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温度场特点,建立了三维温度场模型,并对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给出了强化层和基体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强化层放电凹坑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放电凹坑主要是热量在材料中不同方向的热传导存在差异引起的;强化过程中,当强化电弧移动到某点时,该点的温度迅速上升,直到最大值,后又迅速下降,但温度上升的速度明显比温度下降的速度快,具有快速加热和冷却的特性;距离表面深度越深,升温幅度逐渐减小,速度越慢,并且降温速度也渐慢. 相似文献
2.
3.
建立了电火花表面强化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工件在不同时刻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还分析了强化速度、放电能量对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移动着的电弧熔池表面的形状不同于静止电弧形成的圆形熔池,而是呈类似于俯视的卵的形状;边缘处节点的温度梯度要比其他位置节点的温度梯度高;进出边界处是强化不稳定区域,工件的中间部位是强化稳定区域;强化速度为4 mm/s、放电能量为3×107 W/m2时,所形成的温度场较均匀.模拟结果为了解热应力的分布,改善工件表面的强化质量,指导工艺实践,优化工艺参数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传统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存在的强化效率低、强化层厚度较薄等问题,研制了一台新型的强化设备,进行了工艺实验,探索了强化的规律工对涂层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影响涂层厚度和性能一些因素,结果表明,研制的强化效率的提高和涂层厚度的增加有有效的;强化层的厚度要受到电极材料,电气参数以及强化时间的影响,强以的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采用新型设备,可以扩大电火花强化技术在工模具的强化和修复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激光冲击强化对电火花堆焊表面应力状况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电火花堆焊焊接过程,计算得出了焊接残余应力场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激光冲击堆焊焊缝表面的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焊缝区域、热影响区域和基体残余应力经激光冲击处理都有明显的改善,焊缝区残余拉应力有效减少或消除。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这为有限元软件对焊接修复及激光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10.
新型脉冲放电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脉冲放电表面强化设备,分析了该设备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以Cr2B为强化电极进行了强化试验,研究了强化层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强化速度高、强化层厚及表面质量好等特点,且强化层显微硬度高,耐高温性能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火花加工方法的硅强化45钢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晶硅作电板,用电火花成形机在煤油介质中对45钢进行表面强化实验研究。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加工时间对强化层厚度的影响,并对强化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加工时间,能使工件的表面获得具有一定的厚度、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强化层。 相似文献
12.
13.
热带连轧过程轧件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法对热轧带钢连轧过程温度场进行了解析,解出了温度场并绘制了连轧过程温降曲线,找到了温度变化特征,可看出由于变形区热传导作用对轧件表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通过现场实测.表明计算值与设计值吻合。 相似文献
14.
棒材连轧过程变形区内外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棒材连续热轧中变形区及出变形区时轧件横断面温度场。可以看出变形区内热接触作用对轧件表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使得温度梯度较大;同时轧件出变形区后温度梯度逐渐减小。这一结果对于指导分析轧件的微观组织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通过对影响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影响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分别提出了改善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的有效方法,对提高电火花的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