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黄晓斌  揭泽鹏  徐玉朋 《广州化工》2013,41(7):159-160,175
铁路卸油过程中在鹤管的最高远端极易形成气阻断流。在高温天气卸油时,此问题更加突出。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内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多种较为完善的卸油工艺。本文通过对气阻问题和已有工艺的分析和研究,来进一步优化铁路卸油工艺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国内加油站使用率较高的红夹克(Red Jacket)潜油泵为例,简要介绍潜油泵构造,工作流程,提出因油罐工艺管线设计缺陷引起的卸油后气阻故障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工艺设计改进,阐明具体应对措施,以确保加油站加油设备正常工作,有力保障加油站良好的经营秩序。  相似文献   

3.
成品油库火车卸油工艺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气阻、汽浊等现象,影响卸油的速度,同时会影响油库的工作效率,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在温度过高以及气压较低的环境中,所以使用液动潜油泵能够改变原有的卸油方式,将其压力转变,能够改变气阻、汽浊等现象,提升效率,本文主要研究液动潜油泵在运用中产生的工作原理,并对优缺点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近20几年来火车轻油装卸新工艺不断的推出,使原来难以实现的卸车变的简单。这归功于新型流体装卸设备的不断开发和应用。火车的卸车形式有:下卸和上卸两种,下卸工艺一般用于原油、重质油品的卸车,上卸工艺一般用于轻质油卸车。火车卸车的上卸工艺有真空虹吸式卸车、潜油泵卸车、容积式泵强制卸车。下面将近三十年来常用的火车轻油卸车工艺加以叙述,希望对新入行的设计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火车装卸车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近二十年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型流体装卸设备的应用,火车装卸工艺不断进步。其中油品装卸是常见的一种火车装卸工艺,新型工艺的出现使油品装卸车变得容易。上卸和下卸是火车装卸车中常见的两种方式,如原油、重质油的装卸车一般采用下卸,而我国轻油的装卸则采用上卸。火车上卸工艺主要分为三种:1.真空虹吸式卸车2.潜油泵卸车3.容积式泵强制卸车。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火车卸油工艺及其流程方式,希望对火车装卸车的工作者能够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潜油电泵机组在出厂前必须经过试验,以检验机组的多个参数如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功率因数、转速、排量、扬程等是否符合出厂要求.本文根据潜油电泵机组立式试验井的设计原理,设计了一套潜油电泵水平试验系统,对潜油电机和潜油泵的多个参数进行测量,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出厂要求.该水平试验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安全、可靠地测量潜油电机(空载)和潜油泵的试验参数,并且能够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分析处理,生成相应的数据曲线和报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火车槽车卸油采用的4种工艺流程,即真空抽卸、滑片泵(转子泵)卸油、离心泵与滑片泵(转子泵)相结合卸油、潜油泵卸油,以及底油扫仓的3种工艺流程,即真空扫仓、泵抽吸底油、潜油泵抽吸.并对4种卸油工艺和3种扫仓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油库卸油系统是油库工艺设计中的一个难点,根据油库中铁路油罐车轻油上卸管路系统存在的气阻现象,全面地分析了气阻产生的机理与油库轻油罐车卸油的原理,并根据卸车的生产实际,介绍了目前油库轻油罐车卸油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潜油泵在加油站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油站采用油罐装设潜油泵的一泵供多机(枪)的配套加油工艺,是我国加油站的技术发展趋势,与采用自吸式加油机相比,其最大特点是:油罐正压出油、技术先进、加油噪音低、工艺简单,一般不受罐位低和管道长等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彭玫瑜 《河南化工》2010,27(8):49-50
电动潜油泵在加油站运用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电动潜油泵技术及应用现状,阐述了发展电动潜油泵在加油站、油库生产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电动潜油泵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后期的油井高含水,会造成油井减产、采油费用上升和环境污染。为此,加拿大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成功了一系列可用于有杆泵、螺杆泵、电潜泵的井下油水分离器,并已将电泵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在Alliance油田投入矿场应用。使用结果表明,采用它可使油井增产原油、降低采水和水处理费用,并可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7,(9):63-64
大港油田是一个开采时间较长的陆上油田,其人工举升大多数采用YQY107的潜油电机作为潜油泵的动力。由于需要降低采油成本,故要求潜油电泵要有一个较长的检泵周期和电泵寿命。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电泵的可修复性,可以使电泵被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3.
潜污泵的水力设计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设计方法。这里介绍了一种半经验半理论的潜污泵水力设计方法,涉及叶轮入口直径、出口宽度、出口直径、叶片出口安放角等关键参数计算选取及叶轮、泵体的绘型;按此方法设计的潜污泵制造加工后进行了性能试验,泵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表明该潜污泵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9,(9):80-81
针对潜油电泵的系统能耗问题,结合我国潜油电泵的应用现状,首先对潜油电泵的系统效率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潜油电泵系统能耗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因素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降低能耗的相关措施,为推动潜油电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参数设计、库存以及结垢等因素都会影响潜油电泵的系统能耗,各因素影响系统能耗的途径各不相同,但是都会给油田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单位必须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5.
鲍华 《山东化工》2012,41(10):77-78
离心式压缩机组作业油泵出现问题或停电时,备用油泵自动切换启动,此过程中,母管油压急速下降,油压将降低到停机压力值,导致机组停机。通过加装蓄能设施从管路系统瞬时补压,确保了机组的连续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井筒内温度分布情况对井下电潜式往复泵举升系统的设计和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传热学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井下电潜式往复泵系统的井筒温度场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不同井段的传热热阻情况和电机、电缆和泵的热量产生规律,较为准确的体现了井筒温度场的实际情况,为油田中井下电潜式往复泵举升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涠12-1N油田为注水开发油田,地饱压差小,为满足注采要求,必须进行增压注水。但由于受平台空间的限制,地面增加设备非常困难。本文提出了将潜油电泵机组"倒置"在注水井井筒中,将14MPa注水源增压至21MPa来实现增压注水的方案,并在W12-1-B15井获得应用成功。该方法不仅满足了注水要求,而且这一工艺填补了国内海上油田倒置式潜油电泵机组井下增压注水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龚智喜  刘鹏飞  张博  许东莉 《广东化工》2012,39(5):123-123,111
离心泵是石油化工企业运用最广泛的输能流体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怎样防止离心泵的汽蚀,怎样去减少汽蚀对离心泵的损害是非常重要的。汽蚀是一种十分有害的现象,它使离心泵的扬程,流量和效率明显下降,严重时泵甚至不能够运转,所以研究泵的汽蚀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提高泵的使用效率和延长泵的寿命等。  相似文献   

19.
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在国内外仍处于试验推广阶段,本文通过对电潜泵排水采气中关键技术—离心式气体分离技术和变频控制技术的研究和相应装置的配置,满足了电潜泵在排水采气过程中对抽汲介质为气水混合物、泵的工况为气水两相流、生产方式为油管排水套管采气的特殊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电潜泵排水采气的进一步推广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锅炉给水泵的正常运行是确保锅炉安全的第一步。而泵的汽蚀在生产运行中时有发生,不仅对泵本身危害极大,对整个热电厂安全运行也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给水泵汽蚀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在给水泵进口压力最低点处,给水压力大于水温所对应的饱和压力,泵就不会产生汽蚀,并对防止给水泵汽蚀进行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