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能够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A标准的要求。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占地面积小,不设置沉淀池,节省基建投资,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率高等,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解酸化池+反硝化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该工艺能保证出厂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是布置紧凑、占地少、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直接运行费用约为0.35元/t。  相似文献   

3.
GAC-石英砂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研究GAC-石英砂滤池在增加生物预处理工艺并取消预加氯时对珠江微污染原水的处理特性.研究了GAC-石英砂生物滤池对NH3-N、NO2-N、CODM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期间GAC-石英砂生物滤池出水NH3-N、CODMn、浊度平均值分别为0.1 mg·L-1、1.56 mg·L-1、0.23 NTU,其相对于沉淀池出水的NH3-N、CODMn、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2%、35.5%,、2.6%,碳砂滤池出水NO2-几乎检测不出来.GAC-石英砂生物滤池与普通碳砂滤池相比其对氨氮、有机物和浊度的去除率都有很大的提高,是处理微污染原水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水处理技术》2021,47(9):107-110
利用复合厌氧生物滤池和流离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含氰废水,研究了该系统的启动情况和对各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启动阶段逐渐按比例通入工业废水,COD容积负荷由0.1 kg/(m~3·d)增加到2.04kg/(m~3·d)时,对COD、NH_4~+-N和CN~-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说明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稳定运行阶段,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基本保持80%左右,对CN~-的去除效果随进水CN~-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出水CN~-的质量浓度基本可以维持在5 mg/L。  相似文献   

5.
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效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污染江水为试验水样,通过中试考察了石英砂滤池和GAC-石英砂滤池的运行效能,探讨生物滤池处理此类水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可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二者对浊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石英砂滤池对NH3-N、CODMn及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4%、19.6%及22.9%;GAC-石英砂滤池运行效果更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4.5%、39.6%和42.5%;稳定运行期间,二者对NO-2-N的去除率接近100%,但在运行周期及应对水质突变方面,GAC-石英砂滤池的性能明显优于石英砂滤池,因此,采用GAC-石英砂滤池可以更好地提高出水水质.本研究为给水厂普通滤池改造成生物滤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二级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大豆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级厌氧生物滤池结合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大豆加工废水,运行表明,经炉渣过滤、混凝过滤、二级厌氧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深度过滤后,废水COD质量浓度由4×104mg/L下降到118 mg/L左右,达到了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能回收部分产物作饲料.  相似文献   

8.
因气水同向流,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运行中,滤料表面脱落的生物膜易随出水流出,影响出水水质。利用后置石英砂滤池的截滤能力,可有效截留UBAF出水中夹带的细小悬浮物和微型生物,提升出水水质。试验表明,后置石英砂滤池可使UBAF工艺对污水中COD、NH3-N、SS、色度等污染指标的去除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结合SBR工艺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优点,得出间歇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脱氮的运行参数,实现强化生物脱氮功能和节省运行费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以济南杆石桥中水处理站为例子,介绍其先进的活性滤料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先进的工艺流程,为今后的水处理站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聚酯纤维碱减量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活性污泥法对比在好氧、厌氧/好氧交替和厌氧条件下对碱减量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 表明,好氧条件下碱减量废水降解效果最佳,运行72 h时COD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7%和99%;厌氧/好氧交替条件次之,COD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80%和81%,厌氧条件下废水降解效率最低,CO...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流式污泥床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中,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废水为进水的条件下,成功培养出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好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粒径在0.5~2mm,颗粒污泥沉淀速度在29~58m/h。MLSS为3077---4103mg/L。当COD的进水容积负荷为4.8kg/(m3·d)时,去除率高达96%以上。氨氮进水在160mg/L时,去除率达97%以上,出水氨氮在5mg/L以下。对总磷的去除率在22%-37%。主要是因为亚硝态氮浓度、COD/TN比和TN/TP比等对聚磷菌除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厌氧和好氧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其中好氧为二级生物接触氧化 BAF组合工艺。通过对废水中CODCr,BOD5,SS等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分析,说明该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效果好,运行稳定,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UASB厌氧反应器对某工业园区食品加工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在中温(37±2℃)和模拟原水水温(26~30℃)的条件下,不同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 h/d时,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6 kgCOD/(m3.d),在模拟原水水温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75%左右;在中温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80%左右,均有较好的效果;相对于中温而言,原水水温厌氧在工程应用上节省了投资,该实验结果可为该类食品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提供设计运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复合混凝剂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料废水由于色度高、水质变化大、生化性差等特点,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和焦点之一,混凝法是处理染料废水的主要方法之一。本实验采用矿渣、盐酸和硫酸铁、氧化铝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混凝剂,以此来处理直接耐晒大红染料废水。采用单因素法分别通过改变废水pH值,混凝的时间以及混凝剂的投加量来观察混凝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值、混凝剂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COD及色度都呈现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当pH值=11时,色度去除率达最大值84.0%,COD去除率达76.1%;当投加量为0.7g时,色度去除率达最大为88.1%,COD去除率为73.2%;当混凝时间为3min时,色度去除率最大为89.3%,COD去除率达76.2%。综上,此混凝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投加量0.7g,pH值11,混凝时间3min。该新型复合混凝剂处理染料废水效果好,产生的絮体大,沉降速度快,出水清澈透明。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多介质净化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果表明,对农村生活污水中TN、TP以及COD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80.36%、71.53%、85.55%.该工艺流程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廉,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厌氧反应器中接种高效厌氧颗粒污泥并保持启动后平稳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对负荷、pH、氨氮对产气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气体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进水负荷相关,进水负荷越高,产气量越大;在产甲烷菌的最适pH范围内产气量稳定上升;氨氮浓度升高使废水pH发生变化,破坏厌氧微生物的最佳生存环境,氨氮浓度在1 500 mg/L以下时对产甲烷菌没有明显不利影响;氨氮浓度超过1500 mg/L时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产气量降低,反应器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厌氧颗粒污泥启动ABR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有效容积为10L的ABR中直接接种厌氧颗粒污泥,进水是以葡萄糖为基质的合成污水,考查在温度为35±1℃条件下反应器的启动,在整个实验阶段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保持不变。进水COD浓度分别为500,1000,1500,2000mg/L,42天后COD去除率达到93.48%,并且保持稳定,反应器启动完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研究分析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瓦楞纸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旋流厌氧反应器能较好的适应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系统处理效果好且运行稳定,容积负荷可达10~14 kg COD/m3·d以上,SCOD去除效果明显,SCOD去除率可达到73%左右;工程改造之后,废水处理吨水电耗可降至0.947元。  相似文献   

20.
在好氧条件下,构建了蜂窝填料三相流化床,研究了三相流化床去除城市污水中总氮的效果以及氨态氮、亚硝酸盐和硝态氮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当HRT为3h时,三相流化床对总氮去除率为52.61%.氨氮去除率为45.71%,进、出水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均较低(进水低于1.12 mg/L,出水低于4.52 mg/L).对剥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