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局部放电检测是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缺陷检测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在实际中采用的局部放电检测仪存在检测数据碎片化,并且不同的采集传感器中的数据共享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开发智能无线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系统,以提高对电气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效率,本文详细分析了智能无线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沟槽电缆绝缘层局部放电区域,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技术。基于绝缘层三电容模型和气隙放电模型,分析局部放电产生超声波的机理及信号特征;研究了高灵敏度、便携式沟槽电缆局部放电超声波在线检测装置;基于MATLAB的GUI功能研究了数据处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可靠地采集处理局部放电超声波信号,且信号幅值与放电量成正比,与传播距离成反比;在局部放电信号频率范围内,低频段放电信号的幅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局部放电法能够对电缆绝缘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检测,通过对放电量和相位等特征参数的分析,可以判断缺陷类型和绝缘劣化程度,进而预测电缆剩余寿命。现基于高频电流法、超高频法、超声波法研制了一套多传感技术融合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原理及结构。  相似文献   

4.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中,局部放电会和各种干扰信号混叠在一起进入检测系统,为了提高局部放电检测精度和准确性,本文针对电缆局部放电中常见的干扰信号,提出不同的抑制干扰方法和应用条件,在局部放电信号经过硬件和软件滤波进行干扰抑制下,提高信号信噪比,实现局部放电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110 kV高压电缆缺陷对输电设备运行状况的影响,首先对110 kV高压电缆缺陷的源头及其种类进行了分析,其次采用人工模拟的方法对几种常现的电缆本体及附件上的缺陷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运行实验,接着通过局部放电检测及红外测温等方法对电缆本体及附件的运行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缆上的各种缺陷会引起电缆绝缘中的局部放电和电缆终端及应力锥等重要设备运行发热等情况,局部放电检测和红外测温等方法对高压电缆缺陷的监控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原理和电缆局部放电原理的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技术.通过在电缆上施加高压脉冲,使得电缆上有故障的位置产生局部放电,从而产生振动信号.并将放电脉冲信号同步传输给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系统.通过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来探测电缆沿线放电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对振动信号进行定位.将该故障定位技术应用于电力电缆沿线上监测电缆故障的状态分布,并进行试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监测多回路30 km电缆线路的故障分布状况,并对故障点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由于高电压电缆局部放电信号微弱,且频率范围在2kHz-500MHz之间,数据采集难度大。采用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多路选择板卡PXl259;3、PXl5154高速数据采集板卡及其相关的计算机系统,作为高压电缆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硬件平台,通过设计并编制动态链接库,可以实现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数据采集,以文件形式为检测电缆局部放电特征量提供原始采样数据。动态链接库对NI的数据采集设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具备一定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8.
三、局部放电法 高压电机、变压器的绝缘材料若有绝缘劣化、空隙等缺陷时,在那些部位就产生叫“电晕”的局部放电。如发生局部放电,通常会出现数10kHz~数MHz的高频电流,同时伴随发射10kHz以上的超声波(或称为射频信号)。监测流经接地线的局部放电电流和发射于空中的超声波信号,即可知道绝缘劣化情况。 局部放电法就是利用在绝缘体内部或表面产生的局部放电现象来进行诊断的。 1.局部放电法原理  相似文献   

9.
中压电缆局部放电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准确地检测局部放电情况并进行精确定位。现首先对中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该技术在配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ARM S3C2410s微处理器,针对变压器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特征设计了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由超声波预处理电路和基于S3C2410s的信号采集、图形显示、键盘操作和数据存储等功能模块组成,具有速度快、结构简单、经济、方便携带等优点.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可靠地采集处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波信号,准确地反映信号的大小、频率及波形.  相似文献   

11.
高电压电缆局部放电严重影响电缆的寿命和供电可靠性。电缆局部放电信号微弱,特征信号频率高达300MHz,具有电容式和电感式两种传感器,采样点多,数据采集难度大。采用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多路选择板卡PXI2593、PXI5154高速数据采集板卡及其相关的计算机系统,作为高压电缆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硬件平台,设计数据采集通信子系统和客户端子系统,实现采样通道选择、数据采集和存储、采样数据显示、历史数据回放、信息参数配置与用户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小样本情况下识别局部放电信号的正确率,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识别,利用网格搜索法先进行粗略搜索,再精细搜索参数,进行参数寻优。采用M-ary方法进行多分类。并采用LSSVM和BP神经网络两种分类器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表明,LSSVM识别率比BP要高。该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矿井高压电缆的老化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局部放电脉冲信号可直观的反映出电缆的老化程度.利用差分法搭建耦合装置测量电缆局部脉冲信号,通过小波阈值去噪法,对测量到的脉冲信号进行去噪,提高数据的精确度,搭建在线监测系统,对数据采集模块与信号传输模块进行选型设计,利用光纤通讯网络将信号传输到上位机,实现高压电缆绝缘状态的远程在线监测与诊断,并为电缆的检修与更换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新会供电局110k V会城站10k V贸圭线电缆进行局部放电试验的真实案例进行阐述,验证该系统在电缆局部放电测试与定位上取得的良好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电站直流电源蓄电池传统核容装置的不足,研制了一种变电站直流电源蓄电池智能核容仪,可以获取直流电源蓄电池模块的实时放电电压信号和放电回路电流信号,通过制定的电阻调节控制码及电阻投切策略,来实现电阻箱的可编程控制,达到恒定电流放电的要求。设计了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的智能核容控制策略,智能诊断蓄电池状态,有效避免蓄电池核容的二次损伤,并自动记录核容过程中放电时间、放电电流电压等数据,计算给出蓄电池容量,为保证核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变电站后备电源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电力电缆中局部放电现象产生的成因进行了解释与说明;其次根据电缆故障发生的作用机理不同以及缺陷所处位置的不同对电缆局部放电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局放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对局部放电主要的检测方法及原理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基于高频电流法对某110 k V变电站运行期间其35 k V进出线电缆进行了局部放电检测的案例分析,该方法对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黎政  吴胜利  邢文婷  廖世勇 《机械传动》2022,(7):144-150+157
针对实际工程中采集的齿轮故障信号样本不足,以及在噪声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常见深度学习网络进行模式识别出现的训练不足、故障识别率低和生成对抗网络易发生模式坍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GAN(Mixtur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和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的齿轮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将真实齿轮信号经形态学滤波处理后通过时频变换技术转变为时频信号,利用MGAN网络合成新样本来获得一个平衡数据集,克服了样本不足的问题;同时,分析了MGAN网络主要参数对合成样本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平衡数据集训练CNN进行故障诊断,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率。通过对比试验和试验台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样本不足条件下对故障进行准确识别以及克服神经网络模式坍塌方面的有效性及优势,为实现齿轮箱典型故障提取及智能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局部放电检测是评估电气设备绝缘缺陷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电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电缆局部放电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作产生的影响;随后分析了诱发电力电缆产生故障的原因,结合探析了几种较为常见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具体操作和实现步骤进行了分析,将获得的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各类方法在特定环境下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最后基于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局部放电有效性和可行性的评估,可知在各类不同的环境和实地应用中,各类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都有助于电缆局部放电位置的确定,但并没有一种完善的方法,局部放电的定位研究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漏磁信号进行增强处理以提高其信噪比是实现漏磁数据智能分析的重要前提。漏磁信号中同时包含低频和高频噪声,直接进行处理往往会产生较高的错误率。从无限长矩形凹槽的磁偶极子模型中发现,漏磁场的切向分量和法向分量的原函数和一阶导数具有较强的交叉相关性。于是,利用这种交叉相关性,提出将漏磁场磁感应强度切向分量和法向分量融合的漏磁信号增强算法,对检测目标位置的信号进行增强,同时对其余位置的噪声进行抑制,从而提高漏磁信号的信噪比。利用牵拉实验数据和在役管道漏磁内检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初步验证和推广。最后,从在役管道漏磁内检测数据中收集了若干样本,并提出适合于漏磁信号的信号质量评估方法,对所提增强算法进行量化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几乎所有样本的信号质量均得到了提高,大多数样本得到了不小于10 dB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