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学校焊接专业协同创新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校铁路背景这一特色,依托区域内制造业的优势,通过促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来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与此同时,完成了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焊接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强化了焊接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二十余年,还面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创业学院难以支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创业教育政策理念滞后三重危机。进一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成效,一要政府和高校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并确立教师职务成果优先转让给创业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突破创业成功率低的事实危机;二要以协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组织使命,对创业学院进行跨学科组织设计,突破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组织危机;三要把高校创业教育政策理念上升到帮助全体学生及其家庭甚至全社会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实现美好生活上来,突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业教育政策的理念危机。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反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时下社会民生的热门话题和政府急需解决的焦点,而创新创业教育无疑为中国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开拓了另一条道路,它既直接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前企业人力资本的配置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背景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切入口,深入分析了不同培养方式的问题根源,并从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方式、双创实践保障体系等角度,为发展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策略,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李文平 《模具制造》2022,(12):87-89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模具专业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双创教育始终贯穿专业培养的全过程。针对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创融合教学中存在的理念认识不到位、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不全、专创融合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平台支撑不够、创新创业师资严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并具体分析了模具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考核等方面围绕双创教育要求实施专创融合改革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5.
杨兵兵  郭新玲  王博  孙慧  李光照 《铸造技术》2020,(4):391-393,404
调研了高职材料成型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提出并分析了该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开展创业意识培养、改变课堂教学形式、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等措施,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了高职材料成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材料成型类专业学生找出了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将OBE教育理念及CDIO模式引入到燕山大学焊接专业实验教学中,建立一种能够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实验教学新思路,完成对学生自主提出目标、设计项目、自主操作及分析归纳的全流程培养,实现预期的学习产出。通过改革专业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对创业的认识,对自主创业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燕山大学一系列的焊接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了OBE教育理念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成了高校的迫切任务。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工程实践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基础,工程实践教育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密不可分,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关键。通过分析南昌航空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焊接专业在联合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交替式产学合作教育"和"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训练同步进行"的工程实践教育新模式,以实现工程实践教育4年不断线;通过构建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结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焊接专业方向与新材料科学、电力电子和先进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紧密相关,具有极强的交叉学科特点。在高校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跨学科创新型教学新方法,将创新型焊接领域研究贯穿于日常学习、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采取启发式教学、研究型学习以及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培养模式,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握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和学生创新计划来丰富培养教育手段,着力进行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多样性训练教学新方法的研究,接受实践效果的检验并进行相关调整,完善焊接专业方向现代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跨学科培养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前,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正趋于多元化发展势头,培养不同层次的焊接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所有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而高职院校焊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育。这也是适应国内外高校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的国际共识的发展方向,即强化工程教育,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行"双证制"、并逐步探索"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焊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在长三角及皖江地区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0.
李文平 《模具制造》2022,(10):89-92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人才的教育。实现这一目的有效途径是对专业课程的每一堂课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元素,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进行专创融合改革。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为例,深度挖掘了课程教学内容本身的双创教学元素,确定了专创融合型教学活动,以及双创能力培养点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强调工作与学习结合、教育与生产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即突出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我校模具专业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合理设计贯穿"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企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育模具人才;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逐步推进新时代模具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焊接技术~?》杂志是由天津市焊接研究所与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介绍焊接技术发展新趋势、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等内容的专业期刊。为促进焊接行业发展,强化企业焊接质量过程控制和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工程建设焊接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和焊接技术的进步,本刊已连续多年配合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工程建设焊接领域重大学术活动特别出版《焊接技术》"焊接工程论坛"专刊,  相似文献   

13.
中美高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高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中美高校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了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异同.在培养焊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国内高校要结合国情积极探索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要做到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更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焊接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焊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材料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考研课《材料科学基础》和《焊接冶金学》为研究对象,从教师授课准备和教学实施两方面探究应用型本科考研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构建分层次教学模式,教学分为两个级别,主要以"应用型"培养为主要目标,辅以考研为次要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工程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着眼新工科背景下对于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基于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科竞赛,以《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系统性教学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抓手,以加强专业课程与学科竞赛联动及融合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体系为目的,解决单纯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探索工科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参与、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促赛、赛学促创”互动升级效果,着力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积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常态。  相似文献   

16.
《铸造技术》2019,(1):129-133
针对当前中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提出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出导向"为宗旨,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构建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新课程体系、新教学内容、新教学模式、新评价体系和新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等6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相似文献   

17.
沈亚仁 《焊接技术》2023,(8):125-128
当前职业(技工)院校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实施的是“广而宽”教育,缺少“针对性”与“适用性”,与社会发展有所脱节。文中基于企业对数字化焊接技能人才实际需求,围绕数字化焊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剖析满足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实操能力、职业素养等一系列职业能力特征,对职业院校焊接专业现有教学内容与课程进行梳理与重置,从企业、学校、学生3个视角共同构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焊接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力求做到贴近实际需求、便于开展教学、易于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8.
弧焊机器人实验室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点建设的实践教学与创新开放平台,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双创实践、科研服务及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文中介绍了弧焊机器人实验室"免示教智能焊接机器人平台"的构建及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加强平台建设、实践教学探索,进一步完善工程训练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立足高端装备制造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针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陈旧,技能训练与专业技术知识脱节,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足;培养标准不明晰,课程资源、实训条件、教材质量、师资水平对培养目标支撑不够;以及以焊接为代表的制造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本高、成长周期长,培养效率不高等问题,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模具工业》2015,(10):70-73
为满足教育部对模具专业"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提高"的要求,适应在中职教育基础上实行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了培养学生的4个能力模块,构建了"3+4"人才培养架构,形成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4"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有力地支撑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