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坝前冲刷漏斗形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电站排沙孔的试验研究,对影响坝前冲刷漏斗形态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漏斗的坡降、冲深提出了一些看法,供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库坝前冲刷漏斗平衡形态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应用作者提出的水沙两相流立面二维数学模型和基于算子分裂的数值计算方法,对水库坝前冲刷漏斗平衡形态及相应水、沙流动特性进行数学模拟。分析表明:在邻近孔口的局部范围内,漏斗平衡形态直接依赖于孔口的布置形式与调度运行;对于孔口影响域以外的区域,则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对黄河小浪底水库和三门峡水库在概化条件下的实例计算结果与现有观测成果和预测分析基本符合,对工程实际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试论水库排沙底孔进水口前冲刷漏斗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利工程中普遍设置底孔来泄洪排沙。当底孔闸门开启后,近孔水流向孔口汇集,孔口前河床在大流速水流的动力作用下,甚易发生局部冲刷而形成冲刷漏斗。此冲刷漏斗的出现有利于防止孔口淤堵和减少粗沙入孔。关于冲刷漏斗的稳定形态,以往曾提出了一些经验估算方法。本文根据黄河上游刘家峡等大中型水库的实测资料,对影响底孔前冲刷漏斗稳定形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坝前泄流条件、来水来沙条件和坝前淤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并建立了定量估算冲刷漏斗稳定形态的公式,对实际工程中合理设计底孔型式的基本原则亦作了简短的陈述。  相似文献   

4.
阿尔塔什坝前冲刷漏斗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库坝前冲刷漏斗形态、大小及相应的水沙流动特性直接关系到泄水建筑物的正常运行。根据阿尔塔什水库坝前模型试验,对坝前冲刷漏斗形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纵、横向漏斗变化规律,提出保持发电洞"门前清"的泄流流量及其对应的冲沙历时。与类似工程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试验结果合理可行,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刚盖法"处理自由表面边界,结合水库坝前水沙运动规律导出坝前局部床面泥沙边界条件及泄流初期河床滑塌变形的判别条件,通过坐标变换建立坐标系下水库坝前冲刷漏斗形态三维水沙数学模型.分别利用正向和侧向底孔泄流条件下冲刷漏斗水槽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泄流方式下底孔附近三维水流结构、横断面、纵剖面及平面形态特征等均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模型关于自由表面边界、近底泥沙交换条件、河床纵坡、横坡滑塌处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底孔前散体泥沙冲刷漏斗形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清水动床模型试验,探讨了底孔前散体泥沙冲刷漏斗形成的物理机理;从孔前泥沙受力分析出发,由试验和野外实测资料得到了可以运用于工程实际的孔前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接着从理论上分析、并用水流结构试验论证了当坝前壅水、上游无推移质补给时,漏斗坡角接近于泥沙的水下休止角并保持稳定;再由试验得到不同粒径散体天然沙水下休止角的经验公式,从而对壅水情况下底孔前冲刷漏斗形态问题,给出了一套可行的解决办法,可为大中型水电站排沙底孔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坝前冲刷漏斗的形成原理和研究现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缅甸某电站工程的冲淤排沙问题进行研究。推荐方案采用接冲沙涵的方法调整冲刷漏斗的位置和范围,以达到电站门前清功效。并对冲沙涵施工图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和所作的改进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坝前冲刷漏斗排沙是高含沙水库排沙的重要方式,对维系水库的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以某水库为例,利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排沙孔调度对坝前冲刷漏斗影响.结果显示,提高泄洪流量、采用双孔排沙以及低水位排沙可以取得更好的排沙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水利枢纽运用过程中,泄水建筑物泄水时在坝前会形成冲刷漏斗,漏斗的形状、大小及纵横坡坡比对大坝发电洞孔口门前清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黄河某水库坝前漏斗形态的模型试验研究,总结了排沙底孔在冲刷与淤积两种不同运用方式下的漏斗形态、纵横坡坡比变化与特点。与其他已有实测和试验成果进行对比,本次试验结果在定性规律上与已有结果基本一致,在考虑坝前达到冲淤平衡状态、排沙洞可正常运行情况下,模型试验形成的坝前冲刷漏斗形态及范围均偏于保守,漏斗坡度大于原型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等壳水电站冲刷漏斗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等壳电站坝前冲刷漏斗物理模型试验,对冲刷漏斗形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漏斗纵、横坡度变化规律.通过类似原型和其他模型试验对比分析,认为等壳水库冲刷漏斗试验结果合理.可以保证电站安全运行.根据试验成果,提出了减缓水库有效库客损失的排砂孔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预测闸坝下游局部冲刷坑形态和发展,基于Fluent动网格技术对当卡水电站下游局部冲刷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采用VOF水-气界面追踪方法来处理闸坝下游冲刷坑内复杂的自由液面,将床面瞬时剪切应力作为泥沙起动及运输的水动力学条件,计算出不同方向上床底泥沙单宽体积输沙率,以此为基础得到河床高程坐标的瞬时变化;采用改进的泥沙起动临界剪切应力计算公式,有效地避免了床面坡度接近泥沙休止角时造成的输沙率数值计算的异常;采用弹簧光顺模型及局部网格重构模型实现了闸坝下游局部冲刷坑的三维演化过程。通过分析对比冲刷坑最终形态表明,数值模拟值与模型试验实测值吻合良好,说明数学模型计算准确,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2.
对铜街子水库运用、来水来沙特性、泥沙淤积发展、泥沙淤积的主要影响因素等作了全面的阐述。在上游龚嘴水库运用的影响下,铜街子水库的泥沙淤积在时段上比较集中;入库泥沙为悬移质,以三角洲淤积为主,淤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3.
大凌河白石水库淤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大凌河白石水库泥沙设计中,排沙运用方式、死水位及底孔泄流规模的确定原则及方法,采用2种数模计算和物理模型比较的库区淤积量及库容变化过程。对库区纵、横向淤积形态,坝前区冲刷漏斗形态、尺寸及干、支流三角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射流冲刷试验研究(之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室内试验结果 ,建立了一个能够统一表达圆形喷嘴和矩形喷嘴射流强度的公式 ,建立了由射流产生的冲刷坑的几何尺度与射流强度间的关系。对试验中发生的喷嘴临界提升高度从理论上分析了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分析建立的喷嘴在临界提升高度和最大提升高度之间的冲刷坑尺度与射流强度、倾角和提升高度间的关系能够较好地描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姚河坝电站为日调节水库,采用汛期降低水位进行沉沙及定期停机排沙的运行方式,用以取代常规沉沙池,是具有创新性的新成果。水库的日调节特性,使本电站电能质量优良,也使已建立的下游两个径流式电站基荷运行能转化为同步调峰运行,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指导电站运行调度,龚嘴发电厂与有关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泥沙观测工作,以坝区泥沙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坝前泥沙淤积过程中含沙量及颗粒级配沿垂线的分布规律;底孔开启时机及排沙效果。研究表明,库区悬移质淤积洲头在达到坝址之前,坝前含沙量分布较均匀,底孔排沙作用不大,为减少了底孔的冲刷和气蚀,少开底孔的意见是正确的。当淤积洲头推至坝前后,入库悬移质大量出库,掌握时机开启底孔排沙对减少邻近机组过机含沙量  相似文献   

17.
在巴贡工程堆石坝料生产中,对爆破参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直接由爆破获得的爆破料满足了上坝料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堆石坝坝料生产提供了一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长河坝水电站坝肩边坡开挖高度约280 m,属高边坡。从坝区基本地质条件对坝肩边坡的影响着手,分别以定性分析和稳定性计算对坝肩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坝肩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局部存在不利结构面组合,开挖过程中易形成不稳定块体。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白鱼河流域是典型的秦巴山地变质岩水土流失区,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平均年侵蚀模数4500t/km2以上,森林覆盖率仅14.8%,水土流失制约着流域内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1982年该流域被列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后,制定了生态经济型防护体系治理规划、通过五年集中治理和五年巩固性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均侵蚀模数降至620t/k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人均纯收入增长近十倍,为同类型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高环境容量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