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宝钢大型高炉长寿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宝钢炼铁工作者在掌握大型高炉操业技术的同时,对高炉长寿工作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生产操作与长寿维护系统技术,实现了2号高炉一代炉龄15年以上和3号高炉单位炉容产铁已达12000t/m~3(还在生产中)的高炉长寿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2011年1月,由中冶赛迪设计的宝钢3号高炉单位炉容产铁量已达1.3万t,一代炉龄累计服役时间超过5940天,高炉长寿纪录再创新高。长寿综合技术是中冶赛迪高炉冶炼核心技术之一,中冶赛迪设计的宝钢2、3号高炉是这一技术应用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7,(6)
在宝钢高炉生产30多年的过程中,既有2号高炉(1代)一代炉龄15年2个月和3号高炉(1代)一代炉龄18年11个月的长寿佳绩,也有4号高炉(1代)因炉缸原因仅生产9年4个月就停炉进行大修的实例。通过对宝钢4座高炉炉身、炉缸设计的演变过程和长寿维护实践的分析,重点对2号高炉大修改造的炉体冷却形式、炉缸配置、设计施工,以及操作维护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炉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初始于高炉设计、关键部位耐材质量和施工质量,重在合理的日常操作和稳定的炉况,以及长寿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4.
宝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缸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爱国 《宝钢技术》2001,(2):1-3,36
介绍宝钢2号高炉投产9年后,炉缸维护技术的进步。通过调整操业制度,稳定炉况顺行、完善钛矿护炉模式,强化出渣铁作业管理等,使炉缸工作稳定,炉缸长寿状态良好,一代炉龄完全可以超过1号高炉第1代炉龄。  相似文献   

5.
湘钢1#高炉第二代炉龄长寿经验湘钢1#高炉第一代炉龄8a,共产合格生铁1411459t。第二代炉龄16.75a(1977年10月~1994年7月)共产合格生铁4304749t,比第一代寿命延长8.75a,多产生铁2893290t。高炉长寿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6.
宝钢股份公司一高炉(第二代炉龄)于1997年5月开炉,随着生产运行的推进,炉缸受到不断侵蚀,炉缸长寿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对此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宝钢生产实践以及国外同类高炉长寿经验,提出了延缓一高炉炉缸侵蚀实现长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宝钢3座高炉持续高强度冶炼、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各高炉冷却需要,随着炉龄增加,冷却器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高炉的长寿。通过高炉大修和高炉冷却系统的在线改造,增加炉体冷却板、冷却壁的冷却水量,提高水压,改善循环水水质,强化对炉体的冷却,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宝钢二高炉随着炉龄增加仍维持高冶炼强度、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高炉现阶段冷却需要,冷却板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到二高炉的长寿;通过对炉体冷却系统改造,提前实施大修时的部分水系统项目,增加妒体冷却板水量、提高水压,强化对炉体的冷却,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万华 《江苏冶金》1996,24(2):29-30
1 前言 高炉长寿已成为当代炼铁技术的发展标志和重要组成,是目前高炉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高炉寿命延长可降低每吨铁水的设备投资,降低生产维修费用,减少大、中修停炉带来的产量损失。发达国家高炉寿命大都在10年以上,甚至达到17~18年。我国不经中修实现长寿的高炉梅山、宝钢已达8年以上。而南钢高炉一代炉龄须经过中修才能达到8年左右,实际寿命只在4年左右,与先进水平比较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0.
对宝钢高炉20年的长寿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经历了几次高炉寿命制约因素的转变,通过高炉长寿系统工程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宝钢高炉长寿技术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强化冶炼基础上的高炉长寿生产维护技术,使高炉长寿挑战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宝钢新高炉长寿设计中采用的技术,包括全冷却壁的长寿设计方案,以及纯水循环冷却系统的构成,还叙述了炉体砌筑方案,采用薄炉底和炉缸的砌筑结构,以及炉体维护检修和监测仪表。预计其一代炉龄将超过原1号高炉第1炉役的寿命。  相似文献   

12.
宝钢高炉长寿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金觉生 《炼铁》2005,24(1):1-5
根据炉身破损机理、炉缸侵蚀机理、高炉传热与冷却等方面理论研究结果,对高炉长寿理念有了新的认识。通过高炉长寿系统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实际应用,宝钢高炉长寿技术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强化冶炼基础上的高炉长寿生产维护技术,使高炉长寿挑战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13.
技术信息     
《钢铁》2004,(10)
宝钢 2号高炉跻身世界高效长寿高炉行列2 0 0 4年截止到 8月 2 8日 ,宝钢股份投产 13年的 2号高炉累计产铁量达到 4 0 6 3万 t,单位炉容产铁量突破万吨大关 ,创造了国内高炉长寿新纪录 ,跻身世界高效长寿高炉行列 ,宝钢 2号高炉是首次由中国自行设计、建设、开炉的 4 0 0 0m3级特大型高炉 ,炉容为 4 0 6 3m3,国产化率达 90 %以上。该炉投产 11个月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 ,其后创造了日吨铁工序能耗 372 .79kg标准煤的世界先进水平。在高炉长寿方面 ,宝钢成功研制了安装微型冷却器技术 ,有效解决了热负荷波动对高炉炉墙的破坏 ,建立了炉缸活跃指…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05,(Z1)
序号获奖项目名称彝攀姗授奖部门 1宝钢高炉喷煤技术湘倪年国务院 2宝钢高炉低硅冶炼如00年上海市 3高炉人工智能专家系统,998年上海市 4宝钢2号高炉炉底浸蚀模型的开发2000年宝钢 5宝钢,号高炉炉前喷吹法脱硅工程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6高炉硬质料压入装置1朋9年国务院 7高铁分低5102优质烧结矿生产技术2加3年宝钢 8宝钢原料输入系统pLC控制技术的研究1996年冶金工业部 g焦炉长寿技术2004年宝钢 10焦炭性质与质量控制因素的决定飞田7年国务院 11非炼焦煤配比的研究2即4年宝钢 粗提高弱粘结性煤配比的研究2001年宝钢宝钢炼铁厂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15.
高产与长寿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成城 《钢铁》2005,40(1):8-11
宝钢高炉克服了原燃料劣化等不利因素 ,改进操作技术 ,合理调整操作制度 ,开发出高富氧率控制技术 ,不仅较好地解决了高炉透气性难题 ,而且产量取得突破性进展 ,利用系数达到 2 .5 t/ (m3· d)以上 ;同时 ,高炉长寿技术也取得较大进步 ,开发出多项高炉长寿维护技术 :影响高炉长寿的炉缸侧壁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达到在线快速更换高炉冷却壁。阐述了 2 0 0 4年宝钢高炉高产与长寿方面取得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宝钢不锈钢分公司经过数年攻关,AOD炉龄实现了“三级跳”:2006年突破百炉,去年达到115炉,今年平均炉龄达到130炉。目前,AOD最高炉龄突破了170炉,比投产初期增加了近一倍,使冶炼工序成本大幅下降,有效作业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方文 《宝钢技术》1998,(2):12-15
宝钢自行设计开发高炉计算机系统一代炉龄数据库及其管理子系统,目前已正常运行3年多。着重阐述数据库的开发环境、系统功能及设计制作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孙廉洁 《钢铁》1998,33(11):9-13
苏钢4号高炉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全面贯彻高炉安全、稳定、顺行、均衡、长寿、高产、优质、低耗的工作方针和操作方针及有关长寿技术措施,炉龄达10年10个月,产铁8335t/m^3,创全国小高炉长寿高效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树芳  李平伟 《钢铁钒钛》1999,20(1):6-10,15
介绍了4^#高炉长寿的实践经验。根据钒钛磁铁矿的冶金特性,对4^#高炉炉体关键部件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发了延长高炉寿命的操作技术,使高炉一代炉龄可望达到12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4#高炉长寿的实践经验。根据钒钛磁铁矿的冶金特性,对4#高炉炉体关键部位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发了延长高炉寿命的操作技术,使高炉一代炉龄可望达到1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