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0)
博物馆文创是人们认识、了解博物馆文化的新形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设计问题。为了突破当前的瓶颈,学习、借鉴快时尚设计是一个好方法。鉴于此,该文首先论述博物馆文创设计和快时尚设计的概念,其次剖析快时尚设计的设计策略,最后阐述其设计策略对博物馆文创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强调文化自信的文化氛围,以"‘非’常鄞州"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浅析中国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元素赋能当代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非’常鄞州"系列文创设计以宁波鄞州非遗文化元素为设计对象,致力于将传统非遗元素特色与时代文化审美特征有效结合,紧跟当代设计潮流趋势,使其文创产品能更好地被人所接受,进而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内拥有独特性质的文化。旅游文创是一种商业终端,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地域文化能够为旅游文创注入更多的文化价值,增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同时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展现其独特魅力。该文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切入,分析现今地域文化在与旅游文创设计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
近年来,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兴起,其中,国内文创产业刚刚起步。各高校要通过文创产品宣传自己,输出高校文化、高校精神,但目前的文创市场存在同质化产品较多、产品文化性和实用性难以平衡等问题。该文研究国内外文创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例总结设计思想和手法,将其应用到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彰显,蕴含了美学、艺术、包容、创新等多维度的文化价值.对于文创产品而言,文化的非物质性较难在载体中进行传达与表现,而情感化设计的方式则为文创产品的情感传达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新敦煌"系列文创产品为例,结合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阐述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策略,使设计既体现出文化表层的内容又富含文化深层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品经历了由数量到质量的发展过程,但在今天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农业产品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品种"、"品质"、"品牌"的追求,更重视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和审美体验。通过"文创"与农业产品的结合是实现农产品消费后现代化的必要途径,也可实现农产品品牌的高端化,对提高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附加值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乡土感"、"故事感"、"设计感"三个核心概念来探索文创农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式,对文创农产品的具体设计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4)
该文作者从银杏的形态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把银杏元素与校园礼品巧妙融合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从而将银杏文化融入校礼设计,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巧妙结合。该文首先分析银杏的设计价值与主题文创、校礼开发现状;其次总结出银杏主题校礼设计的三个策略:基于银杏元素的图案设计应用、基于银杏元素的造型设计创新、基于银杏元素的文化衍生设计创新;最后指出银杏元素主题校礼设计策略可为今后的银杏元素主题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互联网+"时代下,各行各业既面临着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博物馆来说,也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对博物馆优秀文创设计进行有效传播,帮助消费者充分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博物馆文创设计在进行不同程度创新,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经过世代传承,延续至今。合理地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潮"线上店铺的兴起使具有中国风的文创产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国潮"线上店铺的成功之处在于设计师精准地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的表达。该文从设计角度出发,厘清文创产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和发展理念,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继而促进文创产品的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创产业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成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产业。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从业人数充足但高质量人才短缺的矛盾状态,因此培养高质量的设计艺术人才成为必然的趋势。文章通过研究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