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四大酯减少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民 《酿酒》2009,36(3):83-90
采用单因素多水平的实验方法,研究和分析了在不同酒度的乙醇溶液贮存过程中的四大酸对四大酯的变化影响,进一步掌握了酒体中酯减少的变化特点,对提高白酒酒质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酒微观形态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扫描探针显微镜AFM功能对白酒微观颗粒形态进行观察,探讨白酒微观形态形成机理。对50%vol乙醇水溶液以及添加不同化学成分的50%vol乙醇水溶液作AFM扫描图。结果表明,在白酒酒体中呈现的微观图形变化过程中,微小颗粒图形是由添加的化学成分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白酒中酸酯含量及平衡性在勾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博 《酿酒科技》2005,(3):52-53
酸酯平衡是白酒勾兑的核心,酸与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酸是形成白酒口味的主要香味物质,是形成酯类物质的前趋物质,必须注意酸的含量与配比。四大酸的结构和平衡性对酒质影响很大。酒的香主要由酯决定,四大酯的比例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独特风格的众多香型的酒。勾兑中应注意四大酯的量比关系及含量(陶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浓香型御河春大曲白酒蒸馏过程中四大酯馏出特性的统计分析,描绘出其各自在酒中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在蒸馏过程中控制基酒的质量提供了依据,确定了基酒分级的标准。根据实际生产绘制的四大酯馏出趋势图及化验结果分析得出,控制酒精体积浓度在68%以上做为一级酒入库的标准,四大酯在酒中的含量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都比较理想,一级酒率可达到48%~50%。  相似文献   

5.
本文具体地介绍了白酒中常见的各种沉淀物质。对其形成机理、主要原因及工艺、设备、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并详细介绍了解决白酒中各种沉淀物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母雨  黄钧  周荣清  张宿义  秦辉 《酿酒科技》2023,(10):111-115
为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浓香型白酒中的“四大酯”和“三大酸”,建立了基于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气相色谱(GC-FID)技术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所有目标组分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9%~1.89%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1.04%~101.84%之间。酒样加入内标物后直接进样分析,13 min内便可对7种骨架成分进行准确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浓香型白酒的初步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就影响豉香型白酒中高级脂肪酸乙酯的生成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展开实验探究。选取原材料进行发酵,取出斋酒,分析其中的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原料的不同对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豉香型白酒高级脂肪酸乙酯形成的要素有原料与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白酒承载了中国特色文化,其品质与酒中的风味物质密切相关。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杂醇油的生成是必然的。适量的杂醇油会使酒体更为协调;过多的杂醇油会引起酒后“上头”,给饮用舒适感带来一定影响。该文概括了酿酒酵母中杂醇油的形成机制,总结了白酒酿造过程中杂醇油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白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 四大酯(即: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丁酯、己酸乙酯)是构成浓香型酒的主体香微量成份。酒厂对半成品、成品酒中四大酯的测定,是控制、指导生产的关键环节。目前许多酒厂为保证质量和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纷纷购置气相色谱仪用以分析酒中的微量芳香成份。色谱分析工作者深知,要对酒中的四大酯进行准确的定量,就必须有正确  相似文献   

10.
杨大毅  刘文玉 《酿酒》2024,(2):142-144
从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过程中分离到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势微生物,并对之进行检测鉴定,以能了解发酵工艺及影响白酒酿造口感、口味的影响因素。在实际进行酿酒时,细菌和真菌以固态发酵为主,而曲酒的糖化效果和酒化效果比液态发酵好,在酿造过程中若控制好细菌或真菌含量就可以提高酒醅的糖化率、提升酒醅酸度。  相似文献   

11.
按照本公司对浓香型白酒四大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依据JJF1059—1999[1]对四大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建立了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并分别对四大酯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和合成,最终得到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该法对浓香型白酒四大酯的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符合ISO/IEC17025对检测实验室的要求[2],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酒度、不同档次及不同品名浓香型成品酒的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在货架期(12个月)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货架期内,浓香型成品酒的总酸与总酯的变化呈现出“前缓、中挺、后稳”的趋势。同一品名、不同酒度的浓香型成品酒在货架期内,酒度越高,其总酸和总酯的变化率越小;与同酒度低档次的成品酒相比,档次高的成品酒的总酯和总...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四大乙酯在不同酒精度的乙醇-水体系中随贮存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四大乙酯在酒精溶液中水解率为: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随酒精度的降低,各酯的水解率增加;四大乙酯水解后生产了相应的有机酸,如乙酸、己酸、乳酸、丁酸等.  相似文献   

14.
白酒风味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沈怡方 《酿酒科技》2005,(11):30-34
我国传统白酒由于所采取的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出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多种香型的白酒。影响白酒风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①原辅料。酿酒原料是决定白酒质量的第一基础物质,各种粮食挥发性成分不同,所生产出的白酒风格也不同。②糖化发酵剂。糖化发酵剂是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经扩大培养而成,它直接影响白酒的风味质量。③设备。主要为酿酒发酵、蒸馏及贮存设备。④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是关键,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产品的风味质量不同,也就形成了各具风格、特色的多种香型白酒。(丹妮)  相似文献   

15.
张湛锋 《酿酒》2005,32(5):39-41
在豉香型白酒的发酵过程中,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形成机理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米和曲中的黄豆作为原料在酵母的作用下产生高级脂肪酸乙酯;第二阶段主要通过醪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下,生物合成脂肪酸,然后脂肪酸与乙醇酯化成高级脂肪酸乙酯;第三阶段高级脂肪酸乙酯在酸性环境中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乙醇,脂肪含量高的原料生成的高级脂肪酸乙酯多,含有较多的有机氮源的原料,对发酵过程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氯丙醇酯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氯丙醇酯的污染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出现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尤其是脂肪酸3-氯-1,2-丙二醇酯(3-chlorine-1,2-propylene glycol ester,3-MCPD酯)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研究表明,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主要形成于精炼过程,而未精炼的食用植物油几乎不含3-MCPD酯。欧盟国家已对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的形成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对食用植物油种类、可能的前体物质、精炼工艺与3-MCPD酯形成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作为广泛存在于酿造酒中的2A类致癌物质,是威胁饮酒人群健康安全的潜在因素之一。由于在原料和发酵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EC在不同酿造酒中的含量水平和产生过程不尽相同,这也限制了一些已有控制措施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类酿造酒中EC的污染水平及其摄入风险,概括了与之相关的形成机制和控制措施,为消费者和酿造酒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高度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与己酸乙酯含量接近,使酒体放香压抑,味醇厚绵长和闷甜、带有涩味,饮后醉酒时间长、醒酒慢、偶尔还伴有失重的感觉,乳酸乙酯含量和己酯乙酯含量的量比关系适当并对总酯、总酸、高级醇、总醛量比关系的调整,使酒体醇和回甜、不辣口、下喉舒适自然、不上头、醉后醒酒快,可以解决“放香浓、香暴、醉酒时间长、醒酒慢、醒酒后偶尔还伴有失重感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影响固态发酵白酒中杂醇油生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固态发酵白酒生产中发酵力、糖化力、蛋白分解力对杂醇油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速度对杂醇油的生成有影响,当发酵速度快时,杂醇油的生成量较低;增加糖化力可有效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调节蛋白分解力,可有效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增加发酵速度,可适当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当发酵力、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三者协调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用换热方式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温度进行控制的新方法。通过对控温发酵与传统发酵方法进行对照试验,检测不同发酵期糟醅中主要香味成分的含量,探讨主要香味成分的生成规律,以及控温发酵方法对基酒质量的影响,证明用换热方法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酵温度进行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