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7)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画坛鼎鼎有名的磊落不羁的画家。其人物画艺术表现手法简练质朴,人物形象变形夸张,衣纹线条清圆细劲、流畅挺拔,设色古雅沉着,颇具装饰趣味,形成了怪诞迂拙的鲜明个性化风格。文章就陈洪绶人物画艺术所体现的骨力、骨法与风骨方面论述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5)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陈洪绶的好友张岱在其著作《陶庵梦忆》中对陈洪绶的"水浒牌"进行过一段很到位的描述。本文从《水浒叶子》浅谈了陈洪绶的人物画艺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1)
《杨慎簪花图》是陈洪绶人物画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该文从画面题材、人物造型、用笔用线、设色、构图等角度,运用对比手法,纵向、横向分析《杨慎簪花图》,试图更好地归纳陈洪绶人物画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6)
线作为一种绘画表现手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是绘画中表达感受的最直接的语言之一。尤其在中国画中,线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中国画产生至今,线的语言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画中的线,如何使线的表现体现时代的美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于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中国画的线条、"骨法用笔"所对应的线条的法则、"骨法用笔"中的"骨法"与"用笔"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陈洪绶是我国明末一位杰出的绘画奇才,与崔子忠齐名,两者有"南陈北崔"之称。陈洪绶的一生是坎坷多舛的,但他的艺术成就是辉煌的。他是一位擅长人物、精工花鸟、兼能山水的革新派画家,尤其是在人物画方面的成就更高,其人物画造型独特、风格别致、气韵古雅,可谓晚明人物画的典范,是我国人物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瑰宝。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3)
艺术家陈洪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和原创精神。陈洪绶一生作品繁多,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及书籍插图等各种题材与门类,其中人物画尤为突出,具有丰富的形式特征和复杂的意象内容,同时结合其身处的时代,可以从他的作品中解读出时代与个人的交互关系。因陈洪绶的人物画作品为数众多,所以文章仅择取其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代表作加以分析,以求体现艺术家不同时期人物画作品的表现特点及其通过作品传递出的讯息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
谢赫作为南朝时期重要的绘画理论家,首次提出了"六法"论,对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早期启蒙作用。文章认为,"气韵生动"为谢赫"六法"的精神内核,是绘画创作者的性情传递到画面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3)
中国写意人物画在历史长河中,以强大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并获得发展。一直以来,中国书法与绘画在用笔、形式、美感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书法可以提升中国画的气格,把握书法用笔在写意人物画中的应用将会增加艺术的多样性及丰富性。画家可沟通书法之"写"与写意画之"写"两者的关系,表现某种意境、创造出更加富足的精神世界。文章试图通过论述写意人物画与书法用笔之间的关系,阐述书法用笔在写意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4)
"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普适性。"气韵""骨法"范畴诞生在六朝时期并非偶然,它们的产生标志了"气""骨"的概念从哲学的宇宙生命本源意义向审美的艺术生命本体意义转化的完成。"气韵""骨法"对今天我国的绘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艺作品审美价值的确立,二是对文艺活动主体审美自觉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1)
谢赫"六法"中有"骨法用笔",在中国画中,"骨"即骨骼,画中线条支撑画面,作为画面的筋骨,体现画面的轮廓、精神以及主体面貌。该文主要探讨李公麟白描线条的形成、对线条精准的运用和其线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