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ercel公司推出可控震源低频去谐波功能简称Smart LF,该功能能够显著降低可控震源在低频段的畸变,需要匹配508XT仪器主机激活才能使用,适用于VE464电控箱体的4.0及以上版本。可是随着节点设备的推广应用,不再需要仪器主机就可以独立作业,在没有508XT仪器主机的情况下该如何实现Smart LF功能,SMA软件完美移植了508XT仪器主机管理可控震源的功能,能够在无仪器主机情况下激活Smart LF,从而实现Smart LF的独立操作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508XT仪器为面向高效采集而设计,对原428XL仪器的功能参数有所整合,但绘图功能模块仍在进一步开发中。508XT仪器对绘图仪的支持、使用有别于428XL,需要另外安装绘图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绘图仪无法使用。从绘图实现的方式入手,对无法绘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查找出问题并进行了解决。通过添加虚拟NAS的方式实现了无NAS时的绘图,满足了特殊情况下的绘图需要。  相似文献   

3.
两组震源交替扫描激发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东亮 《物探装备》2005,15(3):178-180
利用仪器具有同时使用两组震源的功能,使用两组震源激发,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文中介绍了双源交替激发原理、施工观测系统和仪器实现双源交替扫描的参数设置,并对两组震源交替激发施工时的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大道数高效采集中,特别是在地形起伏大的沙漠、山地施工时,电台中继站(以下简称中继站)是增加震源和仪器之间通信质量、提高通信信号强度不可或缺的手段。在Sercel 428 XL/508XT系统中,传统的中继站的配置方法在双频道、一级中继站的环境下,仅能支持4台中继站同时工作,无法满足对于在复杂区域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施工生产的需求。本文介绍一种新的中继站优化配置方案,通过更改中继站的频率配置,在双频道、一级中继站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最多容纳10台中继站同时工作,有效地提升了震源和仪器通信能力,减少了通信盲区,提高了野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城区可控震源施工时,为了实现安全、高效采集,按照扫描参数及台次将每个炮点规定了相应的点代码,并且要求这些点代码要与428XL仪器的处理类型一一对应。本文以线性扫描为例,介绍了点代码施工时428XL仪器JLog窗口中SPS文件的加载方法,JVE464窗口中参数的设置方法,JOperation窗口中处理类型的设置方法及可控震源的编组方法。  相似文献   

6.
508XT系统是Sercel公司推出的地震采集系统。它基于全新设计理念,并重新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在生产中发现,新系统界面对比400系列仪器的交互界面更加友好。通过对人机交互界面的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得操作员操作更为便捷。利用交互界面友好的特性,减少现场操作员的夜间工作强度。生产放炮界面提升了可视性及操作性,有效减少人为废炮率,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实践证明,508XT系统的交互界面可以有效提高地震小队的生产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导航技术在可控震源施工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生产质量。本文阐述了震源施工中震源导航激发的基本原理,详细地介绍了可控震源使用导航定位后与之配套使用的408UL仪器参数的设置和扫描过程。  相似文献   

8.
刘欣悦 《物探装备》2022,(4):243-246+249
G3i和508XT作为目前石油勘探市场两大主流有线地震采集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了解和熟悉二者的特点,不但可以在应用时节省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有线地震采集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系统构成和系统应用特性两方面对G3i和508XT地震采集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及对比分析,包括软件硬件、参数配置,着力陈述二者在相似功能上的不同实现方式及各自的独特设计,便于读者甄辨优劣,吸取经验教训,及时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有线地震仪器进行的地震采集中,作为野外地震数据采集的核心,仪器车会因为野外生产需要而不定期的搬家,特别是在二维采集项目中,仪器车需要每天都搬家,这将导致浪费大量的生产时间。本文基于508XT仪器,介绍如何使用两台仪器车,在生产中尽量的减少仪器车搬家所浪费的时间,提高野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殷来明 《物探装备》2022,(5):324-328
508XT系统是Sercel推出的新一代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相比于428XL系统,它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同时,减少地面设备种类,将LAUX-428及LAUL-428的功能应用集成为一体,设计成全新的多功能站体CX-508。本文从CX-508的外观、关键参数、工作状态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CX-508的功能特性,进而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再结合一线勘探应用及现场故障解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详细的解析,以便大家深入的了解CX-508以及508XT采集系统其他地面设备的野外工作情况,从而提升小队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帮 《物探装备》2011,21(3):161-164
可控震源施工中使用交替扫描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设备的硬件连接、系统联机和具体的参数设置着手,详尽地介绍了428XL仪器配合先进Ⅲ电控箱体在施工中如何做到不用仿真VE432实现交替扫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磊  李少军  高宇 《物探装备》2010,20(2):96-98
随着可控震源电控箱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控震源交替扫描技术已经逐渐在国内、外石油勘探项目中推广应用。应用可控震源交替扫描技术,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通过参数设置,将Ad-vanceⅢ箱体模拟成VE432箱体,实现了AdvanceⅢVib Pro电控箱体与408XL仪器配套使用进行震源交替扫描。  相似文献   

13.
可控震源激发在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激发类型也已由以前的单点激发发展到现在的多源激发,而使用滑动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多源激发的效率。滑动扫描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多组可控震源实现无等待扫描激发,即一组震源在扫描激发过程尚未完全结束,另一组震源已经开始启动扫描激发。但是滑动扫描激发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谐波干扰。文中在简单介绍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谐波畸变的分布特征,讨论了通过合理地设置滑动时间,减少谐波畸变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可大幅度提高地震作业效率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可控震源和仪器的工作时序,介绍了通过可控震源与ARAMARIES仪器的联机流程,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参数合理设置的方法,从仪器和可控震源的角度分析,节约每一次扫描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节约每一炮所花的时间,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个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可控震源科技的发展,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可控震源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某工区施工中,开工验收测试时震源GPS返回高程误差超标.在施工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分别从TrimbleSPS855接收机(GPS基站的必备配套设备)的硬件、软件设置,仪器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16.
在428XL仪器中,两个blaster接口可以同时配接炸药震源与可控震源控制器,因这两种震源在系统中对应不同的处理类型,而仪器在载入SPS文件时只能引用一种处理类型.为了实现两种震源的交替生产,在系统中必须能同时引用两种处理类型.本文介绍的参数文件修改法与多线束施工法,能实现同时引用两种处理类型,从而达到两种震源交替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428XL仪器软件许可的限制以及仪器自身设计的局限,428XL仪器在超大道数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带道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可控震源施工过程中,通过428XL仪器多主机的联机方法的应用,进行一系列的参数设置,有效解决了其仪器带道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428XL仪器的多主机联机不仅适用于可控震源作业,也可以应用于井炮作业模式,还可以用于428XL仪器使用VE464箱体与其他仪器联合作业。  相似文献   

18.
刘鸿飞  裴晓明  张琳 《物探装备》2011,21(2):96-100
本文分析了利用以太网接口、通过可行性分析及相关软件的设置,实现ARIES仪器主机与两组可控震源交替采集的方法,给出了ARIES主机与可控震源联机的具体实现步骤及具体的软件安装、网络设置及主机参数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源驱动施工通常需要有GPS设备。在没有GPS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开发Aries仪器和VibPro控制箱体功能,灵活地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实现了Aries仪器震源源驱动施工。  相似文献   

20.
法炜  张娜 《物探装备》2014,(1):68-71,61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对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数据质量和地震成像效果显著,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产。高效采集技术常采用万道采集,且监控震源数量多,对仪器与震源的通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广泛应用的VE464控制系统,就是采用了Tracs TDMA数据通讯电台,可较好地实现实时监控多组震源,配合Tracs TDMA转发器,可有效地拓展通讯距离,以提高施工效率。本文就Tracs TDMA转发器的应用及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选择最优参数设置及架设转发器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旨在充分发挥Tracs TDMA转发器的作用,拓展通讯距离,保证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