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第一讲能量转换和(火用) 一、能量转换和能量平衡方法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它即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物质传递到另一种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到另一种形态。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数量总量恒定不变,这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亦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它是自然现象中最普通、最基本的定律之一。这一定律广泛适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1991,(1)
能量这一概念可概括地表述为:能量是物质的属性,是物质运动的度量,是作功的能力。由于运动形式的复杂性,决定了能量形态的多样性,它大致可以分为: 1.机械能—物体机械运动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 2.热能—物质热运动的能量; 3.化学能—物质化学运动的能量; 4.电能(磁能)—带电粒子定向运动与场的传递  相似文献   

3.
能量生产过程中总会有残留物质和能量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产生影响.本文从能量系统的火用平衡出发,将系统对环境的排放火用从火用损失中分离出来,依据符号火用经济学的原理建立了包含环境影响在内的系统火用、火用成本和火用经济学成本分析模型,并以燃气轮机功热并供(CGAM)系统为例推导出了矩阵求解方程,从而得出了能量系统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火用经济综合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4.
能量与能质寓于同一的客观属体--能,又分别表征能的不同的客观属性.热力学可划分为基础热力学和应用热力学两大类,相应地形成了分别以熵和(火用)为核心的两个热力学参数框架体系.(火用)理论的直接应用是(火用)分析法;其扩展应用是与经济学结合产生的热经济学,与传输学结合产生(火用)传递理论.  相似文献   

5.
<正> 五、有效能量与有效(火用)的计算 (一) 在一般加热工艺中,有效能量与有效(火用)可用下式计算以温度和压力作为决定性自变量,其有效能量与有效(火用)量计算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一、计算的基准 1.供给能量(供给(火用))、损失能量(损失(火用))的计算以环境状态为基准。 2.有效能量(有效(火用))的计算以被加工对象(原料)的初始状态为基准。  相似文献   

7.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对1 000MW机组进行了炯分析和热经济学建模.利用PowerBuilder9.0语言编制的程序计算了(火用)损、(火用)效率、炯损失系数、单位炯成本及单位热经济学成本等参数,得到了不同设计工况下各组件(火用)损、炯效率及(火用)损失系数的变化规律;计算了100% THA设计工况下各组件的产品单位(火用)成本及有无非能量费用时组件的单位热经济学成本,并指出了对热力设备进行改造的方向,找到了机组设计环节的缺陷.结果表明,能量成本与热经济学成本比值大的设备,应侧重于技术改造,反之要适当降低非能量费用.  相似文献   

8.
能量在给定环境下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早在十九世纪就已提出.本世纪五十年代,兰特(Z、Rant)把在给定的环境中能量的可转换部份和不可转换部份分别称之为Exergy(火用)和Anergy(火无)之后,关于(火用)的研究逐渐增多.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人们致力于寻找提高用能设备的经济性的措施.而利用(火用)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正> 第三讲过程的不可逆性和(火用)损失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过程,每一种不可逆因素都必将造成体系的(火用)损失。为了定量地计算过程的(火用)损失,就必须讨论过程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及其本质差别,以及由此而引起(火用)损失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应用能量平衡和(火用)分析方法,对小龙潭火力发电厂300MW机组热力系统能量转换过程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各个单元的能量有效利用及损失情况,指出了损失的主要部位和原因.结果表明:热量损失主要发生在凝汽器单元,凝汽器散失到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为411.28 MW,占输入热量的51.57%,锅炉单元散失的热量为52.96 MW,占输入热量的6.64%,汽轮机单元散失的热量为20.40 MW,占输入热量的2.56%;(火用)损主要发生在锅炉单元,锅炉、汽轮机和凝汽器单元的(火用)损分别占输入(火用)的67.78%、18.54%和13%;锅炉中燃料燃烧及大温差传热是整个系统不可逆的主要原因;不同工况下每个单元的(火用)损和(火用)效率会随着环境温度适度改变,但同一工况下机组总的(火用)效率不随环境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能量系统分析优化中排弃火用计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火用分析及火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了排弃火用与待回收火用的关系,就不同的回收情况,系统地研究了能量系统中排弃火用的计价问题;指出对于能量的逐级回收利用,传统的按物流的序贯分析计价方法并不适用于排弃火用的计价,基于能量系统双子系统模型,提出了当量计价的概念以解决排弃火用的计价问题。最后以催化裂化烟气能量回收方案的演变过程及排弃火用计价的变化表明了此计价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从能量品位梯级利用的角度针对冷热电三联供燃气机热泵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的火用损功率这一定义,并且分析了冷热电三联供燃气机热泵系统在不同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以及不同压缩机转速时系统的(火用)损功率,由此得出了对冷热电三联供燃气机热泵系统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从能量品质的角度出发应该尽量选取热效率比较高的发动机;减少发电机的发电量,可以考虑直接用发动机带动水泵的方式;根据南北方地域的不同要综合考虑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时系统的影响;选用换热效果比较好的换热器,即尽可能地将有冷量(火用)及热量大甩产生和利用换热器的(火用)损功率降至最低;不应当将发动机的转速定的过高,应该选择发动机的经济运转速度为好,高转速的燃气机热泵是不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将能量分为和两部分的思想,可追溯到1824年卡诺的工作。之后许多研究人员发展了这一理论。直到六十年代初期,朗特定义(火用)为能量的可转换部分,(火无)为能量的不可转换部分,至此,(火用)和(火无)的概念才有了一个公认的定义。与此同时,节能的观点也在发展变化。起初,人们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应  相似文献   

14.
能量生产过程中总会有残留物质和能量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产生影响。本文从能量系统的烟平衡出发,将系统对环境的排放火用损失中分离出来,依据符号火用经济学的原理建立了包含环境影响在内的系统火用,火用成本和火用经济成本分析模型,并以燃气轮机功热并供(CGAM)系统为例推导出了矩阵求解方程,从而得出了能量系统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火用经济综合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5.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其量守恒,而炯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其量不守恒,因此(火用)必有其独特的传递和转换规律.常规(火用)平衡分析综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属于静态热力学研究.参照工程(火用)传递评价准则,提出了堋传递系数、(火用)流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能量、(火用)和(火无)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视(火用)和(火无)为能量中的两个部分的传统认识的局限性,并研究了几个实例,对稳流体系低于环境压力下(火用)计算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赵玉珍  华放 《节能技术》1992,(2):4-6,22
一、前言 真空相变热水器是一种有效的节能产品之一,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余热回收等领域中,特别是用在中小型锅炉排烟的余热回收中,其性能的好坏,对能量的有效利用影响很大。对热水器的性能评价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广泛采用的能量平衡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用能量的(火用)效率方法。本文提出用熵增率的方法来分析真空相变热水器的传热过程及熵增率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8.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其量守恒,而炯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其量不守恒,因此(火用)必有其独特的传递和转换规律.常规(火用)平衡分析综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属于静态热力学研究.参照工程(火用)传递评价准则,提出了堋传递系数、(火用)流密度、(火用)损率等评价指标,并针对某台锅炉机组进行了(火用)传递分析,通过与常规的传热及(火用)平衡分析比较,提供了一些新的技术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9.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余热锅炉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能量平衡模型和能量平衡方程为依据,对某水泥厂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的余热锅炉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同时分析了各种参数变化对余热锅炉(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余热锅炉的主要外部损失为排烟(火用)损失,占锅炉总(火用)损失的45.72%;主要内部损失为传热(火用)损失,占锅炉总(火用)损失的11.28%.确定了余热锅炉耗能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降低余热锅炉(火用)损和提高余热锅炉(火用)效率的途径和改进措施,为水泥厂进一步展开节能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企业能量平衡工作,是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为企业查明能源构成、能源流向、能源的损失和能源利用率,为企业节能降耗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企业能量平衡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本理论的焓分析法,是一种能源数量上的平衡,由于它的局限性,使企业能量平衡不够完善。因此,现在引入(火用)及(火用)分析法讨论其在化工企业能量平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