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斜面冲裁常见于冲孔和切边,其模具为正装模,坯件倾角与凹模刃口倾角一致。凸模刃口倾角则有三种形式:①与凹模刃日倾角一致。②与凹模刃口倾角不一致。③无倾角。本文就凸模刃口、凹模刃口与坯件三者倾角一致的情况(见图1),计算其合理冲裁间隙以及凹模直径和位置尺寸。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件的工艺特点,确定采用二工位冲裁级进模冲压工件;阐述了工件的冲裁排样,模具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压力机的选择,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及其结构设计,模具总体结构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主要决定于模具刃口的尺寸精度,模具的合理间隙值也要靠模具刃口尺寸及制造精度来保证。正确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是设计冲裁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从生产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图1所示的石棉垫圈加工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简易冲裁模,其结构如图2所示。 1.冲裁模的设计 在设计冲裁模时,应保证冲孔工序中用的凸模棒3刃口尺寸等于工件孔的尺寸,凹模刃口尺寸等于孔径尺寸加上间隙值0.05~0.15mm.而落料用的凹模尺寸等于成品尺寸,凸模套2刃口尺寸等于成品尺寸减去间隙值0.05~0.15mm。因此,加工图1所示的  相似文献   

5.
凹模刃口后角对冲裁力、胀力及模具寿命都有很大影响。它可以减小冲裁力和胀力,甚至使胀力为零。增大凹模有效刃口高度,甚至为全刃口,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模具的刃磨次数,达到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目的,并能使壁厚小于1.5δ的复合模具有正常的使用寿命。一、凹模刃口型式与冲裁力的关系一般假设冲裁过程为纯剪切,则冲裁力P=L·δ_(cp)·δ。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凸模工作端面压应力σ_压=P/F(F-凸模工作端面积)。此时凹模如果为直刃口,间隙又小,那么当冲裁件脱离材料后,由于材料内部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冲床上冲压薄板时,落料有时被带起回弹到模具的顶面,导致生产中断,甚至使冲裁件重叠,损坏凸凹模刃口,影响生产。根据分析,落料被带起的原因是凸、凹模间隙太大,冲出的落料比凹模尺寸小,导致落料可以随着凸模退出凹模型腔,从而被带出,或因凸模和落料之间的油封、磁吸引力或者振动  相似文献   

7.
在用硬质合金模具高速冲裁薄板冲压件时,有时落料会被带起,回弹到凹模的上表面,导致生产中断。甚至使冲裁两件重叠,使凸凹模刃口损坏,影响生产。据我们分析,凸凹模间隙越小,落料越不容易松脱。而硬质合金冲裁模的间隙比普通模具间隙要大,一般取板料厚度的12%~15%,落料被带起的原因可能是凸模和凹模的间隙较大,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本文通过对冲裁模误差分析,达到设计模具时正确确定模具有关零件的公差的目的,为提高模具质量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冲裁件的质量分析,提出影响冲裁件质量的各个因素,以便设计模具和操作冲床时考虑这些因素。二、冲裁模误差分析冲裁模的关键零件是冲头、下模、导柱和导套等,主要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确定,如图1所示。当冲裁件是0.5厚的硅钢片时,冲头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用修配法加工冲裁凸、凹横时,修配件刃口预制尺寸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冲裁模的应用量大面广,它约占冲模总数的50%~60%,而冲裁间隙是冲裁模设计与制造中最重要的技术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冲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模具寿命和力能消耗。实际生产表明,冲裁间隙的合理选用,对冲压生产的技术和经济效果有很大影响。 50年代我国一直沿用原苏联的冲裁间隙值,由于其数值过小,在生产中产生不少问题:如产品质量差,模具制造困难,使用寿命低,凹模易胀裂,小凸模易折断等。过去在应用原苏联间隙采用斜刃口凹模冲裁时,冲压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常有这样一个感觉,新制冲裁模的刃磨寿命往往不如经过几次修磨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的刀轨生成算法,成功解决了由通用等距方法的刀轨加工而成的凸台和凹槽在嵌套时产生干涉的问题。该算法只需要三次等距即可计算出凸台和凹槽加工刀轨,并且能够处理包含自由曲线的轮廓。最后给出的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传统的厚壁圆筒理论按Tresca屈服准则建立不同层数组合凹模所能承受的内压与其总直径比的数学关系模型,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组合凹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探讨了提高组合凹模承载能力和减少模具尺寸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工具技术》2002,36(2):34-36
设计了一种新型无毛刺冲孔模具。用该模具进行板料冲孔可实现无毛刺冲裁 ,孔的光洁剪切带长度可达材料厚度的 80 %~ 85 % ,并可显著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 ,达到精密冲裁的加工效果。该模具易于制造 ,可在普通冲床上使用 ,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冲模寿命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了影响冲模寿命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改善措施,提高了冲模的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研究工件尺寸大于其测量范围的零件测量方法,巧妙应用蛙跳算法实现了大尺寸凹凸模定位销、型腔孔柱定位尺寸及各型腔孔柱圆柱度、分形面的平面度等精度的综合测量。通过对凹凸模的测量结果进行形状和重合精度对比表明:凹凸模的定位销直径一致性较高,凹模的型腔孔直径较凸模柱的直径均匀,部分孔柱的重合精度较差,对中性最大偏差达到3.039mm。因此,需要改善该凸模的加工方法和夹具定位设计方案,提高其与凹模的重合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UGII的冲压模具参数化装配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并行工程产品结构概念设计理论,提出冲压模具参数化装配模型的设计方法。基于UGII软件的WAVE技术,实现冲压模具参数化装配设计。  相似文献   

17.
冷冲压凹模的失效分析与电火花局部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殿奎 《工具技术》2002,36(1):42-44
分析了冷冲压凹模工作时内孔边缘易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原因 ,采用电火花强化工艺对凹模内孔刃口处进行局部强化 ,解决了凹模早期疲劳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的冲裁模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Web的冲裁模CAD/CAM系统--WebCPD系统进行总体设计.阐述了WebCPD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WebCPD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算法、数据库的设计及访问、Web界面的实现等内容,并给出了使用WebCPD系统进行模具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shapes of the tool and the workpiece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n electrical discharge generated vapor bubble in the process of EDM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s investigated.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is employe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problem.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the concave tool and workpiece the lifetime of the electrical discharge generated vapor bubble is longer than the case of the flat tool and workpiece. By increasing the concavity of the shapes of the tool and the workpiece, the lifetime of the bubble increases. Results also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the convex tool and workpiece, the lifetime of the electrical discharge generated vapor bubble is shorter than the lifetime of the bubble in the case of the flat tool and workpiece. In this case also, by increasing the convexity of the shapes of the tool and the workpiece, the lifetime of the bubble decrease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the concave tool and workpiece the rate of pressure drop on th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is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pressure drop on the workpiece in the cases of the flat and convex tool and workpiece. The high rate of pressure drop on th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leads to the ejection of more molten material from the crater and consequently leads to more material removal rate.  相似文献   

20.
汪俊  李从心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18(2):279-280,285
论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冲压工艺及级进模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针对某一典型级进模冲压工艺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建立了主动性对象系统的Petri网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