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崔彪  余俊高 《治淮》2006,(3):37-38
张家沟闸工程位于安徽省境内荆山湖行洪区,地貌属于淮河一级阶地。天然地面高程在16.7~17.7m之间。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扳基础。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知,基础下部②层承载力值为110kPa,小于设计要求承载力值为130kPa。不宜作为压力箱涵的天然地基,需对该工程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因只需提高20.0kPa的承载力,设计采用压力注浆方法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2.
皇岗河为双孔钢筋混凝土箱函,要求地基允许承载力达到120-180kPa,建造场地主要为素填土和淤泥质土,局部地段淤泥质土层厚5m以上,采用深层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河岸稳定性。此外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泥粉喷桩是深层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深层,经搅拌使水泥和原土充分拌和,使混和桩体凝结硬化,既提高自身强度,又稳定了桩周围土层,从而使天然的软土地基改变成优质的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泌阳县泌水湖公园第二级橡胶坝工程施工时,坝上游原土地基承载力为90kPa,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为160kPa,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为了降低造价同时又缩短工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这种粉喷桩加固地基。下面简述该工程粉喷桩施工过程中一些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中下游河漫滩软基上,建造5万m3大型油罐,软土层超过25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仅为70kPa,拟用长26m的水泥搅拌桩加固。经试桩效果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达231kPa,桩土应力比为6~8。此外,对搅拌桩的应力传递、摩阻力分布和重复加荷对地基变形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真空预压在单块面积为4000m~2的海淤土上进行加固的实验研究。加固中,膜下真空度达到87kPa,地基上的承载力由30kPa提高到78kPa,消除沉降70cm,平均团结度达到70%。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固方案。同时还测得砂井与淤泥中的真空度和不同深度土层中扎隙水压力的变化,为指导大面积的地基加固及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嘉兴220kV秀水变电所软基上覆水真空预压加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 2 0kV秀水变电所场地地基采用上覆水真空预压软基加固技术加固 ,总加固面积约2 3万m2 .在真空预压施工过程中 ,膜下真空度保持在 85kPa以上 ,有效应力达到 77kPa ,强度增长约 17 5kPa ,平均固结度达到 83.5 % .在真空预压加固完成后 ,进行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 .试验表明 ,加固后锥尖阻力大幅度提高 ,十字板强度达 33.4kPa .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达到 70kPa ,能满足设计要求 .  相似文献   

7.
李俊 《广东水利水电》2002,(5):67-67,73
深层搅拌法(水泥搅拌桩)一般适用于淤泥质土,粉土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地基。施工和质量检验表明,水泥搅拌桩在莲湖泵站中的应用(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大于120kPa,且除表层外多为稍密,中密砂层)也是可行的,达到了提高地基承载力至240kPa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在回填碎石土地基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锋  石纲 《人民长江》2005,36(3):40-41
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加固其效果取决于施工参数的选择.合理地确定施工中的有关参数,是保证地基处理质量、提高加固效果的关键.土体本身的特征是决定强夯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强夯法通过在开县林业局住宅楼碎块石回填地基中的实践,分析和总结了包括施工参数、影响因数、加固深度以及加固效果的检测方法在内的工程经验.经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达到208 kPa,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红叶二级水电站厂房基础建基高程1917.00m以下12m深处的含卵砾石砂层,承载力较低,厚度变化较大(2~4.74m),局部为纯砂透镜体,存在不均一沉降变形问题。采用150kW振冲器进行了处理。加固后,允许承载力由350kPa提高到625kPa,变形模量达到52MPa,地基整体密实度提高,沉降均一,消除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强夯加固技术在海南省海口港联检楼人工回填火山灰地基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地基加固前后的室内土工试验,以及现场标贯试验和载荷板试验,对比分析了强夯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地基在单击夯击能为650kN·m作用下,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约为5m,加固后地基的允许承载力约为300kPa,变形模量约为30MPa,满足了海口港联检楼对地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于某具体工程,基础设计采取什么样的方案,要针对具体地质情况以及工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因此本文以前人对地基处理方案的研究为基础,提出利用柔性长桩自身的水平承载力和竖向承载力以及柔性长桩弹性变位产生的水平抵抗力的方案可使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提高至1.2~2.7,地基承载力提高至230kPa。  相似文献   

12.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拦沙坝坝基为淤泥质粉土地基,土体力学性质较差,土质不均匀,且存在液化问题,地基承载力仅为80kPa,作为拦沙坝坝基不能满足大坝稳定性、承载力及抗震等要求。为此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坝基,以改善坝基的工程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工程试桩阶段、施工阶段存在问题以及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工后检测结果表明,按照该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施工功效,解决了坝基承载力不足、高压缩性、易液化的问题,可作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淤泥质土地层沉井基础采用砂桩地基处理后其地基承载力实测值远大于设计值的工程问题,结合砂桩施工过程以及沉井施工工艺,为定量研究附加荷载转换为有效应力压密了地层从而促进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根据载荷板试验的要求、最大影响深度以及砂桩置换率,自主设计了可重复利用能施加预压荷载的载荷板模型试验装置,并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套装置利用轨道将模型箱滑入反力架的方法实现了预压后地基承载力测试的反复开展;本套装置可以稳定地施加预压荷载,方便地开展载荷板试验;在置换率为36%的砂桩复合地基在180 kPa预压荷载作用下,埋深0.8 m的桩间土11 d后孔压消散68%;桩间淤泥质土预压固结后地基承载力提高了约58%。对于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但容许地基有较大变形的临时工程,砂桩设计可采用该试验装置估算淤泥质土固结后承载力,从而达到减少置换率、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后期地基承载力提升有限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和无砂垫层真空联合水袋堆载预压法的数值模型,并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内利用可循环利用的水袋替代砂石料作为堆载材料,开展真空联合水袋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现场试验。该处理方法施工方便,受外界干扰少,施工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根据水袋高度调节堆填荷载大小,基本不使用砂石料,水袋堆载卸载方便,真空联合堆载衔接时间短,优化了真空预压联合堆载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在真空预压1个月后可提前引入水袋荷载,处理后土体在0~2 m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含水率可降低至43%,土体地基承载力可达到65 kPa。与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相比,真空联合水袋堆载预压法施工期沉降速率、孔压大,孔隙比、含水率小,沉降量大,土体固结速度快,工后沉降小,土体承载力提高了30%,扩展了真空预压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此法适用于缺乏砂石堆载料或运输相对不方便、工期短、地基承载力要求为50~60 kPa的新近吹填淤泥质土的软基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吹填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某造、修船基地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情况,根据地层条件和使用功能等将地基分为A区和B区:A区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B区采用真空预压和表层拌和换填法处理。按设计要求采用取土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静载荷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区的含水量下降了31%左右,B区的含水量下降了39%左右;A区的承载力提高了47~78 kPa,B区的承载力提高了160~223 kPa,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强夯置换法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置换墩不着底、工后沉降大、施工效率低等缺点。针对强夯置换法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预成孔置换强夯法。该方法通过将高能级强夯法与预先成孔填料相结合,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通过开展试验区(24 m×24 m)试验,在夯后进行平板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充水预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最终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整个软土地基场地。试验结果表明:夯后动力触探击数提高了260%以上,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280 kPa,储罐基础沉降最大值、相邻测点沉降差均远小于规范要求。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于今后类似地基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真空击密法处理吹填地基的特点,并对钦州港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软基处理中采用高真空击密法的施工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检测,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均超过了150 kPa,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某机场吹填珊瑚砂地基加固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吹填珊瑚砂地基的工程性质,采用振动碾压和冲击碾压2种方法对不同试验区域进行地基处理,结合多种现场原位检测手段,并实施沉降监测,分析和总结碾压方式对珊瑚砂地基力学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振动碾压20遍以上,加州承载比(CBR)可达38%;而经过30遍冲击碾压,CBR值仅为28%。经30遍振动碾压后,未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270 kPa以上,土基反应模量达到106.68 MN/m3,且碾压沉降变形趋于稳定。碾压遍数相同时,振动碾压后的珊瑚砂地基承载力及抗变形能力明显高于冲击碾压处理区域,振动碾压法相比较于冲击碾压法更适宜于珊瑚砂地基处理。振动碾压区域的现场浸水试验结果表明珊瑚砂地基水理性质稳定,不易受到地表水变化对其变形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指导岛礁吹填珊瑚砂地基处理及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掏挖与岩石锚杆复合型基础上拔承载机理不明确的问题,基于现场试验工况,利用Plaxis3D有限元软件建立复合型基础抗拔承载模型,研究其上拔承载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体弹性模量、岩体弹性模量、土体黏聚力对复合型基础各部分的承载影响,分析了掏挖基础和岩石群锚基础的承载力发挥情况、上拔变形、塑性区开展,并给出了复合型基础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上拔变形刚度较大的岩锚基础对复合型基础的承载极限状态起控制作用;掏挖基础和岩石锚杆基础的上拔变形协调性是影响复合型基础承载力发挥的关键;适当增加掏挖基础嵌入岩石的深度可有效提高复合型基础的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和该规范2010年征求意见稿中有关CFG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不同,以及征求意见稿公式中发挥系数和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在实际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所表述与各实际地基中桩和桩间土的承载性状是不相符的。2010稿公式(7.1.5-2)中各发挥系数的引入使公式与复合地基中桩和桩间土的承载性状较为一致,但在刚性基础下,一般中、硬土层中,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均大于1,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也已得到验证。2010稿中λ和β的取值推荐范围偏低。由于增强体(CFG桩)的作用,桩间土的承载能力比天然地基承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者的差异随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增强体的性质、增强体的设置方法不同而不同,通过对桩间土承载力的提高主要所受影响因素的分析,桩间土无试验资料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而在其它系数中又没有体现桩间土承载力的提高,这也造成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值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