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冷榨(≤65℃)毛荼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无色化妆品用茶油的脱色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复合脱色剂用量为3.5%(m/m),竹炭和活性白土的比例为2:1(m/m),温度为60℃,时间为30 min,最大脱色率达(98.2±0.1)%(n=4),其中复合脱色剂添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常温见光与常温不见光条件下,在存放后期会轻度返色,但在低温见光与低温不见光条件下,无色冷榨茶油的色泽值在整个试验期(90 d)没有变化(YOR0)。与文献报道的化妆品用茶油和医用茶油相比,本研究制得的无色冷榨茶油样品品质更佳。所建立工艺的脱色效率高,且在低温下进行,可最大限度保护冷榨茶油中生物活性成分免遭破坏。为保证无色冷榨茶油品质的稳定,应低温避光保存。所制得无色冷榨茶油是制备护肤美容品的极佳原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脱色对冷榨茶油品质的影响,以冷榨(≤65℃)毛茶油为原料,采用竹炭/活性白土复合脱色剂脱色,测定脱色前后茶油的理化指标、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感官品质以及流变学性能。本研究采用的脱色工艺能使冷榨茶油达到无色状态(Y0R0),经脱色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降至0.05 mg·g-1和0.52 mmol·kg-1,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除类胡萝卜素以外,脱色对茶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均无明显影响;脱色后,冷榨茶油的风味值仅为0.3分,接近无味状态;而且,脱色也未改变冷榨茶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此外,脱色对茶油的流变学性能亦无明显影响。脱色处理不仅能使冷榨茶油满足化妆品用油无色、无味的要求,且不会破坏茶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还能提高其保存性能,并对冷榨茶油的其他重要品质特性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优化沙枣多糖的脱色材料与脱色条件。方法:以多糖保留率和脱色率为考察指标,比较颗粒活性炭、粉状活性炭、聚酰胺3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确定一种较好的沙枣多糖脱色剂,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该脱色剂的脱色条件。结果:颗粒活性炭脱色效果优于其他2种脱色剂。结论:以颗粒活性炭为沙枣多糖的脱色材料,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75min,脱色温度55℃,脱色次数3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沙枣多糖的脱色率为45.52%,多糖保留率达95.55%。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并优化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过程中的脱色材料与脱色条件。方法 以脱色率和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为考察指标, 比较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3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 确定一种较好的脱色剂, 并通过单因素实验, 优化脱色剂的脱色条件。结果 粉末活性炭脱色效果优于其他2种脱色剂。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脱色剂用量2 g, 超声波水浴温度50 ℃, 超声波水浴时间30 min,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饲料脱色率可达到49.0%, 亚硝酸盐回收率可达95.15%。结论 优化后的脱色条件解决了深色饲料影响亚硝酸盐测定显色的问题, 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脱色温度,脱色剂用量,脱色时间和山梨醇液的浓度为试验因素,以脱色率、回收率、脱色总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对脱色实验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山梨醇溶液脱色的最佳工艺:脱色剂用量2.11%,脱色温度50.10℃,脱色时间29.42min,山梨醇液浓度43%。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筛选马脂脱色工艺的最佳时间、温度及脱色剂用量,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脱酸后马脂为原料,选用不同的脱色剂对其进行脱色,选出合适的脱色剂。以马脂脱色率为评价标准,考察了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色剂用量对产自新疆的马脂脱色效果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确定最佳的组合条件。【结果】:活性白土对马脂脱色效果最好,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温度61℃,时间32min,活性白土用量5.25%。在该优化条件下,马脂的脱色率可达71.01%。【结论】:响应面分析方法回归方程合理,并且能够预测各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关系,最终确定了马脂的脱色工艺参数。可见分光光度法与传统比色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芋头多糖的脱色工艺条件,以多糖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比较柱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白陶土3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确定最优脱色剂,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脱色条件。结果表明,白陶土脱色效果优于其他两种脱色剂。以白陶土作为芋头多糖的脱色剂,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白陶土添加量5.8%,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27.5 min,在最佳工艺下,多糖脱色率为87.66%,而多糖保留率可达96.98%。  相似文献   

8.
对芝麻油的脱色工艺进行研究,以满足注射用油的色泽要求。以脱胶、脱酸处理后的芝麻油为原料,首先对脱色剂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考察混合脱色剂比例、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色剂用量对注射用芝麻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注射用芝麻油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硅藻土和活性白土混合比例为1∶4,脱色温度91℃,脱色时间21 min,脱色剂用量3.7%。此工艺下芝麻油的吸光度(450 nm)为0.039,脱色率达78.65%。脱色芝麻油除略带白土腥味,其他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注射用油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脱色剂对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的脱色效果,确定了最佳的复合脱色剂配比为7. 5%膨润土+2. 5%凹凸棒土+0. 5%活性炭(占油质量)。通过对油茶籽油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复合脱色剂用量的单因素实验及验证实验,得出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复合脱色剂用量7%~8%、脱色时间30~40 min、脱色温度100~110℃,此条件下脱色油色泽小于R0. 1/Y2. 5,微量营养成分多酚、V_E、角鲨烯、谷甾醇含量分别为27、263、64、276 mg/kg左右,得率约92. 5%,酸价、过氧化值、磷含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
曾红卫 《中国油脂》2020,45(7):27-30
油脂脱色是油脂精炼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对大豆油精炼生产中采用的新型连续式逆流脱色工艺进行了介绍,该工艺配有2个脱色罐和2种过滤机(脉冲过滤机和叶片过滤机),使用过一次的脱色剂在脉冲过滤机中过滤后,以滤浆的形式加到中和油中进行预脱色,然后在叶片过滤机中过滤后作为废脱色剂排出,预脱色主要脱除油中的皂和磷脂,新鲜脱色剂与预脱色过的油进行二次脱色,主要脱除油中的色素。实践表明:逆流脱色工艺与传统脱色工艺相比可以节约30%的脱色剂,可提高油脂得率,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优选银杏花粉粗多糖的脱色材料,以多糖保留率和脱色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比较聚酰胺、树脂、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四种不同的脱色剂的脱色效果,选择一种较好的脱色剂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优于其他3 种脱色剂,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脱色条件,颗粒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参数为脱色时间4h、脱色温度50℃、脱色剂用量0.15g/ml。  相似文献   

12.
<正>造纸深度污水的脱色问题,采用常规的脱色剂及脱色方法,脱色率大都在60%以下,成为造纸深度污水脱色的难题。专利号为200810183882.4介绍了一种脱色率高的造纸深度水脱色剂及脱色方法,此种脱色剂的制备工艺为:(1)将0.8~1.3重量  相似文献   

13.
辣木油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辣木油脱色最佳工艺条件即:脱色温度85℃,脱色剂用量9.5%,脱色时间40min。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选条件脱色效果显著,辣木油颜色脱除率高,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脱色工艺对月见草油品质的影响,对脱色剂配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别以茴香胺值、酸值、色价为考察指标,研究表明,真空脱色工艺效果最好,最佳脱色配方为白土:活性炭为8:2,最优脱色工艺参数为:脱色温度75℃,时间30 min,脱色剂用量为3%.  相似文献   

15.
棉籽双液相萃取工艺甲醇相中棉子糖提取液的脱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籽为原料,经双液相萃取工艺中的甲醇相,通过加水及减压蒸馏得到棉子糖水溶液,超滤后用活性炭、Al2O3、硅胶和H2O2进行脱色处理,经过对比选择了最佳脱色剂活性炭,并对其脱色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活性炭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7.5mg/mL,温度50℃,pH值3,时间20min。在最佳脱色条件下,测得脱色率为94.6%,且脱色液中检测不到游离棉酚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油菜籽)的副产物--菜籽油脚为试验原料,通过丙酮去油、乙醚萃取等方法对磷脂进行了提取分离,重点研究了磷脂的化学脱色.为了得到颜色较浅的磷脂,通常采用的化学脱色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者过氧化氢.试验中采用的脱色剂为过氧化氢,考察了脱色温度、过氧化氢体积分数、脱色时间三个方面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经紫外吸收图谱验证其脱色效果明显.通过单因素与中心组合实验,根据响应面分析及岭脊分析得到了最佳脱色条件为:过氧化氢体积分数5.85%,在30℃下脱色14.5 min.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辣木油脱色最佳工艺条件,即脱色剂用量:9%,脱色时间:30min,脱色温度:8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选条件脱色效果显著,辣木油颜色脱除率高,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麦芽糖是一种营养性双糖,采用粉末活性炭为脱色剂,以麦芽糖液的脱色率为考察指标,对其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麦芽糖脱色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的脱色工艺条件是活性炭用量2.5%(m/m)、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20 min、pH值3.6,此时活性炭对麦芽糖液的脱色率为85.98%.  相似文献   

19.
运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油脂进行全波长扫描后,确定油脂脱色率测定波长。以537和612 nm波长下脱色率为指标,分别研究复合脱色剂脱色工艺中的脱色剂用量、脱色剂配比、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和搅拌速率5个单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脱色剂用量、脱色温度和脱色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进行试验优化,并进行方差分析和模型拟合,在脱色剂用量3.4%、脱色温度100℃、脱色时间27 min时,脱色油复合脱色率达97.02%。对脱色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后,分析可知,复合脱色剂脱色油酸价和磷含量明显低于活性白土脱色油,而前者维生素E含量、甾醇含量、脱色率和色泽等指标则高于后者,且后者油脂品质可达到国标一级菜籽油水平。  相似文献   

20.
改性鸡毛角蛋白脱色剂K-D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鸡毛角蛋白脱色剂K-D改性及用于印染废水脱色的影响因素.改性鸡毛角蛋白脱色剂K-D的制备工艺为:在30℃水浴中,向80 mg/L脱色剂K-D中加入固色剂DE 120 mg/L,快速搅拌5 min,再慢速搅拌25 min即得.优选脱色工艺为:室温下调节印染废水pH值到8~9,改性脱色剂K-D 1 400 mg/L,反应5~60 min,此时测得该脱色剂对酸性湖蓝A的脱色率达到9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