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成都地铁6号线西华大道站至金府站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河道的案例,总结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河道施工期间盾构机掘进参数和地层加固的工程措施,采用数值方法对盾构机掘进所引起的地层沉降和既有河道地层注浆加固效果进行模拟计算,并对盾构隧道施工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河道施工期所采取的土体改良、土舱压力、掘进参数和注浆加固措施是有效的,保障了地铁双线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河道施工安全与既有河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殷国权 《上海建材》2023,(6):70-72+76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盾构隧道掘进对周边地层的影响,保证既有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地层加固措施。本文总结了成都地铁19号线双流机场站—龙桥路站区间下穿既有运营地铁3号线的施工加固技术,其中主要包括超前管棚加固和洞内深孔注浆加固,进一步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受双线隧道开挖扰动,3号线管片衬砌竖向变形最大值为10.7 mm且保持平稳,左右拱腰虽然在穿越段发生较大横向变形,但在穿越后基本恢复;现场实测数据表面联合加固方案的控制效果良好,确保了盾构施工及运营线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新线穿越既有线工况越来越多,新线穿越施工必然引起既有线周边土层及结构变形,继而影响既有线运营安全,因此应充分认识盾构穿越施工中地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成都地铁9号线穿越既有4号线为背景,针对盾构在富水砂卵石地层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线施工难题,采用袖阀管与管棚注浆措施对原有地层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4.
沈阳地铁九号线滑翔站—吉利湖街站盾构区间在圆砾地层中下穿既有公铁桥。通过采取地层预注浆加固和扣轨加固等技术措施,确保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铁路的沉降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高成玉 《四川建筑》2023,(5):228-230
以洛阳地铁1号线启明南路站—塔湾站区间隧道盾构下穿焦柳铁路为工程背景,从地层预加固、下穿掘进参数选择、渣土改良、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和大纵坡掘进施工等方面总结隧道下穿焦柳铁路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复合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的盾构隧道施工,阐述了复合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施工的技术措施。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加固、洞门止水装置安装、负环拼装、以及掘进参数的选择和盾构姿态的控制,减少了隧道周边地层损失,保证了周边建筑物和隧道内部结构的安全,使得始发得以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盾构推进地层沉降原因与穿越桥墩施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铁10号线区间隧道穿越上海繁华地段五角场及中环线桥墩,引起沉降。本文针对盾构推进过程中地层沉降原因分析及采取隧道外壁注浆的加固方法与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此措施很好地控制了地层及桥墩下沉,确保隧道工程安全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8.
联络通道施工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事故多发阶段,选择合理的土体加固方式提高周边土体的稳定性是保证联络通道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联络通道常见的施工方法和加固方式,并针对南宁市富水圆砾地层特性,结合南宁地铁2号线三苏区间联络通道的施工,对适应该地层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加固工法进行比选分析,最终采用地下连续墙加膏浆注浆技术进行预加固处理。通过对加固后的地层沉降变形、地下水位和联络通道净空收敛等实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地下连续墙加膏浆注浆对圆砾地层注浆加固的可靠性,为今后富水圆砾地层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莹 《建筑技术开发》2022,(15):128-130
以深圳地铁12号线盾构下穿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变形。较坚硬地层盾构下穿施工,地表沉降值不超过1 mm。既有隧道削弱了掘进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导致地表沉降曲线在既有隧道位置出现回升。  相似文献   

10.
以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砂卵石地层中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的结构内力、地层变形、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砂卵石地层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分布规律、地层变形特征、对周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等重要成果,并将数值分析成果与现场监控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结论,结论直接指导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近距离交叉盾构隧道设计及施工,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玉—郝区间隧道、14号线菜—西区间隧道和九—大区间隧道为背景,通过对不同地层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砂土地层对土仓压力敏感性最强,砂土及黏土地层对同步注浆量及注浆压力的敏感性都强,而卵石地层由于自身的成拱性质对同步注浆量及注浆压力的敏感性相对较弱,且它的变形具有滞后性;砂土地层测点的先行沉降量最小,黏土地层测点的先行沉降量最大;砂土地层测点的最终沉降量最大,而卵石地层测点的最终沉降量最小;砂土地层及卵石地层中测点在盾构通过后稳定所需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盾构隧道施工对地层和邻近桩基的影响规律,依托晓庄广场互通和南京地铁1号线北延线盾构隧道施工,建立了盾构侧穿既有桥桩的简化模型,选取了桩长、盾径和桩隧间距3个参数,通过改变这3个参数,分析盾构施工对地层和既有桥梁桩基的影响,为盾构侧穿既有桥梁桩基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圳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换刀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地铁11号线红树湾站~后海站盾构区间工程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机的刀具磨损较为严重,为保证正常掘进,在复合地层中需要多次进行换刀作业。在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层中,带压换刀保压困难,需要进行地面加固。沙河高尔夫球场地面施工场地狭小,传统加固工法受限。论文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采取隧道内克泥效浆液保护盾体、刀盘周围建立膨润土泥膜、管片二次注浆等辅助措施后,采用WSS工法注浆技术进行换刀加固的施工,总结已完成的施工经验,为以后解决此类施工难题树立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区盾构上穿越既有隧道的离心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铁网络不断完善,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现象越来越多。盾构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影响问题,比常规盾构施工的研究更为复杂。结合上海外滩通道盾构上穿越地铁 2 号线工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上穿越对周围地层及既有隧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中选用排液法在离心场中模拟盾构施工,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不停机状态下模拟隧道开挖卸载、地层损失和注浆过程,并分析了盾构上穿越施工引起的地层、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纵向位移变化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既有隧道在盾构上穿越过程中纵向变形与时程曲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成都地铁30号线航天立交站-惠王陵站盾构区间隧道在泥岩地层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线工程为背景,通过下穿前对穿越既有线隧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设置试验段进行模拟掘进,拟定试掘进参数,以及在穿越过程中采取掘进参数控制、中盾注浆、同步注浆、管片脱出盾尾后二次补充注浆及穿越后及时进行洞内深孔注浆等综合沉降控制技术措施,并通过自动化监测手段,有效降低了下穿时对既有地铁线沉降的影响,最终在保证既有线路安全运营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完成盾构穿越工作,为类似盾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成都地铁10号线一期土建二标工程的地质特点,对地铁盾构隧道交叉换边施工关键技术及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工程中采取了地表注浆加固、洞内注浆加固、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型钢支撑及施工监测技术措施,成功避免了对成型隧道管片的挤压损害并减小了地面沉降,希望为此类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低温建筑技术》2019,(8):111-114
针对南宁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近下穿既有南环线铁路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对地表和既有隧道结构及轨道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下穿段一定范围内的盾构周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可以有效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地表和上方铁路隧道的影响,能够将地表沉降、既有隧道衬砌变形及结构安全、轨道变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深圳地铁10号线福田口岸站—福民站区间盾构始发段施工工程为依托,研究设计袖阀管注浆加固方案下,新建地铁隧道在盾构始发处正交上跨穿越既有地铁线路施工的力学行为。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在设计方案下,新建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管片受力影响有限;新建隧道开挖后的土体卸载作用会引起下方既有隧道产生轻微隆起;在设计方案下进行上跨施工,可以保证既有地铁隧道的受力和变形满足安全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郭怀仁 《四川建筑》2009,39(1):88-89
考虑盾构隧道穿越已建地铁隧道时施工,会对原地铁使用功能和安全产生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工程事故。通过有限元分析盾构开挖过程,得到既有隧道在未进行加固情况下的反应,确定了既有隧道的危险部位;通过对注浆加固和未加固隧道位移应力对比分析,得出加固后盾构隧道掘进不会对既有结构造成危险。  相似文献   

20.
地铁隧道穿越运营地铁隧道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确保隧道安全是施工关键。以杭州地铁6号线中医药大学站~伟业路站盾构区间(简称中~伟区间)左右线2次成功上跨运营地铁4号线最小垂直距离2.99m为例。采用上穿段盾构掘进控制技术,辅助管片背后注浆,自动化监控量测等方面的盾构掘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既有隧道的变形,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