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2)
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对这些差异,如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呢?作者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用心对待,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效率。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关注个体差异呢?作者认为应从"六心"入手,具体做到课前准备要潜心、课堂教学要用心、作业设计要精心、辅导学生要耐心、教学评价要诚心、课后拓展要尽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4)
美术教师的课堂示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并能融洽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2)
有人认为美术课堂一定要示范,不示范学生怎样完成作业?有人则认为不能示范,一示范之后学生就不会动脑筋自主思考,就会完全按照老师的示范作品来完成作业,从而根本起不到美术教学发挥学生创造力这一作用。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确存在这方面的矛盾,是否有综合的办法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设计每一课教学时潜心研究,因地制宜,不同的课程要设计好不同的示范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2)
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课堂示范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被广泛使用。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美术课来说,课堂示范更是一种教学效果非常突出的手段。课堂示范的直观性,让学生将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绘画的步骤看得一清二楚,有些用语言很难表述的技能、技巧性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也会立即领悟。然而,这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课堂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有幸能参与鄯善县第二中学美术教师讲课大赛,通过几周的观摩学习,加上自己的深思,谈谈对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8)
随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美术课堂,成为当下很多美术教师努力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该文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分别从教师备课、课堂追求和教师理念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说明各个层面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要点,以期为广大一线美术教师提供教学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无论是传统的美术课,还是新课程实施后的美术课,教师的示范是很多美术教师一直关注或困惑的问题。到现阶段,这个问题依然是亟须攻关的难点。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美术教师的有效示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留白"能让学生看到事物的"缺陷"或"空白",以此激发学生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的兴趣,使之趋向完美,构建一个"完整体"。所以,笔者在美术课示范中巧妙运用"留白",对示范步骤、示范内容、示范技法进行适当"留白",留给学生实践、探索、创新的余地,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新课的导入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要,是值得教育者研究的重要问题。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对提升整节课的课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初中美术这门相对抽象却又独具价值的课程更是特别有效。因此,初中美术教师更要积极探索良好的课堂导入方式,将导入式教学的优势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0)
示范教学是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技法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绘画技巧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引导、示范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技能并将之运用到更广泛的学习中,而不会限制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美术教学需要示范,关键在于如何示范。该文针对小学课堂中的示范教学进行示范方法的研究,举例分析一般性示范、强调性示范、问题导向性示范三大类示范方法,每类又分为三个小类,详细阐述各种示范的要点,希望能带给小学美术教师启发,使其通过合理示范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
"美"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通过视觉被接受。美术课要体现"美"的原则,美术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美、产生创造美的冲动并非易事,需要借助"妙"的教学构思,即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解决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出发,主要探讨美术教学方法论的问题,提倡美术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用于美术课堂,促进美术教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0)
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采取适时、准确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评价,往往可以起到诱导、强化甚至定向的作用,有时甚至可能成为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