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弹性分组环环网垂直拓扑结构,使该结构具有较高的网络生存性.对该网络拓扑结构的高生存性进行了一定的数学定量分析,运用软件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垂直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生存性,减小了网络链路发生灾难性失效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带宽资源,提供极大的传输容量,其生存性对于网络性能和服务至关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DWDM网络保护和自愈的基本技术,分析了不同拓扑结构的DWDM网络的生存性,最后阐述了多层自愈机制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3.
SDH/ATM双向自愈环的生存性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推导出了SDH/ATM双向自愈环在链路失效、节点失效及链球节点混合失效、节点失效及链路节点混合失效三种模型情况下的网络生存性函数,从导出的网络生存性函数可以方便地求出生存率的均值、最坏生存率、r百分比生存率及零生存率等单个生存性测度。同时对导出的生存性函数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方法符合实际情况,是切实可行的,为分析和设计高生存性通信网络提出了统一的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多层生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对于通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网络的保护和恢复是几维护的关键之一。通信网不断演进的结果是网络的分层化,单个分层的保护/恢复机制不再可能应付网络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也不再可能同时满足多种业务对保护/恢复的不同要求。多层生存性方案的引入,增强了网络的生存能力,同时多层生存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网格状拓扑为智能光网络实现业务快速恢复奠定了基础。本文全面分析了多种网格状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机制,并讨论了这些机制实现所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共享风险资源、空闲容量分配和信令协议实现。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网络生存性的总体考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平 《世界电信》2000,13(6):6-8
网络的生存性民为网络、特别是下一代网络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规模和容量的日益扩大,网络的生存性显得越来越重苛。本文介绍网络生存性的概念与意义,讲述网络保护和恢复的总体考虑,并以SDH传送网为例简要介绍电层的保护、恢复方法和设计考虑。最后讨论网络的多层生存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生存性网络设计中,空闲容量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空闲容量分配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恢复性能。本文给出了一种空闲容量分配方法,它是在线性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的实际情况,对空闲容量进行调整,因而可以适用于实际网络。  相似文献   

8.
增强网络生存性的ATM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赞  李青 《光通信研究》1995,(3):14-17,28
本文分析了ATM的特性和探讨了几种有关的增强网络生存性的ATM技术,如失效的迅速检测零带宽后备虚通道和多链路输技术等。最后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IP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服务的普及,如何通过提高IP网络的生存性来确保IP服务的可靠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生存性及其相关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进行了讨论;其次,通过对IP网络的结构、协议进行概括.分析了由IP层提供生存性的优点;最后,系统阐述了IP层生存性的研究现状、解决方案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对高生存性RPR网络(由多个小型RPR子网多环互连而成)自动拓扑发现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邻子网信息交换完成自动拓扑发现过程的改进算法,对该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发现速度.  相似文献   

11.
未来传输网络中,不同的网络技术(如IP、SDH和WDM技术)的融合需要不同网络层次之间进行有效地配合,特别是网络生存性领域更是如此。首先对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的框架以及在多层网络环境下实现网络生存性的技术进行了概述,同时以IP over WDM为例,说明了这些方法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多层传送网的生存性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季红  李增智  曲桦 《电信科学》2000,16(10):14-17
传送网的发展对网络的生存性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电信传送网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网络生存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和探讨了多层传送网中生存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对于智能光网络(ION)生存性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光网络本身,基于静态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对于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而言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未来智能光网络中复杂业务的需求。基于业务的智能光网络生存性策略,可以解决现有网络生存性策略与业务侧的生存性需求之间的差异。通过将对生存性需求的描述和定义从网络侧转移到业务侧,以业务对生存性的需求为核心,能很好地实现智能光网络中对生存性策略的控制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多层宽带网络生存性及其综合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宽带网络生存性的最新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而深入讨论了我层网络生存性综合控制策略,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SDH/ATM网络一存性控制策略,并给出一些有待研究的课题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存技术作为光传送网体系演进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件,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而持久的关注.论文回顾和总结光传送网生存技术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若干最新进展,内容包括:光网络的连接恢复技术、可生存光网络的资源优化与服务质量、两层网络的连接恢复技术以及透明光网络的故障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17.
赵太飞  李乐民  虞红芳 《压电与声光》2006,28(3):272-274,277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光纤的带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传输容量,其生存性对主干网络性能和服务至关重要。该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生存性定义,然后分析了保护和恢复的生存性技术,最后阐述了多层保护与恢复技术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8.
Most research to date in survivable optical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focused on the failure of a single component such as a link or a node. A double-link failure model in which any two links in the network may fail in an arbitrary order was proposed recently in literature [1]. Three loop-back methods of recovering from double-link failures were also presented. The basic idea behind these methods is to pre-compute two backup paths for each link on the primary paths and reserve resources on these paths. Compared to protection methods for single-link failure model, the protection methods for double-link failure model require much more spare capacity. Reserving dedicated resources on every backup path at the time of establishing primary path itself would consume excessive resources. Moreover, it may not be possible to allocate dedicated resources on each of two backup paths around each link, due to the wavelength continuous constraint. In M. Sridharan et al., [2,3] we captured the various operational phases in survivable WDM networks as a single integer programming based (ILP)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is work, we extend our optimization framework to include double-link failures. We use the double-link failure recovery methods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employ backup multiplexing schemes to optimize capacity utilization, and provide 100% protection guarantee for double-link failure recovery. We develop rules to identify scenarios when capacity sharing among interacting demand sets is possibl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double-link failure recovery methods, the shared-link protection scheme provides 10–15% savings in capacity utilization over the dedicated link protection scheme which reserves dedicated capacity on two backup paths for each link. We provide a way of adapting the heuristic based double-link failure recovery methods into a mathematical framework, and use techniques to improve wavelength utilization for optimal capacity usage.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管理技术的ATM网络抗毁性组织结构概念,指出了在网络规划设计与维护管理阶段进行层次化技术处理的重要性。ATM网络抗毁性组织结构要求在网络规划设计阶段、运用各种规划算法和仿真技术进行抗毁性设计与验证;在网络管理维护阶段,从网络各个层次,运用各种管理算法或机制维护网络抗毁性。在网络实际运行过程当中,该组织结构强调联合应用网络各层次上的抗毁性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各个层次上的抗毁性,以提高整个网络抗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