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Planning》2020,(2)
谣谚之作先于诗歌,并对诗歌创作和风貌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要到两宋时才真正得以实现,并延续到元明清。两宋时期谣谚与诗歌相互影响并趋向融合,有前代谣谚融入宋代诗歌,又有文人诗转化为谣谚,以及两者交互融合等形态。放在长时段中进行历史性考察,两宋时期可谓中国古代谣谚与诗歌融合的成熟期,不仅具备谣谚与诗歌融合的各种形式,而且实现了深度融合,影响了诗歌风貌和发展方向,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时代性。分析谣谚与文人诗歌融合的例证,呈现两者融合的现象,揭示两者多维的关系,从而明确谣谚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影响、谣谚与两宋诗歌融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所处的地位,对于推动中国谣谚史、中国诗歌史甚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解读山水画作的基础上,对北宋时期与南宋时期的园林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叠石理水与建筑形式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两宋园林的艺术特征,指出两宋园林的发展对中国园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谭刚毅 《新建筑》2003,(5):76-77
论文以民居的构筑行为和居住行为为主线,对两宋时期民居的形式空间和聚落形态结构作出全景式的描述和多角度的分析,并通过具体的分析和实证,探究其历史演进过程中自然抉择和社会抉择的作用和影响。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民居历史研究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就,提出可能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然后在收集整理两宋时期的大量文献、绘画、考古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两宋及辽、金、西夏的住居类型、平面形式、材料选择和构造技术。两宋时期的民居形式已经非常全面,并已基本定型。“东西厢”和“工字屋”的盛行,合院式住宅的成熟是宋代民居的两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3)
五代两宋时期的壁画艺术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有其鲜明的特色。文章分别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进行分析,指出五代两宋时期的壁画并未逃脱唐代壁画的风貌,并已显式微的态势,但仍富有装饰趣味和民俗气息,具有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
书法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跟绘画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虽然是两个领域,但是实际上密不可分,祖先最初发明的古文便是从以象形字开始,即以图画的形式创造了文字,所以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性质其实是相似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对在各时期的绘画历史中都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就书法用笔对我国早期、唐朝及五代两宋时期人物画艺术的影响作出了详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6)
"以大观小"是中国画家认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基本观念,是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国画领域的具体运用。文章通过对五代两宋时期经典画作的解读,梳理"以大观小"在五代两宋山水画中的空间架构。  相似文献   

7.
王睿隆 《风景园林》2020,27(2):116-121
虎丘是苏州乃至中国重要的风景名胜,它的开发自春秋时起历代未有断绝,积累的丰富的文史资料与遗 迹使得研究其从自然山体向名胜发展的历程成为可能。分析了两宋时期虎丘的成就,将两宋时期作为虎丘发展历程的中间节点,以春秋至两宋时期作为研究范围。充分挖掘史料,考证了该时期较为准确的景点形成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5个重点阶段的理景背景、理景实践、理景手法以及理景特征等,发现虎丘在春秋至魏晋时期由于权属的改变曾2次转变理景方向,确立了以景区为理景方向后,唐宋时期由着重外部向着重内部理景发展,且理景手法不断完善,最终在宋代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8.
两宋时期的格门是伦常日用的器物美学典范之一,但少有实物遗存。该文通过对两宋建筑画中格门的形制考释,描述了两宋时期建筑格门的基本构造和开阖类型,归纳了其檐下位置经营的时空演进规律,以及因循时令的气候适应性机制及构型,最后总结了格门的装饰特征和内蕴,指出其实用美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
中国画与中国书法艺术都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它们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交融与影响。笔者着重介绍书法在中国画中的作用和书法用笔及书法理论对中国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
该文作者从丹纳《艺术哲学》出发,以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为理论基础,分析两宋人物画独特风格的形成原因,通过解读传统经典文本,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