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50 MW超临界NCB(凝抽背式汽轮机)型汽轮机是在成熟的350 MW超临界抽凝式汽轮机的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技术升级型供热机组,具有供热能力大、热效率高、可适应深度调峰功能的特点,有利于缓解热电矛盾的优势,对改善电力结构,消纳清洁能源发电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凝汽抽汽背压式(NCB)供热机组的布置方式与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NCB机组背压运行对热力系统的要求,通过对比NCB机组与常规350 MW超临界机组供热能力及节能减排效果,指出NCB机组比常规350MW凝汽抽汽机组的供热量增加25%~30%,冬季背压运行时,机组几乎无冷源损失,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较高的汽轮机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国内目前的采暖供热机组,主要以抽凝机、背压机以及改造为高背压供热的机型为主。传统抽凝机组的热电负荷解耦范围有限、调峰能力差,采暖季运行时占据了较大的发电份额,不利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采暖背压机热电比较高,能很好满足供热的需求,但"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导致了采暖供热背压机只能在冬季运行,投资回报率较低。开发供热能力突出、热电解耦范围大、调峰运行灵活性好的热电联合机组,在优化电力构成、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各种采暖供热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几种高效、运行灵活的350MW采暖供热机型的设计方案,以供同类机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孟浩  沈亭 《热力发电》2021,50(3):138-144
通过对大容量高参数空冷机组研究,运用高背压抽凝供热及抽汽余压利用技术,形成一 种多机联合供热改造方案。通过对600 MW机组进行高背压抽凝供热改造,对1 000 MW机组进行抽汽改造,增设背压发电机组补偿厂用电,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大负荷供热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大机组供热能力,满足区域城市集中供热需求。分析结果表明:该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灵活多样,既可单机高背压运行,也可双机高背压运行;在任意1台机组停机的情况下,另外2台机组能够提供76%的供热保证率。通过分析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为运行调节及热电负荷调度提供参考依据。本项目可为北方地区火电机组热电联产改造提供良好的改造范例。  相似文献   

5.
大型汽轮机组采用高背压方式进行供热能够尽可能多利用排汽余热,节能效果显著,在热负荷允许的条件下,已成为越来越多火电厂供热改造的首选。针对某电厂2×330 MW高背压抽汽热电联产机组进行建模,分析其理论供热能力,结合热网供回水温度分析其调峰能力与经济性投运条件,研究了采用抽凝-抽背方式(EC-EHBP)、双抽凝方式(EC-EC)运行时的抽汽与负荷分配问题,确定了抽汽分配和电负荷分配原则,明确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背压运行方式。研究结果对电厂实际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型汽轮机组采用高背压方式进行供热能够尽可能多利用排汽余热,节能效果显著,在热负荷允许的条件下,已成为越来越多火电厂供热改造的首选。针对某电厂2×330 MW高背压抽汽热电联产机组进行建模,分析其理论供热能力,结合热网供回水温度分析其调峰能力与经济性投运条件,研究了采用抽凝-抽背方式(EC-EHBP)、双抽凝方式(EC-EC)运行时的抽汽与负荷分配问题,确定了抽汽分配和电负荷分配原则,明确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背压运行方式。研究结果对电厂实际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运行中,机组背压和采暖抽汽量均会对机组负荷产生扰动。传统的滑压曲线以机组热耗率最优为目标,得到机组负荷与主汽压力的对应关系。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纯凝工况的滑压曲线无法准确指导机组供热及背压偏离设计值时的机组滑压运行。利用EBSILON软件对300MW直接空冷抽凝机组不同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基于主汽流量的滑压优化曲线,能够满足机组不同工况下的滑压需求,确保机组低负荷工况下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以内蒙古某电厂2×200 MW、2×350 MW四台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从厂级经济性和调峰性能角度出发,分析低压缸零出力、光轴、高背压改造三种供热技术对厂级净效益及调峰性能的影响。基于Ebsilon软件搭建四台供热机组改造前后的数学模型,分析低压缸零出力技术、高背压改造技术对单台机组经济性能和调峰性能的影响。在四种厂级供热方式下分析厂级的经济性能和调峰能力及机组背压、疏水温度、供热压力对各机组最小出力负荷的影响。研究得出,供热量相同时,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可使机组最小出力下降33 MW,高背压改造可使机组最小出力降低80 MW;四台机组供热改造后(1、3号机组切缸改造、2号机组光轴改造、4号机组高背压改造)厂级深度调峰能力最优;厂级供热负荷低于1000 MW时,四台机组经供热改造后运行经济性最优,供热负荷高于1000 MW时,四台机组按原抽凝供热运行经济性最优;供热压力对各机组调峰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节能增效的NCB新型专用供热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常用供热机组的优缺点,通过对300MW抽-凝供热机与“NCB”新型供热机的特点进行比较,阐述了“NCB”新型供热机的供热能力和节能效果,可为热电厂在供热机组选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该项目实现了350MW超临界间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抽凝供热与纯凝发电工况的在线切换,提高了机组调节灵活性,实现了停热不停机,项目成果在类似机组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近日,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间冷机组高背压循环水供热在线切换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通过集团公司的专项验收。  相似文献   

11.
机组检修计划和机组运行组合都是电力系统电源运行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智能电网调度的推进对电力系统电源运行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升电网调度的精确化、智能化水平,文中提出一种内嵌N-1安全校核的月度电源运行结构优化的新模式。该模式在更长的时间尺度、更广的空间维度充分挖掘机组检修与机组组合的协同优化空间,内嵌考虑N-1安全校核,有效提高了机组检修计划与发电计划的安全性与经济性。IEEE 30节点系统和某省级电网的算例分析揭示了实现机组检修计划与运行组合协同优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散控制系统在热电联产机组和综合利用机组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电联产机组和综合利用机组等小容量机组的特点,提出多台小容量机组共用1套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并对分散控制系统结构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北张河湾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由抽水工况转抽水调相工况过程中出现的停机问题,从差动保护动作的原理和工况信号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工况转换时送给保护的工况信号叠加是造成保护误动停机的原因,并提出优化机组工况代码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IEC 61850研究的日益完善,以及IEC 61850标准实时、可靠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符合IEC 61850标准的设备投入使用,但是IEC 61850标准与传统的网口通信标准有着很大的差别,计算机无法通过网口直接读取符合IEC 61850标准的下位机传输的数据.为此,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接收程序,解决了上位机无法接收符合IEC 61850标准的下位机传输数据的问题.通过测试,系统实现了良好的通信效果,通信单元实现了符合IEC 61850标准数据的传输与接收.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超临界机组在试运阶段普遍存在的消耗多、污染大、风险高等问题。根据机组试运行项目对蒸汽量的需求,可在锅炉不点火的情况下,先利用邻机蒸汽完成初期的试运行项目;在锅炉点火后机组热态的情况下,再快速进入带负荷试运行阶段,实现机组的安全、节能、环保试行运。  相似文献   

16.
文中主要从国产超临界机组这三种参数的机组制造能力,运行可靠性及技术经济方面做论述,提出600MW超临界机组参数推荐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对机组组合问题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时,其最小开停时间约束的分离不等式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求解算法的性能。首先从几何角度给出判断分离不等式优劣的直观判据(即松弛问题的可行域的大小),然后分析了常用最小开停时间约束的各种分离不等式,得到理论上最"紧"的1组机组最小开停时间分离不等式,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和实际算例验证了最"紧"分离不等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调兵山2×300 MW循环流化床(CFB)机组AGC运行方式下的负荷响应特性,深入分析了大容量CFB机组与同级别常规煤粉锅炉机组负荷响应速率差异原因,指出CFB机组应发挥其清洁环保优势,在电网中带基本负荷或参与深度调峰,尽量不投用AGC方式,保证CFB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实现清洁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它们可靠而良好的运行,对保障施工现场人身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Sever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solution of the thermal unit commitment problem. They range from heuristics such as complete enumeration to the more sophisticated ones such as Augmented LaGrangian. The heuristics have even reappeared as expert systems. The problem to solve is the optimal scheduling of generating units over a short-term horizon, typically 168 hours. This paper is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unit commitment field over the past twenty five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