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4.
围堰明挖施工作为水下隧道经济、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在工程中经常采用。为了确保基坑施工区域附近已有道路、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使用和围护体系自身的稳定,为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在基坑施工期间对围护结构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立柱沉降、周边建(构)筑物沉降等进行监测,形成一个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系统,及时提供可靠的监测结果和分析意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内容,对于保证项目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隧道工程是工程项目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尤其是城市明挖隧道,其基坑支护质量直接影响隧道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文章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滨河路工程为例,着重分析了城市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新白广城际广州北~天贵路站明挖区间隧道建设下穿高速铁路桥梁,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地层进行预加固,使地层预先固结,控制高速铁路桥墩在明挖隧道施工时的变形。在高铁桥墩与基坑之间设置一道隔离桩,增加明挖隧道围护结构与桥墩之间的屏障,降低既有高速铁路桥梁变形过大的风险。增加隔断墙,将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落与其它明挖隧道段落分隔,将大基坑划分为小基坑。减小地下连续墙幅宽,缩短单幅地下连续墙成槽时间,降低高铁桥梁变形的可能。设置多道内支撑,有效加强明挖隧道围护结构,控制基坑变形,维持地层稳定。该工法既实现了施工过程对高铁桥墩变形的有效控制,又保障了既有高速铁路营业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7.
以石家庄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白佛隧道跨冬季混凝土施工为工程背景,对华北地区明挖隧道跨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总结。采用综合蓄热法对隧道混凝土主体结构进行带温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层温度差基本可控制在20℃范围内,有利于控制混凝土质量。在带温养护55h后,实测混凝土回弹强度约30MPa,达到设计强度45MPa的66.7%,168h后,回弹强度约为43.8MPa,达到设计强度45MPa的97.3%,且混凝土表面均未发现冻裂现象,养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9.
钻孔灌注桩施工是地铁明挖车站围护结构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之一。文章基于地铁南湖北路站钻孔灌注桩施工实践,从施工技术要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采取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城际广佛环线GFHD-2标,起点为金融城站(不含),终点为竹料站(不含),线路全长26.591km,线路途经广州市天河区、白云区,共四站五区间。其中太和站前后1735m位于石灰岩区域,岩溶中等发育,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施工前对岩溶进行探测,发现溶洞时对其进行充填注浆。岩溶注浆采用先导勘探法,遵循"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先进行钻孔作为先导勘察孔,探明岩溶发育、分布情况,再进行相应处理。勘察设计阶段,揭示该段以灰岩为主,地表下存在土洞、流塑层、溶洞、裂隙,且溶洞大小不一。本文依据该工程实例,展开施工阶段对岩溶处理施工方法的技术研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某公路隧道基坑工程位于两相邻高铁桥墩之间,距桥墩承台最近距离2.5m,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一道钢支撑的支护方式,基于三维有限元法探讨基坑开挖对高铁桥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导致桥墩产生的水平位移最大值为3.41mm、竖向沉降最大值为1.68mm,桥墩承台最大倾斜为1/22051,桥墩下方桩基础的水平位移最大值为3.24mm。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高铁桥墩的变形监测,确保既有高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明挖隧道对邻近桥台影响的数值模型,得到桥台和围岩的变形规律,分析施工过程中隧道及桥台的安全性,为评估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性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地铁线路的规划建设已经曾为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地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着一座城市的文明。但是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对软土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地铁工程的全面研究,针对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探讨,并针对其对地面沉降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17.
19.
高速公路的运行和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究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控制的必要性,研究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出现塌方的原因及可以控制的因素,对这些内容展开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控制的相关意见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