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云南经济发展,现有的电力系统正在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负荷需要,发、输电设施使用的强度日益接近其极限值,电压稳定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鉴于美国电压失稳的大停电事故的启示,结合云南电网无功及电压现状,分析云南电网内电压不稳定以及诱发电压崩溃的因素,并给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云南电网异步联网后出现了超低频振荡问题,频率稳定问题成为影响电网稳定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利用无功电压控制抑制频率振荡的方法,并结合云南电网实际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为提高云南异步联网后的频率稳定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DC建立的云南500kV电网仿真模型,对多种扰动事件发生后云南500kV电网电压波动的时域响应过程进行了详细仿真计算,进一步确认了500kV大昆线出现异常电压波动的几个扰动源,对可能的扰动源也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归纳了抑制云南500kV电网电压波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电网的无功电压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便提高云南电网的电压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交流电网是长距离大范围平衡能源供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特高压交流电网正在稳步发展中,无功电压控制是保证特高压交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文中总结了特高压交流线路的无功、电压特性,指出了特高压交流电网在无功电压控制方面存在的困难;从独立控制、与近区电网协调控制、大电网全局优化三个方面综述了特高压交流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方法。最后,结合特高压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指出了特高压交流电网在无功电压控制研究中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就变电站无功电压自动调整VQC技术机理及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在云南电网VQC推广的经验基础上,对云南电网VQC技术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1月10日,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负责,昆明供电局、云南电网试验研究院共同参与研制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35千伏超导限流器在云南电网昆明普吉变电站成功实现了挂网运行。该项目在不等截面铁心设计、直流励磁控制、紧凑型铁心结构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自主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逐渐扩大,电网结构日渐复杂,需要逐步完善大电网的故障快速稳定控制功能。考虑到大电网故障快速稳定控制对变电站母线电压的安全约束特性,提出了一种在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中考虑大电网安全约束母线电压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基于常规协调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对安全约束母线和中枢母线的不同调压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并求解出不同重构模型相应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通过算例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充分利用电网自身的无功调节能力,对提高大电网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发电系统随着规模扩张,其并网后的电网适应性已成为一个核心技术问题,尤其是不同电网故障后如何对电网进行有效的电压支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发电逆变器在电网故障时的柔性电压支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不同于传统的电网支持控制方案,其灵活性体现在若出现三相电压平衡跌落,则注入无功功率提高每相电压,若出现单相或者两相不对称故障,则尽量控制电压平衡,消除电压负序分量,减小相位突变。搭建了试验平台,对2种不同电网故障下的电压支持控制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新型柔性电压支持控制策略下,故障后的电网电压得到了有效的支持,控制策略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配电网双馈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与配电网连接的双馈风电场的电压控制策略,其中既包括了传统的通过无功功率控制电网电压的方法,也包括电网负序电压的补偿控制策略。以双馈风电系统的功率关系为基础,给出双馈风电机组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无功功率的计算方法,阐述双馈风电机组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通过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电网电压的方法。针对电网电压不平衡的情况,给出通过双馈风电机组抑制电网负序电压影响的控制方法,分析了双馈机组的控制电网负序电压的限制条件和控制策略。由双馈风电机组构成的与配电网连接的风电场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电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电压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及风电场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现状、特点及分析其在南方电网中的无功电压地位和作用,以及无功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南方电网500 kV电网的影响,提出必须重视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才能有效减少网损,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水平,提高“西电东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非理想电网电压条件,研究一种适应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的并网逆变器无交流电压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构建正交滤波器及适合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电压观测器,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对电网电压进行观测;然后基于正交滤波器输出量进行正、负序分离,使正、负序分离与电网电压观测同步进行;最后结合逆变器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PR控制,并采用负序补偿算法,实现逆变器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的无交流电压传感器控制。该策略能够避免传统虚拟磁链观测中的积分饱和、初值敏感、静态误差等问题,并克服现有基于正交滤波器的逆变器无交流电压传感器控制无法适应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的问题。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电网末端并网风电的容量与日俱增,大型风电场对电网的无功支持与安全响应能力至关重要,提升风电场的电压穿越能力迫在眉睫.文章以云南某风电场SVG设备电压穿越功能改造为例,对改造前、后的电压穿越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SVG电压穿越改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宁夏电网电压运行水平,基于传统三级电压控制和时空解耦特性,研发了宁夏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系统,并成功地实现了与电厂的闭环联调,联调结果表明:宁夏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能够充分适应宁夏电网特征,为提高宁夏电网电压运行水平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电力网络的互联、大型联合电网的出现以及电压稳定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以全系统或整个区域的安全经济运行为指标,以保证系统电压稳定性为目的的协调电压控制系统成为必要,于是便产生了电压分级控制的思想。如今,许多电网(如法国、意大利、巴西等国家的电网)已实现了电压分级控制,据有关文献报导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当前诸多文献研究了电网电压对称跌落状态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穿越控制策略,但是电网发生非对称跌落的概率约占网压跌落事件数的80%。该文提出一种电网电压非对称条件下的双馈系统优化动态综合控制策略。分别建立了正序电压支撑(positive sequence voltage support,PS.vs)及负序电压抑SO(negative sequence voltage restrain,NS-VR)的控制模型,并且在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中将正序电压控制分量与负序电压控制分量给予合成。此控制策略实现了电网电压不对称故障条件下风电场电网公共接入点电压质量的显著提升。论文研究了根据电网电压跌落幅度对PS.VS子功能与NS—VR子功能的容量分配算法。通过Matlab/Simulink对PS.VS控制及NS.VR控制的综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实现了风电场电网电压非对称状态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条件的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地区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是现代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成都电网AVC系统的建设、运行现状,重点阐述了成都电网AVC系统的功能、控制策略和控制流程。最后,结合目前成都电网AVC系统的运行情况给出了AVC系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云南电网无功电压监测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性能指标及与其它系统的数据接口等.该系统实现了电压监测5分钟数据及电压合格率日、月、季、年数据的分类统计查询,以及无功设备可用率、运行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系统是现代电网运行中维持电压质量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分析AVC 系统调控对广东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指导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建立了含二级电压控制作用的广东电网潮流计算和连续潮流计算模型,阐述了对连续潮流法的若干改进策略以提高其鲁棒性和计算速度.评估了正常运行状态和预想故障下 AVC 系统对广东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提高广东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文中研究可为广东电网运行中充分发挥 AVC 系统作用及维持静态电压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愈能力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和标志,而电压与无功控制是智能电网主要自愈功能之一.当电网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需要与当前运行方式相匹配的新的电压控制策略来实现电网电压的安全自愈.在已有的无功优化算法基础上,根据电压灵敏度得到各节点电压变化量,以各节点电压与电压期望值方差的最小值为目标函数,采用动态规划法求解控制设备的动作顺序,从而得到电压自动控制策略.IEEE-30节点系统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正确有效,不仅能够实现电压在电网自愈过程中的平稳过渡,而且保证了较大的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