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超 《佛山陶瓷》2022,(12):54-57
城市老旧小区、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是水环境整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整体面貌,给人们带来更好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本文从老旧小区、城中村的特点、雨污分流改造的要点和难点进行分析,阐述改造的措施及注意事项,妥善处理好各个环节。将老旧小区、城中村的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相协调,满足城市建设模式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在老旧小区、城中村雨污分流整治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寻找最经济合理的方法,随着老旧小区、城中村雨污分流整治的大面积开展,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让现代化的城市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住环境趋向绿色、智慧、低碳、舒适。而老旧小区环境却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整体容貌,老旧小区改造亟待解决。本文以延安市老旧小区-北苑小区为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改造,主要进行了"绿地孤岛"和"雨水花园"为一体的系统化方案设计,旨在解决小区绿化、休闲、雨水排放等问题,为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一定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雨污分流是解决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手段,对城市水环境改善意义重大。不少城市住宅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或建设标准低,其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或分流制排水系统存在雨污混接的情况,造成小区雨污水无序排放致使城市整体排水系统混乱,这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而且易造成汛期雨水排水不畅、污水冒溢等问题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城区河道水质[1]。本文从某城市片区老旧小区室外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为例,对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实际情况进行剖析,提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分析方案中的实施特点和注意事项,为雨污分流改造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明显增加,安全性和美观性是最基本的两个要素。老旧小区,一般是指在2000年以前建设、公共设施比较落后、影响到居民基本生活,且居民有强烈改造意愿的住宅小区。2020年7月,国家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沧州市老旧小区抗震加固设防对策。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多层砌体结构老旧小区进行震害分析,介绍了抗震加固设计方案,总结了设防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不再以新小区建设为主,逐渐偏向于对既有建筑的加固与维护,以及改造老旧小区,成为推进城市发展的新目标。老旧小区中居住着大量的居民,但因建设时间过长,城市老旧小区建筑的质量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功能性,都已弱化,需要建设方应用先进的技术加以改造,其中BIM技术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BIM技术的主要内容及老旧小区改造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BIM技术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现代建设企业提供明确的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6.
尧桂龙 《净水技术》2024,(3):1-6+38
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供水行业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饮用水的高品质供给。在水源、水厂、管网等环节提升改造的同时,二次供水“最后一公里”环节成为目前高品质饮用水建设的重点与焦点。目前老旧小区实现高品质饮用水入户的工程建设与改造还缺少相关成熟经验,也没有统一的实施路径。文章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调查分析与试验研究,分析了现状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供水模式优化、涉水材质选择、标准泵房建设、系统水龄控制、智能监控管理等二次供水入户工程改造实施策略与技术要求,供相关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7.
耿雪 《四川水泥》2023,(8):49-51
老旧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建筑中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其自身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值得关注并传承。在改造过程中,应遵循“适应性”的原则,将旧建筑中的美学形式、建筑构造等进行留存并加以现代化改造。适应性改造策略包括添加并置、翻新重组、结构性改组、外部加置等。在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旧厂房改造中,通过优化设计空间、加固结构、再利用废旧材料等策略,使老旧工业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升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婧 《散装水泥》2021,(1):28-29,3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是人们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判断依据.拆迁重建老旧小区投资成本大、建设周期长,而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可以用相对更小的建设成本与时间成本换得同样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文章着重对老旧小区的现状、改造的必要性、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对老旧小区改造有所帮...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同时,国务院在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其中,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更是推动城市更新、"十四五"期间保民生、稳投资、拉内需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城市环境更宜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风本田汽车一厂各车型腰线部位外观较差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从底材、涂料、喷涂参数等方面阐释影响外观的原因,并对涂装老旧设备改造及新工艺导入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验证,以期为老旧线体外观提升及老旧设备改造和新工艺导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管慧玲 《净水技术》2021,40(z2):67-70
雨污分流改造有助于实现污水资源化,文中结合上海市分流制地区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实践,分析阳台混接污水的成因,总结雨污混接改造过程中3个方面的改造思路,并强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可为其他城市分流制地区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居民对用水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提升,老旧小区高质量二次供水改造成为城镇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但现状二次供水设施存在复杂性及运维管理制度多样性的问题,实际改造项目中存在诸多难题。文章结合无锡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的经验,对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存在的系统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给水系统相对合理的小区、给水系统不合理的小区以及“未出户”小区的特点和改造难点,提出了相应对策,并通过某大厦(公寓式住宅)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以期为同类型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改造项目实践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珍云 《四川水泥》2023,(6):82-83+86
老旧小区燃气管道由于气候影响和自身出现老化,必须进行管道改造。燃气管道改造工程常见施工技术包括PE管整体改造技术、PE管异径穿插技术、翻转内衬修复技术、裂管法施工技术以及PE管挤压穿插技术。根据老旧小区的特点以及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主要采用对服役期已满的燃气管道进行更换的方式。在具体施工操作环节,应充分把握架空与暗埋施工要点,有助于提升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效率,顺利完成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城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了重大民生工程项目。随着老旧小区改造需求的提升,高效改善居住区夜间照明环境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项目以沧州任丘市现有的典型老旧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实地测量、数据模拟的研究方法分析居住区夜间光环境,发现老旧小区常存在照明低、缺少标志性照明、未考虑景观对照明影响等问题,通过DIALux evo软件对照明灯具数据进行了优化设计,结合低碳照明技术,探讨了老旧居住区适宜性照明优化策略,促进未来居住区夜间照明环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于老旧住房政策开始由"拆迁换新"向"旧房改造"逐渐转变,然而这些居住空间无论从平面、结构、功能等都无法满足当今人们的生活需求。从经济角度上讲,随着地价房价的不断上涨,拆迁成本上升,现存老旧住宅翻新改造更具经济性;从社会角度出发,虽然它们没有历史或建筑价值,但经过长期的沟通和协调,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社区氛围。因此,通过低成本的改造,可使这类"老破小"焕发出新生活力与社会效益。文章从西南地区的城市老旧住宅出发,通过举例一些实际现状,研究探讨不同改造手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深圳市埋地老旧中压钢制燃气管道改造工程的经验,针对改造过程中的"遗漏"、"冲突"等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其他城市埋地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老旧小区建设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存在住房老化严重、绿化水平偏低、综合设施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转型的需要。研究探索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出将BIM技术与GIS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老旧小区的绿色改造,有利于后期的运维与管理,为老旧小区绿色改造提供更加高效、更加环保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万青霖  万树峰  王京翠 《化工机械》2015,(3):436-437,449
从老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改造的内容和管理难点入手,结合多个改造实例探讨了老旧平台改造的几种施工策略。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阶段老旧的成型机设备,进行了提高生产效率、品质提升、降低劳动力、节能降耗和本质安全五方面系统的升级改造,使成型机设备更符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日新月异,行业规范日趋严格。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建筑资源,老旧建筑的加固改造,既有建筑功能的提升改造等保护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在进行改造之前,相关规范要求应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抗震检测鉴定。本文提到的是一座会议中心,因举办大型会议需要,进行提升改造前建筑物结构的抗震鉴定。为后续提升改造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