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彦浩特盆地演化特征与含油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中生代盆地发育受基底断裂控制,呈现由南向北迁移的特征。除自生自储类型以外,油气运移聚集主要与多期区域性不整合面有关。根据不同地区的改造特点、强度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将盆地成藏单元类型划分叠合—再生型、改造—保存型、改造—再生型和改造—破坏型,其成藏条件和油气勘探远景依次变差。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西部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前中生代基底上的中生代盆地,其内部被两个隆起带分国六个坳陷,并沉积了侏罗-白垩系两套生油层系,与有关储集岩,盖层相结合,具有形成多种型油气藏的可能性,如能加快该盆地油气勘探步伐,则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根据石油勘探资料和前人成果,对昆仑造山带以北、贺兰山构造带以西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都赋存在稳定的板块(地块)之上,具有多期叠合与改造特征,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震旦纪—早二叠世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域控制,以板块(地块)之间的开合与盆地的形成、消亡为特征,中生代为欧亚大陆的组成部分,盆地、山脉的形成受特提斯洋及深部构造背景的影响,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形成了现今盆山构造格局;盆地深部构造与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盆地深部构造与造山带深部构造的相互作用以及浅层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西北地区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基础;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经历了洋-陆转化和陆内演化两大盆地演化阶段,在两大盆地演化期间,新疆北部、塔里木、柴达木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形成与消亡改造的关键构造事件具有一致性;受区域大地构造的控制,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阿尔金构造带以东地区的沉积建造、构造活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控制了盆地烃源岩发育部位与层系,形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古隆起和山前构造带,使得各盆地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全面介绍了我国南海边缘大陆架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及开发状况,分析了这些盆地的生油气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全面介绍了我国南海边缘大陆架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及开发状况,分析了这些盆地的生油气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CO2的成因问题是当今地球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中国含油气盆地CO2的成因类型分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大类,以无机成因为主。CO2无机成因包括:未脱气地幔岩浆脱气作用;地壳岩石熔融脱气作用;海相碳酸盐岩热分解作用;碳酸盐胶结物热分解作用。地化研究表明,全球含油气盆地已发现的CO2气田(藏)中,CO2主要是由未脱气地幔的脱气作用贡献的。  相似文献   

7.
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的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的地层与沉积以及石油地质等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抓住了盐下层系储集体发育与分布这一油气成藏的关键,并通过对已发现的油气田(藏)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在盐下层系中,卡腊通--田吉兹隆起区和北里海--阿兹吉尔隆起区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东部延别克-扎尔卡梅斯和扎纳若尔地区为较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西部和西南部的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的西南坡和西坡以及盆地西北部的乌津地区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目标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详细剖析了Kashan区块的油气地质条件.其主要目的层中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库姆组为世界上极具特色的含陆源碎屑-火山碎屑的碳酸盐岩混积地层,又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储层.中伊朗盆地为-弧背前陆盆地,其内构造圈闭发育.由于泥质岩和膏岩发育,Kashan地区油气保存条件极佳.中伊朗盆地Kashan地区发育有侏罗系shemshaK组、白垩系和库姆组海相页岩和泥灰岩3套烃源岩,但质量欠佳.Am-2井和FkH-21井分别有过3期和4期含烃流体充注.Am-22井和Fkh-21井所充注的并不是与Am-21井类似的液态石油而是富氮或不含氮的天然气.建议在中伊朗盆地其他区块的油气勘探中,把烃源岩的质量评价、油气资源前景估计和储层裂缝预测放在研究工作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区域地质及沉积特征、烃源岩生排烃史、油气运移输导系统、油气形成与圈闭配置关系及油气运聚成藏组合模式等方面,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不同含油气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圈定了北部浅水区含油气系统、中央坳陷带深水区含油气系统及南部深水区含油气系统,并进一步划分出13个亚含油气系统。由于不同含油气系统及亚含油气系统均存在明显差异,所以重点剖析了含油气系统中生烃子系统、油气运移输导子系统及油气运聚成藏子系统构成及其特点。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生烃子系统主要由始新统中深湖相及渐新统煤系烃源岩之生烃灶所构成;油气输导子系统则主要由断裂及裂隙和连续性砂体、不整合、泥底辟、气烟囱等输导体系所构成,控制和制约了油气运聚的主要优势富集区;油气运聚成藏子系统以垂向和侧向运移方式为主,通过输导体系近源或远距离运聚,在圈闭及储盖组合条件极佳的优势区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含油气盆地构造信息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在MAPGIS矢量图形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含油气盆地构造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与一般通用型GIS系统相比,增加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新功能,如对各类地质图件的自动化管理,与地质构造领域方面有关的报告、论文、专著、图件及其说明等文本资料、图像资料的输入、编辑、查询及直观体现,属性数据库的动态建立、管理及维护,属性数据的条件查询等多种功能,从而能够对地质构造信息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与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运用该系统实现了对渤海湾等盆地的部分构造信息数据(文本资料、图形文件、属性数据)的建库、管理和查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盆地的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景的制约,形成碰撞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及类周缘前陆盆地等原型盆地,相互叠加和改造,形成多种含油气系统。基于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特征,划分出三类含油气系统,即C2+3-P1(·)含油气系统、P2-P2(·)含油气系统、J1+2-J2+3(!)含油气系统,并分析了每类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大面积连续分布,是未来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接替领域。提出了页岩层系油气的地质内涵,即烃源层系生成、滞留或就近聚集在生烃层系内部或紧邻生烃层系的致密储集层中,利用新技术可实现工业开采的连续分布油气资源,包括源储一体型和源储紧邻型两种资源类型。鄂尔多斯盆地是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的有利发育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源储接触面积大,页岩油气、致密油气主要在源内或近源大面积连续分布,具有“普遍含油气、储层致密、低压、低丰度”的典型地质特征,具有稳定平缓的构造面貌、较高成熟源岩广布式生排烃和大面积致密储层叠置分布的有利成藏地质背景,致密油气“甜点区(段)”主要受生烃中心和厚层砂岩分布共同控制,页岩油气“甜点区(段)”主要受富有机质页岩规模、热演化程度、天然裂缝等共同控制。随着页岩层系油气的深入勘探开发,以大面积连续分布为标志特征的页岩层系油气地质理论将深入发展,成为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下一次大飞跃。  相似文献   

13.
桂中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控盆断裂特征及遥感解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桂中晚古生代盆地生、储、盖层发育完整,油气显示广泛分布,是具有较好成藏前景的含油气盆地.通过区域资料分析、野外地质调查及遥感构造解译分析发现,桂中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演化受多条断裂构造的制约,主要的控盆断裂有宜州-东泉(柳州)弧形断裂带、永福-来宾断裂带、南丹-都安-马山断裂带、桐木-东乡断裂带、大明山-来宾-象州隐伏断裂带等,这些断裂带受基底构造和不同块体作用及不同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盆地演化过程过程中表现各自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开江地区总体构造特征,讨论了开江地区构造演化史.研究认为,开江地区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山期等构造运动,结合开江地区石炭系气藏的生排烃史,将石炭系油气成藏模式分为印支期-燕山期聚集成藏模式、印支-燕山期聚集喜山期成藏模式和喜山期聚集成藏模式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银根盆地苏红图组火山岩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出露于银根盆地中央隆起带的南北两侧,通过对野外露头的详细观察及室内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岩石类型主要为呈熔岩被产出的火山熔岩,包括橄榄粗面玄武岩、橄榄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等,其次为少量的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相的辉绿岩,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该火山岩为一套钾玄岩系列岩石,这套火山岩的喷发对油气的生成与聚集构成有利条件,首先,火山喷发提供的热能促进了盆地内烃  相似文献   

16.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现今全球发现油气田数量最多的盆地类型,也是控制油气形成最重要的盆地类型.以墨西哥湾盆地为例,分别阐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对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和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被动大陆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中为油气形成提供连续稳定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烃源岩物源;提供优质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储层;提供保存烃源岩并且形成盖层和圈闭的蒸发盐;提供烃源岩保存及盖层形成的构造等.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对油气形成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灯影组地层中的重大突破,为四川盆地在老地层中天然气的勘探展示了良好前景。它们具有层系多、分布广泛、构造单元复杂的特点,在同一油气系统的不同气藏之间常具有一定分布范围和内在联系,在区域上构成一个独立的油气区。影响和控制盆地内形成一个油气区的主要因素是岩相和构造演化条件。文中重点考虑了古今构造、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气井的开发效应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川西南部资阳地区气藏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8.
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盆地油气渗漏系统发育,具有气烟囱及海底麻坑式"微渗漏"和油气苗"宏渗漏"两种类型或由两者构成的混合类型.其中尤以莺东斜坡带油气混合渗漏系统--油气苗及气烟囱显示更为引人注目,而盆地中部拗陷中央泥底辟带气烟囱及海底麻坑式"微渗漏"系统亦较普遍.该区烃源充足且油气至今尚处于生、运、聚、散的动平衡成藏过程之中,具备良好的油气生运聚成藏条件.认为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在于加强该区油气渗漏系统及其运聚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建议根据油气运聚的动平衡成藏理论,预测有利油气富集区带并优选圈闭保存条件好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陆相有机质演化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四川盆地区域地质概况;采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论述了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陆相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特征和成油气史;研究了生、运、聚与油气成藏关系;指出位于生油中心西南侧的早期古隆起圈闭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南华北盆地黄口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口凹陷的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黄口凹陷的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指出黄口凹陷内存在4套烃源岩和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最主要的烃源岩是石炭一二叠纪煤系;黄口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为黄口次凹的中、西部及商丘次凹,而黄口次凹中向杨集、砀山凸起的斜坡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