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砂岩型铀矿是我国最主要的铀矿开采类型,而巴音戈壁盆地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砂岩型铀矿含铀盆地之一,但该盆地仍是中国北方古亚洲铀成矿域中沉积型铀矿研究最薄弱的地区,因此在该盆地进一步开展成矿预测,对推动该地区铀矿找矿勘查取得新突破和资源量的扩大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盆地内苏红图地区,通过构造演化、砂体分布规律和矿化信息等手段,对苏红图坳陷的部分区域进行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和潜力预测,研究发现:(1)苏红图坳陷有利的铀成矿条件为丰富的铀源、砂体、氧化作用和构造斜坡,不利条件为氧化面积过大,还原性物质明显不足和盆地埋深较大;(2)苏红图坳陷北部、毗邻路登北古隆起的艾特格凹陷南部斜坡、苏红图坳陷的西南部位恩格尔乌苏、NE部位的迈马乌苏一带均可纳入下一步铀矿勘探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靳鑫  黄美俊 《世界有色金属》2020,(4):118-118,120
水口山金矿位于武夷山稀有、贵金属成矿带的中部,闽西北隆起铌钽、金(银)贵金属成矿区西缘,定位于武夷山隆断束与邵武--建宁坳陷块体的拼接部西缘,为构造-岩浆活动交汇区,成矿地质背景交优越。区内主要出露为震旦系地层。发育有北东东向断裂和近南北向断裂。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云县官房-栗树铜矿大地构造隶属于三江地槽褶皱系,地处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盆地南段,澜沧江印支岛弧火山岩带的西侧,西与临沧花岗岩体相邻。矿区地处云县邦东~景谷民乐成矿亚带的中部,区内构造特征较为发育,具有非常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下文结合实践,对云南省云县官房-栗树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展开探讨,旨在对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研究前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各时代地层进行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综合调查研究,探讨桂中坳陷盆地演化、构造格局,识别了晚古生代桂中地区四种沉积类型,以此为基础探讨桂中地区盆地的演化过程。桂中坳陷在中泥盆世及早石炭世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裂解,形成了龙头-北牙及马泗-洛富裂陷盆地,桂中坳陷进入"台盆相间"的构造格局,属扬子陆块南缘被动陆缘盆地。  相似文献   

5.
四川火烧云铅锌矿床位于区域龙门山大巴山台缘坳陷、四川台坳及扬子台坳的交接部位,综合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矿物结构构造、矿体产状及围岩蚀变特征,火烧云铅锌矿床应归属于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来源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地层。  相似文献   

6.
云南岩脚-牛倮河铅锌矿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南端,位于唐古拉-三江地槽褶皱系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南段的普洱-江城坳陷盆地中,北东临坡脚-过克梁子背斜,具有较好的成矿环境及成矿条件。矿体赋存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与侏罗系中统和平乡组中,景星组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浅色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和平乡组地层为一套海陆混合相杂色砂泥质-碳酸盐建造;矿体围岩主要为中-粗砂岩、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近矿围岩可见明显的褪色蚀变带,矿体表现出一定的层位控矿特征,且均位于褪色蚀变带内。  相似文献   

7.
矿区属松多岩群台拉张裂—陆缘海坳陷沉积变质碎屑岩建造单元,马布库岩组第二段为主要的含矿层,断裂构造发育,发现两条铅多金属矿化蚀变带,圈出2个矿体,断裂带控制矿体的形成,矿体产于云英片岩、石英岩断裂破碎带中,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同类矿床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双山地区嫩江组的岩性特征、砂体特征及沉积体系特征,认为研究区嫩江组三段和嫩江组一段均以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为主,且砂体较为发育,具有稳定的泥-砂-泥结构,可为铀成矿流体提供有利的运移及存储空间,表明研究区嫩江组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江西大石笏金矿床是一个小型卡林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指出矿床严格受层间破碎带或断裂破碎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且矿体上部品位好,矿化强,下部弱;通过对矿化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两个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地带是金矿成矿的有利环境,区域性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坳陷区、古裂谷环境、坳陷区内的次级坳陷为金矿化富集的有利环境,一般性主干断裂或几组一般性主干断裂交汇处为控制矿化带或矿床的有利构造,与金矿化富集有利的层位主要是下石炭统华山岭组、下二叠统茅口组,为今后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对其它地区找寻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金榔地区位于下扬子坳陷褶皱带,夹在两个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大型隆起构造之间,即江南地轴之北、淮阳地盾之南。区内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和硅质、硅铝质碎屑岩,且以浅海相,开阔台地和潮坪相沉积为主,燕山期岩浆侵入发育,外围有多个矿产地,区内有多个矿点,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内的地质特征分析,对找矿前景进行探讨,希望为地质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塔南凹陷东部构造带南屯组地层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局部发育三角洲沉积.复杂的沉积充填样式塑造了本区复杂的岩性油藏.在细分地层单元内对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多种储层非均质性分类方案,结合砂体成因、叠置样式、平面展布特征以及渗透率韵律性等方面的分析,按照层间、平面、层内3个层次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表明:层序旋回对储层垂向岩性、物性的变化具有控制作用;凝灰质的发育对南屯组储层具有破坏作用,影响油气的运聚;水下分流沟道及河道砂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砂体类型;水下扇中扇是油气主要聚集区带.  相似文献   

12.
在乌尔逊凹陷识别出四个区域性构造层序界面即T5、T3、T04、T02,将控陷发育阶段按构造层划分成三期: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坳陷-萎缩期.本次三维地震资料的重新解释得出,断陷期乌西控陷断层并非是一条南北向断层,而是由多条呈雁列展布的北东向断层组成,整条雁列式断裂带呈南北向展布;断一坳期则由多条近南北向控陷断层链接构成一条断裂.  相似文献   

13.
大东山金矿床地处山海关—马兰峪隆起核部及兴隆—宽城坳陷北东段边缘部分,区内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本文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方面分析和归纳了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区金矿化富集规律,总结了区内金矿化找矿标志,分析结果对于在该区进一步开展金多金属找矿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西赣县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于山成矿带经历多次构造-沉积-岩浆-变质-成矿事件,具备良好的成矿环境。赣县成矿远景区地处于山成矿带中部。文中论述了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成矿模式、预测要素和找矿预测模型,预测了区内钨矿资源远景。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地球物理等相关资料,对东南隆起区长春岭南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砂体主要受发育于长春岭至大榆树地区东支河流沉积体系所控制。扶余油层河道砂体发育,具有纵向多期河道砂体叠置、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呈砂泥互层岩性组合关系。识别刻画了各油层组主河道砂体或叠置河道砂体的分布。对于该区块的浅层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该区成矿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该区控矿因素,认为该区矿化受地层、构造及隐伏岩体控制明显。作者根据该区特有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探讨建立了坳下地区成矿模式,认为该区坳下-北山尖一带应主要寻找(层控)热液充填交代型萤石矿,而北山尖-北山坑一带应主找隐伏(层控)矽卡岩型锌铜多金属矿,同时兼顾斑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7.
双胜美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部边缘、白云鄂博中新元古代裂陷槽中,属狼山-渣尔泰山中新元古界多金属成矿带。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岩组(Pt2byh),下部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夹灰岩及板岩;中部岩性为石英砂岩与灰岩互层;上部岩性为灰岩夹石英砂岩和砂板岩。金矿体产于早期形成的压扭性断裂中,矿化蚀变以黄铁矿化和褐铁矿化为主。成矿过程为:古元古代狼山-渣尔泰山裂陷槽形成,并进一步裂解-拉张形成裂谷环境,沉积白云鄂博成矿系统;受印支期构造活动形成一系列张性断裂,晚期携带金、银等成矿元素的岩浆热液,沿早期形成的NNE、NEE、NNW向张性断裂破碎带上侵,在构造的有利部位成矿;后期岩浆再次侵入、岩浆热液沿早期矿体两侧叠加富集成矿。成矿其次为:早期石英脉形成;弱含金方解石—石英脉形成;含金石英脉形成;碳酸盐—金建造的形成。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该金矿床为多来源多阶段多成因的复成热液型金矿,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游评3井的金属成矿与储层及油气成藏四性入手,着重分析了该井金属成矿与储层的特征。认为该井金属成矿与储层矿物性以粗-细-粗旋回模式沉积,物性中低孔中低渗为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滨浅湖滩坝砂岩金属成矿与储层。油气层分布主要受构造、岩性、储盖配置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济阳坳陷是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内的一个大型断陷盆地,在印度板块、大西洋板块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当今"四凹六凸"的构造局面。济阳坳陷内断裂极为发育,根据前人对地震及钻井资料的统计分析,按其方向划分为三组,即NE向、NW向和近EW向,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伸展构造、走滑构造、滑脱构造的进行研究,总结出断裂机制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黑峪区铅锌矿位于辽东古元古代裂谷北部与太子河-浑江坳陷带接壤部。截至目前,矿区已发现21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体。本文通过对工作区进行地质勘查以及对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并与裂谷中典型的层控型铅锌矿床进行成矿环境对比,再对区内可能形成铅锌矿床的三至四级海相盆地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地表矿化信息、物化探异常对本溪市黑峪区进行成矿预测。并进一步指明了该区的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