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大连某燃煤锅炉烟气“干式炭基催化法”示范工程的SO2资源化制焦亚硫酸钠项目,通过系统的工艺计算及优化,完成了SO2资源化制焦亚硫酸钠项目的工艺流程搭建和主要设备选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产出的焦亚硫酸钠纯度为96.8%(第三方检测结果),系统对SO2的吸收效率为99.9%(第三方检测结果),纯碱回收率约99.8%,尾气中粉尘含量约为7.6 mg·Nm-3。该项目流程设计和设备选型合理,达到预期效果,值得在行业内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燃煤电厂烟气中SO3浓度迁移规律,以西南某660MW机组为例,在不同工况下、不同采样位置处对烟气中SO3浓度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烟气中SO3的整个迁移规律是先升后降的过程。在工况1条件下,SO3生成率为57.6%,SO3总脱除率为82.4%。在工况2条件下,SO3生成率为52.2%,SO3总脱除率为80.4%。该机组在超低排放改造后,其环境保护设施能够高效协同脱除烟气中S O3。在燃用高硫煤工况下,出现了总排口烟气中SO3浓度(36mg/m3)高于SO2浓度(27mg/m3)的现象,容易形成蓝色烟羽。建议针对我国燃用高硫煤电厂进一步开展高效协同脱除SO3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煤泥、煤矸石等多元低热值煤掺烧下CFB锅炉污染物生成排放特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运行实测数据,研究了该锅炉在30%~99%负荷率下烟气SO2、NOx生成及粉尘排放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并分析了锅炉运行负荷、平均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等关键运行参数对其生成与排放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组在30%~99%全负荷条件下总排放口烟气污染物排放均能够满足超低排放标准;SO2、NOx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基本呈现先降低后迅速升高的趋势,粉尘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而降低;所研究关键运行参数中,锅炉床温对SO2、NOx生成与排放水平起主导作用;低负荷下锅炉平均床温较低、炉膛过量空气系数较大,SO2、NOx生成浓度偏高,且二者排放浓度与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基本呈正相关。综合考虑,应适当控制锅炉平均床温在800℃以上,过量空气系数应不高于1.3为宜;低负荷下可采取烟气再循环措...  相似文献   

4.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缺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结构,燃煤烟气中的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SO2污染已成为当今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各种烟气脱硫工艺已在工业中被广泛的应用,结合我单位应用实例,详细阐述煤粉锅炉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邓林胜 《大氮肥》2020,(6):397-401
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通过对现有燃煤锅炉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优化和超低排放改造,采用低氮燃烧+SCR脱硝、氨法脱硫、布袋除尘等技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针对脱硫装置的腐蚀泄漏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相关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水泥生产中现有SO3测试方法以及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并对比了3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各有利弊,适用范围有所差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削减锅炉燃烧时产生的SO2是控制SO2排放的重要手段.采用一定浓度氨水做脱硫剂的氨法湿式烟气脱硫技术,使淮化240t/h燃煤锅炉排放的SO2和粉尘均达到环保要求,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赵强  傅斌  金燕  周托 《煤炭转化》2022,(6):80-88
为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用非设计煤种时脱硫脱硝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以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为研究对象,采用炉内结合尾部半干法两级脱硫超低排放系统,通过实炉试验探究了在满足超低排放条件下,锅炉在燃用三种非设计煤种及三种不同负荷时炉内和尾部半干法脱硫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基于自行构建的经济性分析模型,从脱硫脱硝运行费用角度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满足超低排放时机组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在入炉煤硫含量远高于设计值的情况下,CFB锅炉采用炉内脱硫结合尾部半干法脱硫的超低SO2排放技术,仍可稳定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合理控制炉内脱硫程度(即改变锅炉出口SO2质量浓度)存在最佳的系统运行经济性;煤种硫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在硫质量分数分别为0.82%,1.21%,1.62%时,调整锅炉出口SO2质量浓度分别为1 016 mg/m3,1 158 mg/m3,1 259 mg/m3时,系统的运行经济性最好;锅炉燃用...  相似文献   

9.
李春  汪春荣  王奎  乔宝 《四川水泥》2012,(5):54-56,58
石膏对矿粉活性的激发效果明显,不同种类石膏对矿粉活性和水泥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是由其溶解速率和溶解度决定。采用不同石膏品种和掺量的水泥强度试验,研究石膏品种及SO3含量对矿粉活性的激发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石膏品种对水泥强度的影响不同,SO3含量对水泥强度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不同W负载量的WO3/TiO2催化剂,研究了W负载量、温度及SO2浓度对催化剂表面SO2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SO2氧化率随W负载量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W负载量由1%增至7%时,SO2氧化率由0.034%升高至0.210%;而当温度由280℃升高至400℃时,SO2氧化率由0.043%升高至0.240%。通过N2吸附、XRD、Raman、NH3-TPD、H2-TPR及XPS等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W的增加会导致WOx增加,该结构能够减弱催化剂表面Br?nsted酸性位点强度,增强S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同时导致催化剂表面吸附氧(Oα)增多,促进SO2氧化;针对W负载量5%的催化剂原位红外试验结果表明,通入SO2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石化延迟焦化装置流程,采取针对吸收稳定系统的调整以及加热炉内氧含量的控制来降低烟气中SO2含量的方法。调整前烟气中SO2排放浓度平均值为15 mg/m3和30 mg/m3,调整后烟气中SO2排放浓度平均值为5.1 mg/m3和6.7 mg/m3,均满足排放标准。有效降低了烟气中SO2的含量,并保证了延迟焦化装置的安全环保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介绍该公司利用合成氨系统废氨水,采用LS氨法喷雾脱硫技术实施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改造,并副产硫铵用作农业化肥,达到既治理污染,又节约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湿法脱硫系统模拟实验台上研究飞灰等氧化物颗粒对SO2氧化特性的影响,着重探讨水溶液温度和氧气浓度等因素.结果表明,飞灰中Si,Al,Ca和Fe等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为SiO2,CaO,Fe2O3,Al2O3以及莫来石和斜长石等;飞灰的存在使得SO2的氧化程度加剧;无论混合气是否携带飞灰,SO2的氧化程度均随着水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混合气未携带飞灰时,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SO2的氧化程度明显增大,但飞灰存在时影响较小;Al2O3与Fe2O3对SO2的氧化存在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煤粉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的技术改造,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提出了两炉并塔流程方案;采用了副产硫酸氨的塔内饱和结晶新工艺;建立了相应的新型防腐材料选用规则;采用了稠厚器专有技术;增加了脱硫事故暂存槽和硫酸铵溶液缓存槽,以及减少气溶胶产生及氨损的优化工艺等,解决了传统氨法烟气脱硫中的堵塞、腐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艺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各种典型的工艺技术,结合运行状况分析其优缺点。概述了环境保护新要求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烟气脱硫现状,重点分析了氨法脱硫技术的工艺特点,综合已建的氨法脱硫装置运行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6.
魏素敏 《化肥工业》2010,37(4):48-50
介绍了锅炉烟气排放现状以及脱硫工艺、氨法脱硫副产品的选择及工艺流程设计。对工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彭海红 《中氮肥》2007,(4):58-60
“中成碱法回收热电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对国外Wellman-Lord烟气脱硫方法的改进,是我公司2004年新上的一项环保项目,用于处理公司热电站锅炉排放的烟气,以实现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回收的产品二氧化硫作为生产保险粉的原料。此脱硫法脱硫液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含NaHSO3、Na2SO3、Na2SO4和Na2S2O3。  相似文献   

18.
针对锅炉烟气中SO2排放浓度超标的问题,比较了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技术的优缺点,选择了LS氨法喷雾脱硫技术--以合成氨装置回收的低浓度氨水为吸收剂进行锅炉烟气脱硫,并制得硫酸铵产品.介绍了LS氨法喷雾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针对投运后存在的问题实施了改进措施;粉煤锅炉监测数据表明,烟尘排放浓度和SO2排放量均小于国家允许排放标准,2台锅炉的脱硫效率分别达到94.8%和98.2%.  相似文献   

19.
燃煤锅炉烟气氨法脱硫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氨法脱硫的原理、主要的脱硫工艺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大型锅炉采用氨法脱硫效率高,投资省,用电量少,可生产硫酸或硫酸铵。烟气即使不降温,直接进入脱硫塔,也可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通过对多种工艺的比较,为燃煤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鑫鑫  胡永红 《现代化工》2020,(S1):246-249
在生物脱硫模拟装置上进行SO2脱除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系统脱硫效率影响明显,30℃左右出现最大值;随着进气浓度的增大即进气负荷的增大,生物脱硫系统的脱除负荷逐渐增大,脱硫效率不断下降;随着气液比的增大,吸收效率下降,最佳气液比为30∶1;脱硫效率和硫酸盐产率都随着曝气量的增大而增大,硫产率随曝气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控制氧化还原电位(ORP)值可以有效地提高单质硫产率,ORP控制在-300~-200 m V之间时单质硫生成率在91. 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