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变阻尼层复合梁动力特性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变截面梁的优化分析效率,节省计算时间,利用微分变换方法计算量小、效率高的特点,分析了各种参数改变对复合阻尼梁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梁的长度、降低阻尼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基底层厚度,可以降低复合结构的模态频率;增加阻尼层厚度、降低基底梁厚度、增加阻尼层材料的杨氏模量或损耗因子,可以提高变阻尼层复合梁的模态损耗因子。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大减压比高压气动比例减压阀,采用先导控制方式,通过调节比例电磁铁推力控制减压阀输出压力。通过进气阀芯与先导阀芯联动,调节进入控制腔气量,从而控制主阀芯开度,调整主阀芯节流作用,最终控制减压阀输出压力,达到输出压力与电磁铁推力动态平衡。控制腔的压力受控制腔进气阻尼孔大小、排气阻尼孔大小及进气阀开度影响。为此,建立了该比例减压阀的动力学及热力学数学模型,根据动力学及热力学数学模型搭建比例减压阀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主阀芯控制腔进气、排气阻尼孔参数与进气阀芯开度间耦合特性对该比例减压阀输出压力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该比例减压阀结构,提高减压阀输出压力控制精度及响应速度。本研究对同类型高压气动减压阀优化设计及输出压力控制性能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汽车排气系统的振动噪声是影响整车NVH水平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排气系统悬挂点能够有效降低排气系统与车底的振动能量传递。基于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与UG软件,分析了汽车排气系统的振动特性,并结合平均驱动自由度理论,获得了排气系统悬挂点优化布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排气系统传递到车底的振动能量。  相似文献   

4.
黄祥曦 《机电技术》2006,29(4):53-55
主要介绍阻尼绕组在小功率单相发电机中的作用,讲述了如何用阻尼绕组来降低小功率单相发电机的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并阐述了阻尼绕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自动线输送工件的要求,我们设计、试制了气-油阻尼缸。这种阻尼缸(附图)是将油缸串联在气缸前面而成,实际上是个双作用、双活塞缸。气缸是主动缸,其二边接口处各装一个速度控制阀(由单向阀和节流阀组合而成)。当5公斤/厘米~2的压缩空气通过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入气缸A腔时,由于速度控制阀内的单向阀和节流阀均处于开放状态,压缩空气推动气缸活塞向右移动,气缸B腔内的压缩空气向外排气,但受速度控制阀内单向阀和节流阀处于关闭状态的影响,形成排气节流,减慢了气缸活塞的前  相似文献   

6.
阻尼材料中气泡的存在对结构阻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粘弹性阻尼结构的阻尼层中的气泡对结构阻尼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两种自由阻尼层结构,其中一个阻尼层中含有较多的气泡,而另一个则基本没有气泡。对两种结构进行试验模态分析,研究比较了两种结构的阻尼比,同时还比较了两结构对应点的加速度导纳曲线和相同激励下的线性谱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阻尼材料中气泡的存在将会降低结构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款自然进气汽油发动机,运用CAE仿真手段分析整个排气系统的声场特性,提出增加消声器的方案以降低排气系统噪声。结果表明:通过增设消声器以及变动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实现了降低发动机排气系统气动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某三缸发动机在耐久性试验和热负荷试验后,拆检发现排气门存在黑色斑点的腐蚀和烧蚀现象。为此,本文通过AVL FIRE软件对气缸套进行改进优化,旨在降低排气温度。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气缸套使排气温度在中高转速工况下降低了80-100摄氏度;对优化后的气缸套进行耐久性试验,拆机检测发现,排气门底面完好无损,成功解决了排气门的腐蚀和烧蚀问题。  相似文献   

9.
《机械强度》2015,(5):823-827
针对某发动机推力轴承弹性环式隔振器阻尼效果不太理想、阻尼不可调等问题,引入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用于弹性环式隔振器减振特性研究。采用压电片代替弹性环式隔振器中的阻尼材料,设计了弹性环式压电分流阻尼隔振器,并设计了基于回转器的共振压电分流电路,建立压电分流阻尼系统机电耦合模型,研究分流电路参数的优化方法,确定了分流电路最优参数。最后建立弹性环式压电分流阻尼隔振器测试系统,实验测试了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压电分流阻尼使得结构共振响应幅值降低了9 d B,明显改善了弹性环式隔振器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排气催化净化器的研究和应用,并对稀土催化剂与其净化器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类排气催化净化器有效地降低排气污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声强法和频谱分析法对某旋叶式汽车空调压缩机进行了噪声源识别,指出该压缩机的噪声源主要是由于排气口处高速高压气体产生的周期性气流脉动和气流喷注噪声.通过分析小孔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和排气噪声的产生机理,在排气口处加装小孔消声器,使该压缩机噪声得以很好的控制,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Through analyzing the harm of the exhaust noise from the excavator, this paper illumin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ois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work,. According to some correlative measurement standards, using some instruments in hand, a set of exhaust noise measurement system especially for the excavator was designed. The exhaust engine noise from an excavator produced by 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rporation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and then, seven muffler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ere designed. After analyzing the frequency spectrums of seven impedance mufflers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we selected the muffler j which was of best noise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among the seven mufflers. The highest noise elimination of muffler j was up to 16.3dB, which could reduce the exhaust noise from the excavator in a larger degree. At last, we analyzed the structures and corresponding effects of noise elimination for the seven mufflers and made 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13.
利用Virtual. Lab Acoustic声学仿真软件,采用声学有限元法对旋片式真空泵排气过程中的气动噪声进行仿真,得到了在0~5000 Hz频率范围内的排气噪声的相关分布特征。同时,为研究旋片式真空泵排气空间内不同部位对排气噪声的贡献量,在模型中选择5个对噪声影响较大部位的声压级频率响应曲线进行分析,为探究降低旋片式真空泵的排气噪声的途径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同类真空泵噪声问题处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具有汽车尾气净化功能的消声器的消声性能和净化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利用矩阵变换的原理,建立了安装催化剂的双层摩擦穿孔声管的声场传递矩阵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推导出在考虑气流速度影响时的几种典型声学单元的声场传递矩阵;列出了排气噪声和废气含量测试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三轮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基于声波声压、阶次分析等理论,运用频谱分析、阵列声压测量以及声功率分析,对车辆主要噪声源进行了识别,确定排气系统为主要噪声源,排气消声器辐射噪声在中、低频和高频段贡献相当,将吸声材料运用到摩托车覆盖件上,进一步验证了排气消声器为主要噪声源,并取得了一定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6.
首先,采用脉冲响应衰减法测试了敷设阻尼薄板的阻尼损耗因子,分析了阻尼敷设比例及薄板的悬挂状态对薄板阻尼损耗因子的影响;其次,在混响-全消室中测试了敷设阻尼薄板的隔声量,比较了不同阻尼敷设比例薄板的测试结果;最后,建立了敷设阻尼薄板隔声量计算分析模型,隔声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了敷设阻尼材料厚度与敷设比例对薄板结构隔声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轻量化和隔声性能,分析了阻尼材料厚度与敷设比例对薄板降噪效率的影响,并以降噪效率最大为目标进行了薄板隔声特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整车通过噪声超标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为发动机排气噪声高导致.针对发动机排气噪声进行分析,确定采用优化后处理消音结构提高后处理消音能力方式降低排气噪声:通过对三种消音结构后处理的仿真计算,确定不同方案对后处理插入损失的影响.通过对装配三个消音结构后处理的整车进行通过噪声试验验证,确定插入损失最优方案后处理可解决整车通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车型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较大问题,采用消去法进行了噪声源排查,确定排气口辐射噪声是影响怠速车内噪声较大的主要原因.文中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排气系统模型,并与实验设计方法相结合,通过调整排气系统内部管道和隔板的穿孔率,提高了排气主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最后通过制作样件对改进方案进行实车验证,整车怠速噪声达到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换风扇噪声主要是由风叶旋转时的通频及其低次谐频成分构成 ,应用主动噪声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离散频率上的声音。笔者设计了一具有 4个误差输入和两个抵消输出的自适应控制系统 ,并应用于换风扇噪声控制上 ,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三缸发动机排气噪声超出目标限值,将声学性能作为评价指标,利用Virtual.Lab声学有限元模块对排气消声器的声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传递损失试验结果对该声学软件的仿真精度作出评价:Virtual.Lab软件在整个频段与试验值较为接近,能准确的反映消声器的声学性能。根据原排气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分析结果,提出亥姆霍兹共振腔结构及阻抗复合型结构等参数设计的前后端消声器优化方案。最终对优化后的排气消声器进行尾管噪声试验,确认排气噪声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