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人工配制含磷废水和实际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最佳除磷pH值范围、最佳投加量范围以及对不同类型含磷废水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3种絮凝剂均在pH=6的条件下除磷效果最佳,其中,PFS表现出良好的除磷性能,是一种高效除磷混凝剂。  相似文献   

2.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A2/O工艺+高效沉淀池工艺去除污水中总磷,本文就高效沉淀池工艺控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筛选影响该工艺除磷效果的因素。基于污水厂运行现状,通过调控除磷剂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回流比及混合强度等运行条件。结果表明:高效沉淀池工艺控制条件中PAC投加量、污泥回流比是影响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混合强度、PAM投加量对除磷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聚硅硫酸铝铁混凝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型混凝剂聚硅硫酸铝铁(PSFA)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磷的混凝去除效果,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原水pH、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等因素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Al2(SO4)3混凝除磷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PSFA可有效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TP含量,当投加量为36mg·L-1时,可以使出水TP的质量浓度从1.51mg·L-1下降到0.32mg·L-1,出水达到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199-2009规定的TP排放一级标准;PSFA混凝除磷适宜pH为6~10;PAM可以有效提高PSFA混凝除浊和除磷效果,减少混凝剂投加量;PSFA比PAC、PFS、Al2(SO4)3具有更好的混凝除磷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位于太湖流域的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O处理工艺的尾水为对象,进行了化学混凝除磷试验.结果表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PFS和PAC较其他无机低分子混凝剂具有更好的除磷效果,且铁系混凝剂比铝系混凝剂除磷效果要好,PFS的除磷效果最好,PAC次之;混凝剂投加量为15 mg·L-1时,可使处理后出水TP的质量浓度<0.5 mg·L-1,混凝剂PFS当n(Fe3+)/n(P)为1.25时除磷效果最好,是一种高效的混凝剂,投加量少、成本低;混凝剂和助凝剂联用时,非离子型PAM对PAC和三氯化铁的助凝效果较明显.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磷含量,化学除磷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p H、搅拌时长以及加药量三个变量对三氯化铁、氯化铝、氯化钙、硫酸镁以及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六种化学除磷剂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 H和投加量对化学除磷剂除磷效果有显著影响,搅拌时长超过6 min后对化学除磷剂除磷效果几乎没有影响。p H增大,三氯化铁、氯化铝和硫酸镁的除磷率都先上升后下降,三者的最佳除磷p H分别在4~5、6和9。氯化钙的除磷率随p H增大而增大,其最佳除磷p H为10。复合除磷剂PAC、PFS的除磷率随p H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二者的最佳除磷p H分别为7.5和8。投加量增多,无机盐类除磷剂的除磷率先增大后不变,三氯化铁的最佳投加量为250 mg/L,氯化铝和硫酸镁的最佳投加量均为200 mg/L。复合化学除磷剂PAC与PFS的除磷率随投加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二者的最佳投加量均为120 mg/L。  相似文献   

6.
王涛  张娟  杨芳芳  朱俊  李科 《水处理技术》2013,39(2):87-89,93
向改良型氧化沟工艺中投加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其生物-物化协同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氧化沟内投加15 mg/L的PPFS时,协同作用较明显,系统对TP、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出水TP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因此PPFS的优化投加量为15 mg/L,最佳投加点为氧化沟(好氧段)。投加PPFS可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且对污泥活性没有不良影响,产生的物化污泥量也很少。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种专用于磷化废水脱磷处理的絮凝剂及其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当磷化废水pH值调为8.0-9.0、处理温度为20±5℃时,除磷絮凝剂的最佳投加比例为:磷含量(mg·L-1):石灰投加量(mg):絮凝助剂A(mg·L-1)=38:200:1.处理后的磷化废水中总磷含量为0.1mg·L-1,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且磷的去除率较传统方法提高20.2%,吨污水药剂成本下降了17.1%,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混凝剂投加对膜污染及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膜生物流化床(MBFB)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中,研究投加无机混凝剂对膜污染以及除磷效果影响.烧杯试验中优选出混凝剂,并确定其最佳投加量.在实际运行的反应器中间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300 mg·L~(-1),测得反应器中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降低,跨膜压差(TMP)增长趋势减缓,TP去除率显著提高,表明混凝剂PAC能有效延缓膜污染并且提高系统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实证某污水处理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升级改造效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现场实验。分别研究了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化学协同除磷工艺的处理效果,并据此进行了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前搅拌时当NO3--N的质量浓度降至3 mg/L以下时,聚磷菌才开始明显释磷;低曝气量厌氧释磷量远大于中曝气量时磷的厌氧释放量。PAC用于协同除磷效果较好,优化投加量为120 mg/L;化学协同除磷时投加PAC 1~2 d后才能使出水TP含量达标,投加PAC后对硝化细菌有较大影响,但经过3~4 d硝化作用恢复正常;投加PAC可大幅降低出水TP、SS,并且有效解决了冬季反应池表面浮渣问题。  相似文献   

10.
PFS和PAM化学沉淀法处理高磷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刘柏林 《广州化工》2020,48(14):85-87
以华北地区某药企所产生的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PFS和PAM化学沉淀法对其进行实验研究。讨论了除磷剂对废水中总磷去除率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样品的进水水质为410 mg/L(以P计)的总磷浓度时,质量分数为11%的PFS投加量为1.5 mL,PAM(1∶1000)投加量为1.5 mL时除磷效果最好。此时,废水中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9.88%,沉降体积比为94%,出水pH为5.88,符合出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粉末活性炭-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C投加量对TN、TP的去除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最佳PAC投加量为400mg·L-1,出水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4.90%、67.70%和96.55%,污泥容积指教(SVI)为45.2mL·g-1,均优于未投加PAC的SBR系统.分析了PAC优化SBR系统的机理.持续运行PAC-SBR工艺1个月,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工艺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12.
工业含磷废水除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温条件下,以低廉的氯化镁、碳酸氢铵作沉淀剂加入到含磷废水中除磷时,得到的一次处理液因含磷高无法达标排放。本文利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作复合混凝剂,对其进行进一步除磷研究,实验研究证明,加入复合混凝剂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并可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二类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还原性铁粉和高锰酸钾制备了新生态铁盐(FIS)用于去除水中的磷酸根,研究了pH、高锰酸钾投加量、还原性铁粉投加量等对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IS除磷效果随还原性铁粉、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溶液初始磷含量增大而降低;FIS除磷时最佳pH为3,浊度变化对除磷效果无明显影响;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为3 mg/L、还原性铁粉投加量为1 g/L时,FIS对模拟含磷水和实际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8.16%、84.17%。  相似文献   

14.
使用石灰对皂素废水进行预中和处理,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皂素废水的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pH值、PAC用量、PAM用量及PAC联合PAM工艺对皂素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石灰中和过程适宜的pH值为8,PAC联合PAM工艺对皂素废水处理效果优于单独使用PAC或者单独使用PAM时的处理效果,在pH值=8,PAC投加量为1030mg·L-1,PAM投加量为8.5mg·L-1时,皂素废水中的COD去除率为64.28%。  相似文献   

15.
以深圳某生活污水处理厂好氧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比了聚氯化铝(PAC)和聚氯化铁(PFC)的除磷效果。试验表明,PAC与PFC都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总磷去除率随着药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药剂投加量大于100 mg/L时,PFC对TP的去除率高于PAC,但PFC对出水pH的影响要大于PAC。  相似文献   

16.
陈凌霆 《山东化工》2021,(2):247-249
为解决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不稳定问题,从pH值和除磷剂投加量两个方面,考察了PAC、PAM和磁粉混凝凝除磷效果,进一步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响应曲面模型.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影响因子对总磷去除率影响顺序为:PAC>磁粉>PAM投加量.最佳工艺条件为:PAC投加量为38.8 mg/L,PAM...  相似文献   

17.
无机混凝剂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无机混凝剂(PAFC和PAC)与壳聚糖(CTS)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调理污泥脱水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混凝剂调理。当无机混凝剂PAFC和PAC投加量(以干污泥量计)分别为60 mg/g,CTS投加量(以干污泥量计)为3.0 mg/g时,PAFC+CTS、PAC+CTS调理污泥比阻比原泥分别降低了87.90%和84.93%,滤饼含水率降到76.3%和76.9%,污泥平均粒径从原来的8.70μm分别增大至59.07μm和54.69μm。相同投加量下,PAFC+CTS联合调理的污泥脱水效果优于PAC+CTS联合调理。  相似文献   

18.
樊杰  张璎  万徐  胡晗 《陕西化工》2013,(11):1986-1989
在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硫酸铝中进行生活污水化学除磷药剂优选,采用SBR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化学辅助生物除磷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化学除磷药剂中,硫酸亚铁的除磷效果最好,曝气3h末按Fe/TP摩尔比1.5投加,可以使出水磷小于0.5mg/L,增强了出水磷达标的稳定性。投加硫酸亚铁后,出水的电导率上升,pH略微下降,MESS增加了5%,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更好,污泥的颜色偏黑。  相似文献   

19.
混凝沉淀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混凝沉淀法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了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方式、pH及沉降时间对处理效果都起着重要作用.在pH为10左右,PAC投加量为5 000 mg·L-1,PAM投加量为3.2mg·L-1时,沉降30 min,废水COD去除率达58.14%;浊度去除率可达91.97%;SS去除率达91.11%.用混凝沉淀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可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负担,在蛋白回收生产工艺中应用,可提高蛋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0.
为强化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的TP,满足GB 3838-2002的地表IV水体要求(TP的质量浓度0.3 mg/L),采用FeSO_4作为同步除磷研究,考察Fe盐同步化学除磷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并解析该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特性。结果表明,Fe~(2+)投加可保证出水TP的质量浓度0.3 mg/L,且对COD的去除效果和去除速率影响较小;且同步化学除磷可改善脱氮性能和污泥沉降性能。Fe盐投加对Bacteroidetes的影响较小,Saccharibacteria和Acidobacteria的丰度在Fe盐投加后显著下降,Actinobacteria菌群随着Fe盐投加组运行时间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