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分析比较接地电阻与接地阻抗的区别,阐述接地阻抗测量在大型接地网综合评估分析中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的应用案例说明了接地阻抗测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5.
7.
为了便于检测航空器蒙皮结构缺陷状况,弥补人工检测的不足,设计了一套16电极的电阻抗成像系统.该系统利用正弦信号,以相对激励模式刺激样品,用测量值解调信息对比由前向运算求得的相对参考幅值,基于开源软件Octave和软件包EIDORS,利用图像重构算法得到蒙皮结构的电导率分布图像,以其电导率变化趋势表征蒙皮结构缺陷状况.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中压配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接地阻抗对暂态电气量和接地选线的影响,提出了根据接地阻抗的大小自适应选取不同选线判据的选线新思路。介绍了小波特征频段选取方法与基于小波特征频段信号的暂态无功选线判据,以及利用故障相暂态对地电压的暂态有功能量选线判据计算方法。最后利用ATP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了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选线技术在不同接地阻抗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可靠地选择出故障线路,解决了目前选线技术无法有效地适应不同接地阻抗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作为接地网设计的最基本的参数,接地阻抗常成为接地网评价主要强调的单一指标。目前由于征地困难,新建变电站站址土壤条件不理想,导致地网接地阻抗越来越难以满足传统设计值(0.5Ω)的要求,接地阻抗取值合理性问题成为变电站接地网工程建设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性的接地阻抗校核方法,根据10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电缆护层保护器在接地故障期间的能量吸收耐受,确定地电位升极限值,并将吸收的能量与通流容量进行比较,校核地电位升和接地阻抗是否满足要求。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更科学,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接地阻抗取值,对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和验收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电阻抗成像技术(EIT) 因其非侵入式的特性为机器人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压力点分布可视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然而EIT 逆问题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和病态性,当多压力点相近时,重建图像的伪影会导致压力点间存在粘连。为解决上述问 题,提出一种由特征提取、特征重建以及加强特征提取3个模块构成的S-PNet 电阻抗成像后处理算法,实现对粘连压力点的 分割以及形状重建。该算法使用金字塔池化结构加强特征提取,在增加极小计算量的情况下,能够提取到区分相近压力点边界的多尺度特征。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 和结构相似度(SSIM) 来评价后处理图像质量,实验得出RMSE 的平均值为 0.02,SSIM 的平均值为0.97。仿真与实测结果均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基于S-PNet 的后处理算法能够得到边界清晰且形 状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正逆问题分析方法的变电站接地网研究综述(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地网对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接地阻抗和变电站地电位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对变电站内设备安全性有直接影响;同时,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网孔电压和转移电压触摸对站内工作人员安全非常重要。变电站接地网的研究核心问题是如何满足IEEE/GB标准规定的安全阈值。此外,土壤参数、不等间距布置、垂直电极和季节性变化是影响设计和故障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正逆问题研究的角度来看,正问题主要集中于接地网设计,逆问题则是研究接地网被严重腐蚀后对接地网故障支路的定位。该文对已发表的接地网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学者在变电站接地网故障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本课题组在接地网研究中所得成果,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来揭示变电站接地网的正问题和逆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为接地网逆问题中病态的故障诊断方程提供额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19.
变电站的接地网连接着全站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低压用电系统接地、电缆屏蔽接地、监控系统设备接地、变电站维护检修时的一些临时接地,接地网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科学合理地测试接地网的各种特性参数、准确评估接地网的安全状态对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