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某电厂600 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缩写SCR)烟气脱硝DeNOx工程的工艺流程,提出了一种SCR烟气脱硝的关键调节系统PID闭环控制算法和SCR-DeNOx-DCS(脱硝分散式控制系统)的组态、调试、PID参数整定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算法先进,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PSO算法及其在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是一种新兴的随机优化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算法的计算精度,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引入粒子运动过程中的最差位置信息,由最优个体和最差个体获取信息,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在实验研究中,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并用于啤酒发酵过程温度段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搜索能力及收敛速度显著提高,应用该方法得到的PID控制器综合性能优于常规方法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整定一直是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微粒群算法(PSO)进行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PID控制器参数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各项性能指标优于由遗传算法(GA)整定得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脱硝工程现场调试情况,总结SCR脱硝系统调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SCR脱硝系统氨气流量自动化的优化控制提出更有效的方法,期望为以后的脱硝调试自动化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600 MW机组SCR脱硝装置在运行中出现的催化剂层前墙区域烟气速度低、后墙区域烟气速度高的问题,通过对脱硝装置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结合现场冷态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提出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合理设置导流板、调整整流格栅结构可优化内部流场,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烟气脱硝系统为控制对象,在传统脱硝控制策略基础上设计了出口NOx浓度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控制对象进行监视,节省喷氨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控制系统具有大惯性、大迟延特性,使用粒子群算法对该系统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抑制内扰,较快实现系统的稳定,较好的满足了控制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平玉环  李宗耀 《热力发电》2020,49(12):128-134
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出口NOx质量浓度存在大迟延、大惯性、非线性的特点,会导致控制器参数优化困难和传统模型辨识方法的缺陷。本文分析了某超临界660 MW机组SCR烟气脱硝控制系统的结构,挖掘了不同负荷下的历史数据,采用闭环辨识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寻优,建立了SCR烟气脱硝系统调节阀开度与氨气流量对象、氨气流量与出口NOx质量浓度对象及烟气流量与出口NOx质量浓度对象的传递函数,基于MATLAB软件的模型辨识仿真结果表明了辨识曲线能较好地反应实际输出曲线,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建华 《发电设备》2010,24(2):142-145
燃煤电厂不仅要控制SO2的排放,而且要控制NOx的排放。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并结合其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台300 MW机组的应用情况,对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化学反应机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从SCR脱硝系统动态特性出发,针对动态环节推导出修正公式,对理论还原剂体积流量进行优化,并利用仿真数据和现场实际运行数据对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控制方法可有效减小动态过程中SCR脱硝系统氨氮摩尔比的波动,有利于系统对NOx排放质量浓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燃煤机组瞬态过程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精准喷氨困难的问题,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对燃煤锅炉的省煤器出口烟道导板和SCR顶部导流板进行优化,建立被控系统和动态响应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在线完善模型,以实现精准喷氨。改造后,SCR入口烟道A、B侧烟气流速分别为9.0 m/s和9.2 m/s,相对标准偏差CV值为11.4%和10.7%。SCR入口烟道A、B侧NOx平均质量浓度为250.7 mg/m3和260.5 mg/m3,相对标准偏差CV值分别为4.8%和5.0%。SCR出口烟道A、B侧NOx平均放质量浓度为47.1 mg/m3和51.6 mg/m3,相对标准偏差CV值分别为12.3%和12.5%,基本实现了超低排放的要求。液氨单耗从改造前0.278 3 kg/MWh下降到0.215 2 kg/MWh,下降了27.8%。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在大唐阳城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硝率,NH,的逃逸率低,运行稳定,维护方便,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电站脱硝比较成熟的主流技术.本文介绍了大唐阳城电厂SCR脱硝技术的工艺、系统与设备,说明了在SCR脱硝系统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提出关于SCR脱硝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凌舟  陈利 《四川电力技术》2009,32(5):29-31+91
针对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微粒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算法是在基本PSO算法的惯性权重部分加入一个调节因子项,通过调节因子的调节,改善了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IPSO算法可以更好地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使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微粒群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粒群优化(PSO)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提出了改进的PSO算法并将其与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相结合,对传统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进行优化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PSO方法得到的PID控制器具有快速、无超调的响应特性,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各项控制性能指标优于传统方法整定得到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4.
SCR烟气脱硝技术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选择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结合其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300 MW机组的应用情况,对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化学反应机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SCR烟气脱硝系统实际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某电厂300MW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优化调整前后的SCR脱硝系统运行状况,分析了喷氨量较大的原因,优化了锅炉运行方式,可降低液氨消耗量,提高SCR脱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并为同类型机组的喷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工艺特点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建立了包括烟气流量参数、SCR反应器、氨/空气喷雾系统等一系列的仿真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涵盖SCR分系统、通用设备、控制、电气、热力学及化学反应计算库等在内的完整的SCR系统仿真支撑软件平台.并依托该平台建立了600MW火电机组SCR烟气脱硝系统仿真实例,仿真实验表明该仿真支撑软件平台可为脱硝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和运行人员培训提供借鉴,并可为进一步的研究SCR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火电机组SCR系统普遍存在喷氨过量问题。针对某600 MW火电机组,基于SCR系统出口NO_x浓度在空间和时间等多维度偏差控制,提出了一种多维度精确喷氨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多维度精确喷氨策略后,SCR系统出口NO_x浓度分布均匀性得到大幅提升,NO_x浓度绝对偏差最大绝对值和NH_3排放浓度优于保证值,尿素平均耗量明显降低。多维度精确喷氨实施对火电厂SCR智能脱硝管控和降低氨逃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000MW机组锅炉SCR脱硝系统的运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 《浙江电力》2013,(12):55-58
针对2台1000MW机组锅炉脱硝系统在3年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设备设计、安装及运行等方面进行分析剖解,找出原因并逐一整改解决,有效提高了脱硝系统投运率和脱硝效率,保证了脱硝系统相关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大批火电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随之上马,却没有一部关于实施火电机组烟气脱硝工程调试的规范可依.而且以氨为主的还原剂属化工产品,火电机组的设计、安装、调试单位都缺少使用经验,无法全面控制风险,故编写一部用于指导火电机组烟气脱硝工程设计、安装、调试、验收的指导性规范势在必行.本文归纳了SCR法调试中关键控制技术要点,期望时此项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昌镁  邓宇  汪学文 《发电设备》2013,27(5):330-333
介绍了基于给煤量的烟气软测量的SCR脱硝控制系统方案,对氨逃逸过大、控制系统时滞大和煤质多变等特性进行了优化处理。实践表明:经优化后NOx排放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60~200mg/m3,误差在±15mg/m3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