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涡街流量计的敏感元件信号强度与被测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故测量低流速时所得信号甚小,被干扰信号所掩盖,这就是被测流速的下限.提出了对抗振动干扰和电磁干扰的方法,使量程下限得以扩展.  相似文献   

2.
自从提出多普勒技术测量海流原理后,海洋科技工作者一直把它作为高新技术进行研究.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的问世被认为是海洋测流技术的重大突破,文章介绍了ADCP窄带测流和宽带测流的原理与方法,简要阐述了窄带与宽带ADCP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多普勒效应和多普勒时间膨胀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涡街流量计的敏感元件的信号强度与被测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故测量低流速时信号甚小,最后被设备振动产生的干扰信号和50H_z电磁干扰信号所掩盖,限制了量程下限。本文提出抗振动干扰和电磁干扰的方法,可以使量程下限得以扩展。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测流系统是将雷达波流速仪集成在无人机上的一种非接触式河道流量测验方法。针对铜仁水文监测工作在遇超标准大洪水或恶劣环境下水文应急监测手段单一、数据精准度不高的问题,采用无人机测流系统在铜仁市茅溪水文站与水文缆道流速仪法进行 22 次实测数据对比试验,分析无人机测流系统实测的水面流速及流量测验误差。结果表明:无人机测流系统在水面流速超过 0.50 m/s、运行高度在 10~30 m、风力小于 7 级时,测流数据的合格率达到相关要求。无人机测流系统在贵州省铜仁市山区性河流应急监测时适应性良好,可作为铜仁水文应急监测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河道测流存在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低、测量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河道自动测流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机器人系统由运动系统、采集系统、人机交互以及远程通信四大模块组成。首先,设计了自动测流机器人系统的硬件结构,实现了自动测流机器人在河流轨道上运动、铅鱼收放等功能。然后,开发了基于PLC的测控系统,设计了PLC梯形图和硬件连接方案,实现了自动测流机器人运动控制。最后,自动测流机器人系统通过RS-485通信协议将多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操控屏,结合4G远程技术,实现了采集数据和操作指令的远程传输。通过现场模拟的采集测试,该机器人系统可实现自动测流、远程操控、故障自检等功能,并提供多种测量模式,满足河道测流的使用需求。该系统的设计为开展智能化河流数据采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珠江三角洲河区测船测流和安装固定H-ADCP测流无法普及使用的情况下,可采用浮标式ADCP自动测量流量。介绍了浮标式ADCP自动流量测验的方法、研究内容,分析了数据比测结果和误差等,阐述了浮标式ADCP测流在珠三角地区的应用情况。此应用特别适合网河区巡测和船只较多的河道断面,运行成本低,解决了三角洲各河道流量资料缺乏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松柏水文站在发生暴雨洪水时河流陡涨陡落,高洪时漂浮物多,采用流速仪或ADCP测流不安全的问题,应用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进行流量测验。在分析测流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管理软件的基础上,按照不同水位级布置测次,采用同期测流系统施测流量与转子式流速仪人工实测流量进行比测,建立2种流量相关关系,率定测流系统流量系数,并进行误差分析评判,验证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测流精度。比测率定结果表明:两者相关关系良好,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测得的水面流速经率定后,推算的断面流量精度较高,满足水文资料整编精度及水资源管理要求,可提高水文资料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山溪性河流流量测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声学多谱勒海流剖面测流方法和刚刚发展起来的声相关测流方法 ,结合 863课题———声学多谱勒海流剖面仪和声相关海流剖面仪的开发研制工作 ,对现代海流测量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磁式流量传感技术的河道智能测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黄河水具有含沙量高的特殊性,对于一般的常规自动化测流设备,无法准确的对其流量进行测定。河道智能测流系统正是利用先进的电磁式传感技术,实现了对流量的智能测量、采集和存储功能,同时又能适应其特殊环境的长期高效稳定工作的自动化测流设施。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声学多谱勒海流剖面测流方法和刚刚发展起来的声相关测流方法,结合863课题-声学多谱勒海流剖面仪和声相关海流剖面仪的开发研制工作,对现代海流测量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磁悬浮宽量程涡轮流量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磁悬浮轴承研制的涡轮流量传感器,测量管道中的液体和气体流量的方法。较为详细的描述了在设计工况下,磁悬浮涡轮的工作状态。揭示了磁悬浮轴承与普通涡轮中使用的轴承之间的区别和特点。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磁悬浮涡轮对测量介质进行测量时,始动流量大大下降,而测量大流量的限度可以提高,测量范围得以拓宽。  相似文献   

12.
污水矩形堰流量的测量仪表选型存在一定困难,工况表现为水质波动较大、环境温度较低、水面积存泡沫。本文分析了两种常规仪表:超声波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应用此工况的局限性。最后介绍了本项目采用的计量方法,由导波雷达液位计测量堰上水头,并换算为计量堰流量。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讨论了计算机视觉用于车灯面形误差检测中的一种应用方法.面形检测采用边缘定位的方法,并且结合了曲线拟合的方法求解一维位移场来计算误差.在实际生产中,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而同时也缩短了检测时间.更值得一提的是,若对检测模板稍加改动,该系统亦可用于其他型号的车灯或者其他零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气象无人机GPS/DR组合导航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位置构成的矢量三角形关系进行风场测量的新方法,并提出了单步长风场测量,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单步长测量时风速变化频率较高,能够将风场高频信号的变化特点反映出来,测量精度较高,均方差为4m/s。可以作为气象无人机测风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从实际网络获得的数据,提出基于流的P2P网络特性模型。采用图形方法和概述统计识别样本所服从的分布族,使用可视化图形方法和假设检验方法对统计分布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流持续时间的分布模型可以用对数正态分布精确表示,混合对数正态分布可以有效拟合流长和流传输速率分布的分布模型,且P2P应用的流长和流持续时间没有高度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校园网流量抽样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高校引入了千兆网,校园网络日益规模化和复杂化,使得实时在线的流量测量变得比较困难,基于抽样的流量测量方法作为一种可扩展的测量技术已成为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流量测量技术。本文采用"弱化的贪心算法"确定各网段的最佳测点,并采用IP掩码匹配的分布式抽样测量技术将各测量点同步采集的流量经抽样后存储到服务器的不同储存区域,然后根据测量目标对各网段采集的流量进行汇聚、分析和统计。从节约成本出发,本文引入了双机协作抽样技术进行测量,此双测量主机系统充当了服务器、测量器和分析器角色,整个测量无需专用测量器和服务器,可以基本取代市场专用的流控测量设备,能实现对整个校园网流量的掌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基于SCBF的流抽样测量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流测量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其所需存储资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测量并维护其流信息的算法——基于拆分型计数Bloom Filters(Split Counting Bloom Filters)的流抽样。该算法采用基于报文的抽样来实现流抽样,不仅可以使用较少系统资源来维护流信息,同时可适用于不同流量的测量点,提高了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能源战略的实施,供热行业节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热耗的两个基础数据流量和热量的准确度显得越发重要.要实现高精度的流最和热最测量,除了需要高精度的现场测量仪表外,还需精确数学模型.但在以热水为热源的转热站,业界往往没有采取精确计量数学模型.本文对采用密度补偿算法的热水瞬时流量计量数学模型进行剖析,对使用毫秒级定时中断算法的热水累积流量和累积热量计量数学模型进行剖析,通过实例给出了使用上述两种算法的相应程序段.热水密度变化造成的瞬时流量误差及积分时间不固定造成的累积流量、累积热量误差显著降低,从而提高了流量和热量的计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高效准确且完整地测出旋流器内部流场,采用“切片法”来测量旋流器内部流场,在采集图像步骤提出调焦法和位移法,实现只标定一次测量断面后,在其标定文件下对不同测量断面进行测量,从而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提高测试速度。位移法的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均优于调焦法,且其测量范围始终不变。与基于ANSYS软件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可知,物理试验实测值与模拟值变化趋势吻合,且最大误差在10%以内,表明本测量方法用于旋流器内部流场的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Shercliff权函数提出区域权函数概念,设计多电极电磁流量计,通过测量管道截面不同位置的弦端电压,计算各区域的轴向平均速度,实现速度分布与体积流量的测量。着重研究了流量计电极设计,选取不锈钢平头方案的多电极电磁流量计,对于阀门下游的非轴对称单相流体积流量测量精度高于±1.0%,倾斜管固—液两相流实验证明:该设计对于两相流非轴对称的速度分布测量具备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