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9)
培养地方应用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要以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条件等为基础,着重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工程项目式教学,以增强地方应用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际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4)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装潢艺术设计行业或企业的岗位专项技能以及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系统,构建双证融通的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跨界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是通过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专业的导师联合指导下跨界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新媒体背景下,依托微信平台构建"跨界联合"教学模式,寻求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毕业设计实践的教学新方法,尤其从沟通、合作入手,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9)
文章分析了当前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两个方面,对基于学科竞赛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旨在将学科竞赛合理融入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支撑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构建"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创新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当前市场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途径。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一般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所不同,它必须要将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践环节联系在一起,否则很难满足市场需要,也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脚步。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就是这种培养模式下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7)
培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与高校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分不开,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靠本专业的创新课程体系来完成。民办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调整目标和服务方向,探索出符合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民办高校要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项目和行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技术积累,使产、学、研、用相结合,项目研发、社会服务相互促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要适应民办高校专业技术培养的特点,形成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课程监控评价体系,并推广到整个艺术设计专业,使设计类教学更具特色,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现场施工技术为基础、以艺术理论为手段的教学理念,发挥民办高校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7)
笔者首先对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促进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建议:明确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确定正确的教学理念;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4)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合作深度、广度的问题,学校和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随着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商业项目融入艺术设计核心教学是大势所趋,学校应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桥梁作用。基于此,该文探讨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与校企合作商业项目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张雯靖 《现代装饰》2015,(2):244-245
踏入数字化科学时代,现代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技术性应用学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人们对艺术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效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本文主要探索数字时代下有效建立河南省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对不断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水平的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兴能力,也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新的目标。文章结合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