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针对深部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灾害频发的问题,从煤层冲击倾向性及动静组合诱冲角度探讨了冲击地压致灾条件;并总结出以开采解放层、优化巷道布置及采煤工艺为主的防范技术,以及以煤层注水、钻孔卸压、卸压爆破和强制放顶为主的解危治理技术,从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冲击地压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浅谈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为获取强冲击危险工作面的防冲关键数据,针对孟村煤矿401101首采工作面具有的坚硬顶板、大断层、大向斜等地质构造特点,在回采期间对工作面回风巷开展水力压裂弱化坚硬顶板技术试验,同时布设微震监测系统对试验期间的冲击地压能量事件进行监测,以考察压裂的实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推采至压裂区域后,日均总能量及频次都降低了17%;回顺范围内的每日微震事件总能量和频次普遍比运顺低,尤其在受F1断层影响的区域更为明显;进入压裂区后,回顺侧大能量事件随即有所降低,运顺侧较为滞后,且发生在工作面前方的微震事件占比逐渐增大,微震事件逐渐由工作面后方向工作面前方转移,同时,微震事件位置在工作面前方范围内基本呈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4):107-109
针对深部大面积采空两软工作面的特殊地质情况,首先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做了力学分析,阐明了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最后为了验证以上结论,进行了包括支承压力、钻屑法和微震监测在内的现场实测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能源开发的战略方向,新疆矿产资源整体开发的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和开采强度的提高,新疆浅埋煤层也逐渐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冲击地压事故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之一,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埋藏浅,各地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不同,所以新疆矿井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分析了解新疆冲击地压事故的影响因素,对新疆矿井开展冲击地压预测、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冲击地压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在统计分析多个冲击地压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诱发因素基础上,研究了冲击地压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地压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影响因素主要有煤岩固有冲击属性、瓦斯含量(压力)、开采深度、坚硬顶板、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等。冲击地压工作面异常涌出防治技术是在开采过程中实施钻孔卸压、顶板预裂爆破、煤层注水、深孔爆破、瓦斯抽采、强化支护、综合监控监测及安全防护等措施,降低冲击地压及伴生瓦斯异常涌出危险。研究结果在宽沟煤矿I010202工作面实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某矿23采区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认为采掘部署集中、大范围坚硬顶板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采动应力不能得到一定程度松弛,致使顶板坚硬岩层突然断裂产生"采动应力谐振叠加效应",造成一次释放能量成倍增加是引发较大规模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弱内强表"原则的治理措施。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冲击地压的防治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毅  江成玉 《煤》2023,(9):14-18
煤岩冲击倾向性与矿井冲击地压息息相关,分析煤岩冲击倾向性及矿井冲击地压防控对预测矿井冲击地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监测综合研究手段,首先对煤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煤岩冲击倾向性。其次通过微震监测、钻孔卸压等现场监测手段,分析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微震事件分布及应力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岩体抗压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加呈降低趋势,同时煤样测试过程中出现脆性破坏;通过煤岩冲击倾向性测试,发现该矿井为强冲击矿井,需要采取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在监测到确有冲击危险时,应及时采取二次卸压措施,并用钻屑法再次监测解危效果,直至消除冲击危险。  相似文献   

9.
刘学 《中州煤炭》2021,(10):68-74
根据耿村煤矿12230特殊空间结构体”孤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及相同条件下冲击地压事故案例综合分析,判定该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较高,易造成工作面及两巷的冲击,提出控制工作面回采速度、加强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加支护措施和大直径深孔卸压、煤层注水、断底爆破、监测等综合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方案。结合防治冲击地压监测数据,通过应力、微震等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采取措施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日均微震频次与日均释放能量均有所下降,不规则煤柱影响区域应力得到明显降低,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加强对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研究,并针对煤矿现场实际,探索有效的现场实用技术,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警分析,对防治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郄峰 《煤炭科技》2021,42(2):96-99
孤岛工作面往往存在冲击地压的可能,而冲击地压的破坏性极大,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棋盘井煤矿I020908工作面属于孤岛工作面,经冲击危险性评价,判定该工作面具有弱冲击危险性。为保证安全回采,在棋盘井煤矿I020908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基础上,针对I020908孤岛工作面制定相应的冲击地压防治设计,为工作面回采期间防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千米埋深坚硬顶板工作面“见方”阶段冲击危险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利用KJ470双震源震动波监测系统,分阶段反演工作面回采期间震动波波速分布情况,从而确定高应力分布规律。双震源CT探测与反演结果表明:(1)高应力区与地质条件变化区、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以及相邻采空区支承压力影响区具有高度一致性;(2)坚硬顶板工作面距离“见方”位置50 m时,开始受“见方”影响;(3)回采进入“见方”影响区域后,大能量震动事件超前工作面发生,并与反演的高应力区吻合。基于震动波CT反演预测结果,对划定的高应力集中区域设计卸压解危措施,提高了卸压解危的精准度,微震监测结果表明,采取卸压措施后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冲击危险,验证了防治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工作面冲击危险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孟村煤矿中央大巷复合构造区周期性冲击地压为背景,在矿井现有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动静载叠加诱冲原理和冲击启动理论,提出以静载荷的积聚位置、积聚周期和动载荷的来源、供给时间为深部矿井复合构造区冲击地压"四要素"的周期性预警方法.分析认为,深部矿井冲击地压主要因素为静载荷,发生冲击地压的前提条件是静载荷必须重新...  相似文献   

15.
《煤矿安全》2017,(12):183-186
对湖西煤矿31202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预估与评价,分析了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动静载荷的影响因素,并采用FLAC~(3D)软件进行工作面采动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随着工作面开采煤体内支承应力的移进,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工作面冲击危险的因素并对危险区域进行划分,最终对可能引起冲击地压的动、静载荷提出不同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联创公司二层煤复采区开采过程中,存在冲击地压威胁,通过与科研机构通力协作,对复采区采取分析讨证、合理布置、监测预警、超前缷压、反复缷压等有效措施,实现了复采区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21,40(5):25-27
以常村煤矿25采区为工程背景,采区内有Fj239、Fj214和Fj245这3个正断层,断层落差小于2 m,倾角约为45°,从上盘垂直断层向下盘推进开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采场顶板稳定性及冲击地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工作面逐步推进,当不经过断层时直接顶及上覆岩层以拱形上移式塌陷,经过断层时直接承顶及上覆岩层沿结构面方向沉降变形;开采过程中能量容易集中在顶板断层及工作面处,断层越密集能量集中程度越高;工作面距断层越近工作面前方的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越大,且峰值位置有向工作面靠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某千米深井内74101工作面为工程地质背景,通过该工作面回采期间受顶板砂岩增厚赋存区影响而诱发冲击地压事故为研究点,基于动静载叠加理论对冲击地压事故的诱冲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矿震震动波CT反演技术对顶板砂岩增厚赋存区进行精细定位,并提出采用切顶爆破和卸压爆破措施对该影响区范围内的顶板和煤体进行卸压解...  相似文献   

19.
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强对强冲击危险工作面冲击地压的监测,根据覆岩运动理论提出了钻屑当量与煤体相对应力之间的关系,研制了属于中后期预警和局部预警的冲击地压在线实时监测系统。通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动态监测不同孔深的煤体应力变化,能有效地对现场冲击危险状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预警,使强冲击危险工作面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和局部解危措施。实践证实冲击地压在线监测预警技术有助于强冲击危险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20.
为预防邻近采空区侧回采巷道繁发冲击矿压,根据动静载叠加诱发回采巷道冲击破坏模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揭示了邻近采空区巷道冲击破坏机理及其冲击地压频发的理论依据,基于动静载主要构成得出了邻近采空区巷道冲击破坏的2种模式以及必要准则,从而提出了降低动静载叠加影响的邻近采空区巷道外错布置技术,并且确定了巷道降低静载避开支承压力集中区以及削弱动载以增大传播介质衰减指数为原则的巷道布置原理,最后邻近采空区巷道外错布置技术在跃进煤矿得到了成功实践,取得了明显、有效的防治冲击地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