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泉湖油田是吐哈油田一个利用天然能量开发的边底水油田,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油田开发矛盾逐渐暴露,由于油田底水锥进,导致油田含水快速上升,油田稳产难度加大。虽然进行了部分井化学堵水试验,分采泵试验等,但都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难以形成对底水的有效封堵技术。为了解决底水油藏开采难题,技术研究人员通过采用电泵+喷射泵分采工艺管柱及配套技术,以降低底水能量,增加水平方向渗流能量,从而达到消除水锥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底水油藏中水平井的底水早期突破,影响油藏的最终采收率问题,南海东部油田采用了变密度筛管控水完井技术、中心管控水完井技术、ICD井下流量控制装置等完井技术来均衡水平井的流入剖面。本文对各种控水完井技术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以后控水技术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蛟油田里74区油藏边底水发育,处中含水采油期,因采油速度较高,部分井采液强度不合理,造成区块含水上升,稳产形势严峻,本文从地质特征的含水饱和度、区块构造、底水水层厚度、隔夹层厚度四个方面与开发动态方面分析了见水原因,并对治理对策及效果进行评价,摸索出油井生产的合理采液强度、注采井网,注水井合理的注水强度,为后期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控水稳油"方案。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双层完井油水同时分采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且有效的控制底水锥进的方法,尾管完井是其中的一种,具有经济和环保的优势。然而只有合理的排水量才能确保该技术的有效控水作用,目前没有理论公式来确定尾管的合理产量,为此本文根据油水两相不可压缩流体的两相渗流规律,结合压力平衡原理,建立压力平衡关系方程,推导出排水量和排水井距离油水界面的位置的函数关系式。该公式表明,排水量主要受油水界面位置,油水比重差异,流度比,地层水平及垂向渗透率,以及产油井的产量的影响。本文将排水量关系式应用于实际油藏,计算出油井在某一产油量下的排水量,这对进一步做好底水油藏油井的生产管理工作和科学开发底水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腰滩特低渗油藏水窜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滩油田阜宁组油藏为复杂断块特低渗油藏,目前处于滚动勘探开发初期,但油藏含水高、水窜问题突出。针对腰滩油田的水淹现状,从储层的非均质性、注采井网与地应力的适应性、储层伤害及油藏成藏后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找到了腰滩油田水驱低效开发的问题所在,并结合研究设计了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方案,指导下步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6.
针对义东油田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采收率低的问题,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在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展了水平井整体调整技术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初步形成了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隔夹层研究、水平井技术等水平井整体调整技术,对义东油田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及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确地认识和预测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是实施油田稳油控水,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X油田为一生物礁地层圈闭的块状底水裂缝型油田,油藏边地水能量充足,油水粘度比大。开采特征主要表现为见水早,含水上升速度快。本文根据油田PVT和动态数据对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整体压锥能显著提高油井产量、降低含水,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指导本油田制定稳油控水措施及同类油田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底水油藏开发早期能量充足,但见水快,无水采油期短,开采风险大,为提高油田稳油控水开发效率,有必要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进行认识。对海上某油田油水界面之上的致密层分布、成因进行总结分析,联系生产数据分析油层厚度与射开程度对底水油藏的开发影响,进而分析致密层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的影响,并推导带致密层的底水油藏水侵量计算方法,总结出致密层对底水锥进产生阻挡效应的影响因素。认为致密层的存在对底水锥进具有阻挡作用,有利于油井生产,但阻挡效应取决于致密层的分布范围与物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裂缝发育并有边底水能量的常规稠油火成岩油藏,当油井一旦见水,由于油水粘度比大及受裂缝孔洞的影响,构造位置较低离油水边界线近的井容易产生边底水锥进,而所处位置相对较高离油水边界远的井由于受天然岩性隔板的作用得不到边底水补充能量,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脱气严重,制约油井产量得不到正常发挥,产量递减快。本文提出了科学优化采液强度,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保持油藏的地层能量,使火成岩油藏能持续稳定开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桩西边底水油藏水平井单井产液量高、增产措施单一等问题,开展CO_2吞吐控水稳油技术研究。实验研究了桩1块地层条件下CO_2在原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CO_2溶解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分析了水平井注CO_2的适应性,数模研究了影响CO_2吞吐效果的因素。CO_2吞吐技术在桩西边底水油藏水平井共应用9井次,平均含水率下降26.8个百分点,累计增产原油3708t。现场应用结果表明,CO_2吞吐技术能够压水锥、降低含水率,实现边底水油藏控水增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型块状生物礁灰岩底水裂缝型油藏非均质强、剩余油分布复杂、调整井位部署难、采出程度低。为了解决此类油田的开采问题,分析了底水油藏的产水特征。研究发现:在大裂缝发育部位,底水活动主要表现出"水窜"特征;在裂缝不发育部位,底水活动表现出"水侵"特征。针对大型块状生物礁灰岩底水裂缝型油藏剩余油较富集且分布复杂的特点,调研了国内外油田的开采措施,提出了2种开采技术对策:1注气开采技术;2控锥技术:包括化学堵水措施和采水消锥工艺进行。  相似文献   

12.
渤海油田某区块构造幅度平缓、储层内部油水关系复杂,大部分油藏为底水油藏,开发过程采用边底水油藏合采模式,复杂的油藏地质特征导致了油田开发难度较大。利用钻井资料、相应的测井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对研究区沉积相级沉积体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认识,评价储层潜力,寻找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进而对后期开发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库姆萨依侏罗系油藏为边底水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储层单一厚度大、原油粘度高等特点。针对其油藏特征,研究决定油田主体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蒸汽驱热采开发。蒸汽吞吐试验表明,热采单井初期日产油量可达到冷采的6.1倍,同周期内水平井平均日产油量为直井的1.4~1.8倍,水平井热采前三个周期油汽比在1.3~0.97之间,多项开发指标好于直井。且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水平井钻井、完井、测试、防砂、封堵水等配套技术。水平井蒸汽吞吐热采试验的成功,为库姆萨依边底水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韵律性砂岩底水油藏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地下原油的不断采出,由于油水密度差异,底水会向上运动,形成底水锥进,而隔板的存在有效地抑制底水锥进,影响油藏水驱特征,改善开发效果。沉积韵律是厚层砂岩体内部水淹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隔板的类型及展布特征均会影响韵律性砂岩底水油藏底水锥进速度的快慢和油藏开发效果的好坏。以某油田9区韵律性砂岩底水油藏为参照,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维二相的黑油模型,研究了不同隔板尺寸大小、隔板位置及隔板渗透率对某油田9区韵律性砂岩底水油藏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板尺寸、隔板位置、隔板渗透率是影响韵律性砂岩油藏底水锥进速度、底水锥进形态及油藏采出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机理,分析了储层渗透率、夹层位置、水平段的长度、单井产量和油水粘度比等因素对水淹的影响,并预测了采水控锥措施抑制水平井底水脊进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水控锥技术在理论上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属于典型的薄层底水油藏类型,油层有效厚度较薄,纵向上油层数较多,油井无水采油期短,若采用传统的开发方式开采,不但不能有效抑制底水的锥进,而且油藏的动用储量也较低。为此该油田采用了双台阶水平井开采,以解决单层动用储量较低等突出矛盾。虽然诸多文献已对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的地质、渗流和开采动态特征以及其注采机理做了详尽的研究,但这些理论研究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所面临的问题。随着油藏采出程度的增大,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的产水规律随着地层能量、双台阶水平井段相互干扰等因素影响逐渐趋于多元化、复杂化。为此必须研究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的水驱模型,以便更好的指导油藏的中后期开发。文章根据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地质特征,在建立了薄层底水油藏地质及渗流模型的基础上,从普通薄层底水油藏水驱模型入手,结合哈得油天油藏实际特征推导出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水驱模型。为油藏及早调控油井、抑制含水高度,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可以增大井筒和油气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供远大于直井的渗流通道,获得更高的产能,已被广泛用于底水油藏的开发。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存在底水脊进导致含水上升速度快、油井无水采油期短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水平井的开发效益。调流控水筛管完井主要依靠在高渗带或者井筒的跟端增加附加完井压差以减小生产压差,来平衡整个井筒的实际生产压差,达到控水和治水的目的。本文揭示了调流控水完井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调流控水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塔河油田调流控水完井的应用情况,通过合理控制初期生产压差,达到了稳油控水的效果,为同类型油井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桩西油田桩斜139块为河流相岩性-构造边底水油藏,砂体横向变化大,泥岩隔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具有油藏埋藏深、油稠且层间差异大、密度大、地层出砂严重等特点,加之"海油陆采"井造斜点高、斜度大,造成开发难度大,注汽热损失大。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几年稠油热采的经验做法,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配套方法,摸清剩余油分布状况,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及蒸汽吞吐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油田开采过程中水平井含水越来越高的问题,研究了水平井出水机理,分析AICD控水工艺在海上油田水平井中的控水效果。首先阐述了AICD的系统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对AICD进行油、水和油水混合液的地面试验,绘出压差—流量曲线,研究在相同压差下流经AICD的不同粘度的液体的流量变化特点。对海上油田生产水平井的生产和油藏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设计符合井工况的AICD管柱新工艺,水平井应用新工艺前后的数据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工艺能降低水平井含水率,具有控水稳油甚至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库姆萨依侏罗系油藏为边底水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储层单一厚度大、原油粘度高等特点。针对其油藏特征,研究决定油田主体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蒸汽驱热采开发。蒸汽吞吐试验表明,热采单井初期日产油量可达到冷采的6.1倍,同周期内水平井平均日产油量为直井的1.4~1.8倍,水平井热采前三个周期油汽比在1.3~0.97之间,多项开发指标好于直井。水平井蒸汽吞吐热采试验的成功,为库姆萨依边底水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