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5)
国画家在观察事物与在作品中表现物象方面与西方画家存在一定的差别。文章就中国画家眼中物象的实质展开讨论,以期使人们对国画家与国画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0)
意境是画家对自然物象的观察认识以及在描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观情感与自然物象的融合,从而使画面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所追求的至境。中国画的意境美体现在平面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文章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探讨意境美在平面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6)
<正>幼儿时期在大脑中存储的物象模式具有很强稳定性,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儿童绘画后期,进入小学阶段中、高段的物象写实期,这种已形成的视觉图式往往会束缚了学生表现物象的方式,学生凭已建立的视觉图式表现物象,习作中人物、动物等形象单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物象的观察、体验、领会、表现的过程,突破这此之前的原有视觉图式的影响,是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美术创作表现欲望的桥梁。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  相似文献   

4.
文艺这一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和运行历程是艺术家通过审美理想的中介,通过物象起源的发见与探索,摸索科学之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形象体系。这不仅是作者内心深处的表达和反映,也是从美学的角度探索科学的渠道。科学的发展也推动着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和走向,更是实现艺术的手段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是科学和美学共同的基础。通过医学、人机工程学等科学领域和艺术、设计的美学原理结合举例分析科学与美学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1)
该文以造型基础教学为线索,以当代造型艺术发展为串联,探讨在当代设计艺术语境下,造型艺术创新教育中,人类关于本能对物象的反馈、设计构图、观察与手段、技巧与工具、感知与表达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超越以往教学中的单纯技法训练,格式化已被程式化的构图,颠覆以往观察对象的方式,更新人们对物象狭隘和被动的理解与表达。该文旨在通过创新设计教育,重塑对学生造型审美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创造力和独特经验的技能水平,最终帮助学生掌握视觉的基本原理,并以真实、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在未来艺术设计世界中的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
文艺这一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和运行历程是艺术家通过审美理想的中介,通过物象起源的发见与探索,摸索科学之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形象体系。这不仅是作者内心深处的表达和反映,也是从美学的角度探索科学的渠道。科学的发展也推动着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和走向,更是实现艺术的手段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是科学和美学共同的基础。通过医学、人机工程学等科学领域和艺术、设计的美学原理结合举例分析科学与美学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4)
艺用透视学原理是西方焦点透视的理论依据,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视觉体验,是一套成熟、有效、科学地表现画面深度空间的作画方法和理论体系。人们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全面理解艺用透视学原理和法则,把日常生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艺术的理性认识,变被动感觉为主动观察,使感觉变得敏锐而深刻;才能更有效地观察和记忆物体的形象,准确而艺术地表现物象,更好地将三维空间的透视规律灵活运用在艺术表现中。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坚持以科学为准则和手段,把素描练习称为"校验素描实验法",并把认识到的客观物象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来,再用这些科学规则进行校验和矫正。该文作者考察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梳理其理论基础、思维过程,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5)
<正>【教学目标】1.了解物象的涵义和其在记叙文中作用。2.学会在记叙文写作中精心选择并聚焦物象。【教学重难点】认知、理解记叙文中物象选择和物象聚焦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物象涵义以《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赏析切入,由睹物思人,时间有度量,思念变可数,引出物象及涵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6)
人们所感受到的造形形体是客观物象与设计者主观意念的融合表现。因此,经过造形活动所呈现出的形态,可以理解为艺术家的心理活动对于客观物象的呈现,是情感活动的呈现,是直觉的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