年前IP网络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已大不相同。随着信息业务IP化、电信业务承载IP化,IP网络不但要承载日益增加的Internet上网业务,  相似文献   

6.
安全性是移动IP的应用基础。而移动IP中注册过程又是移动IP漫游通信的关键。介绍了移动IP的注册过程,分析了移动IP在注册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攻击,以及移动IP协议对这些攻击的对策,最后讨论了移动IP应用IPSec增强其安全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孟庆雷 《有线电视技术》2001,8(21):51-53,88
1 前言 目前,广电系统的宽带网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IP Over WDM、IP Over DWDM、IP Over Optical、IP Over SDH等技术不时出现在各种技术资料中,到底IP是什么意思,这种技术的任务主要是什么?怎样才能将IP技术和IP网络应用得更广泛,有些人并不是很清楚,下面就IP协议和IP路由的技术简要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8.
《电信网技术》2008,(2):52-54
介绍了当前IP传送网的4种建设模式,即IP over SDH,IP over Fiber,IP over点到点WDM和IP over SDH over WDM。分析了WDM应该具备的4个主要特性,从而满足未来的IP宽带业务传送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IP网络承载的业务不断丰富,IP核心网规划及优化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BGP是IP核心网的主要支撑技术,BGP规划及优化成为IP核心网规划及优化的关键。根据IP核心网的流量特性,提出增量规划方法,实现旧IP核心网向全反射环境的IP网络迁移。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注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性是移动IP的应用基础,而移动IP中注册过程又是移动IP漫游通信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移动IP的注册过程,分析了移动IP在注册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攻击,以及移动IP协议对这些攻击的对策,最后,讨论了移动IP应用IPSec增强其安全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项目背景 随着广大电力企业IP数据网络的日益完善及IP集合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统一的IP网络上实现语音、视频、数据已经变为现实。同时IP网络控制技术和QoS技术迅速发展,IP网络逐渐成为一个多业务承载网络,Voice over IP、Video over IP等基于IP综合应用已经出现,各种通信手段的传输通道统一到了IP网上。下一代企业网(Next Generation Network)逐步成为潮流,语音、视频和数据三种通信手段进一步融合,以IP集合通信的形态逐渐服务于广大电力用户。  相似文献   

12.
发展国内硅知识产权,首先要重视高端通用IP核研发、验证与评估。SoC实现的重要途径是复用高质量的成熟IP。而IP设计和验证是高质量IP开发流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看到,由于国内IP供应商在产品和技术上不够成熟,国外有成熟产品的IP供应商难以提供全面的本地技术支持等因素,SoC设计者和IP开发者都提出IP核评测的迫切需求。尤其是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及IP复杂度的不断提高,IP设计和验证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所以,根据SoC/IP系统的特点,提高验证的效率和验证的可重用性,创建新的验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ALL IP是移动网络发展的方向,移动IP城域网是移动网络ALL IP发展的重要承载网络。介绍了移动IP城域网的定位、业务发展思路,提出了移动IP城域网的架构,分析IP城域网的主要技术模式,给出了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集成电路的也在不断发展,呈现出来愈加复杂的趋势,所以芯片的设计也不断的出现了功能的增强、集成程度的提高的发展的趋势。系统芯片SoC成为当下主流的趋势下,IP核也在飞速发展。IP核也就是知识产权IP,分为软核IP、固核IP、硬核IP,其中软核IP以其灵活性高的优点,在复杂的设计中有较强的优势。但是在IP软核的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为了能更好的对IP软核进行应用,对IP核进行测试和验证具有重大的意义。文中通过对IP软核的特点进行概述,进而对IP软核的测试和验证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方案,以促进IP软核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说明了IP技术与ATM技术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结合的优势,介绍了IP over ATM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模式,其中包括经典IP模式、捷径IP模式和集成IP模式,最后简要分析了IP over ATM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信世界》2010,(48):36-37
从1983年TCP/IP诞生到今天,IP已经逐步成为信息化网络的主宰和未来,但是在IP繁荣的背后,伴随着IP网络及业务爆炸式的增长,IP地址已经成为IP世界中最为稀缺的资源。据最新统计,  相似文献   

17.
惠圣忠 《电信网技术》2003,(5):65-66,69
1.IP电话业务的分类和主叫业务的特点 IP电话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IP卡销售逐步形成IP专线接入、IP主叫业务和IP卡销售三个主要形式。IP专线接入不仅不需市话费,而且免拨接入号,使用起来更便捷。但是,由于线路资源、建设成本和对用户话费量的要求等因素限制,不可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IP主叫相对IP卡而言,由于在输入时省去了长长的账号和密码而日益受到企业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1IP GERAN时代到来随着融合网络时代的到来,业务IP化驱动网络向IP化转型。EDGE、3G等基于IP的业务要求运营商具备大带宽、高效率、低成本的适合IP业务承载的基础网络,GERAN IP  相似文献   

19.
系统芯片设计中的可复用IP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可复用IP技术是系统芯片(SOC)设计业的关键技术之一,IP复用能够提高SOC的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鉴于此,论述了IP的基本概念与分类、IP模块的设计和基于IP复用技术的SOC设计过程,并讨论了IP设计与应用中的一些要点,如IP模块的接口、IP的产权保护和IP的选用等.  相似文献   

20.
系统介绍了 IP组网技术 ,一般地 ,IP光网络设计包括 IP光传送层设计和 IP业务层设计。重点介绍了 IP/ Ethernet over SDH技术、IP over re- configurable WDM技术和 p- cycle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