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过氧乙酸预处理对亚麻短纤维可纺性的影响。采用过氧乙酸对亚麻短纤维进行预处理,探讨了过氧乙酸用量、温度、时间对亚麻短纤维失重率、断裂强度、分裂度和白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氧乙酸用量5g/L、温度50℃、时间50min时亚麻短纤维失重率、断裂强度、白度、分裂度性能指标最好,短纤维的可纺性得到改善;认为:采用过氧乙酸处理亚麻短纤维有利于提高纤维可纺性。  相似文献   

2.
在DREF-Ⅲ型摩擦纺纱机上,以亚麻短纤维为外包纤维、涤纶短纤维为芯纱、棉纤维为竹节纤维,开发亚麻短纤维摩擦包芯竹节纱产品,探索该类产品的纺纱工艺及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氧化剂高碘酸钠对亚麻短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分析了高碘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分裂度及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碘酸钠用量6 g/L、45~50℃反应50~60 min时,亚麻短纤维分裂度和断裂强度符合纺纱技术要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氧化处理后的亚麻短纤维纤维素结构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衍射峰强度要比未氧化的亚麻短纤维低一些,结晶区部分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4.
以硫代硫酸钠和过硫酸铵的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丙烯酸为单体,对亚麻短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及单体浓度对亚麻接枝率及单体接枝效率的影响。接枝后亚麻短纤维的分裂度提高204Nm,断裂强度降低1.27cN/tex。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接枝改性亚麻短纤维工艺对纤维损伤小,改善了亚麻短纤维的可纺性,纺纱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高档品种的细纱和织物中使用亚麻短纤维是一项非常重要而现实的任务。根据我们的研究,用亚麻短纤维可以纺得高质量的包芯纱,包芯纱中,亚麻短纤维处于外层缠绕在坚牢的化纤芯纱上(卡普隆,拉夫桑,强力粘胶丝等等),通过拈合的方法使其紧固起来。这种细纱可以做为经、纬纱用在一系列重要工业用的亚麻  相似文献   

6.
高洁  赵波 《染整技术》2010,32(1):20-21,27
用渗透剂X对亚麻短纤维进行煮练处理,改善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明显提高了亚麻短纤维的分裂度,改善可纺性,优化亚麻纺织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目前,在我国的亚麻纺织行业中,由于设备及工艺上的多种原因,导致在梳麻过程中造成许多亚麻短纤维的浪费。那么,如何使这些亚麻短纤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成本便成了亚麻纺织行业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厂于1992年对一些亚麻纺织行业进行了考察。发现目前亚麻纺织行业中普遍采用干纺这种工艺来处理亚麻短纤维,也就是将梳下来的亚麻短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等过程最终再经过干纺细纱机将其纺成支数较低的纱用于织造麻袋及帆布等,但由于所采用的干纺细纱机都是50年代的老设备,设计上不够完善造成机配件损耗相当…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亚麻短纤维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研究了过氧乙酸用量、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对亚麻短纤维强力、白度、强度、伸长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过氧乙酸6 g/L、预处理温度60℃、预处理时间60min时能够有效去除木质素、果胶、半纤维素等伴生物,亚麻短纤维的综合性能显著改善,使其可纺性接近于棉纤维,可以利用原有配套工程和设施在环锭纺、转杯纺设备上进行干纺,提升亚麻短纤维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亚麻短纤维的优缺点,研究了pH对过氧乙酸预处理亚麻短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最佳pH为5,可以有效去除木质素、果胶和色素等伴生物,失重率、分裂度、白度及强度等综合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要求,亚麻短纤维的可纺性明显提高,符合成纱及针织圆机纯亚麻汗布的加工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国内亚麻与棉纺产品市场看好,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不断发展新技术,生产出优质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 黑龙江省是亚麻原料的生产基地,亚麻二粗纤维经深加工后为亚麻短纤维(亚麻棉),是与棉混纺的理想原料。虽然亚麻短纤维已有地方标准,能满足大多数企业的要求,但因为我们棉纺织厂的设备较陈旧,对纺麻  相似文献   

11.
亚麻短纤维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环保纤维,因果胶等杂质含量高,致使前处理效果不佳,制约其加工和应用.利用过氧化尿素进行漂白,并对漂白前后的亚麻短纤维进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热性能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漂白亚麻短纤维结晶度下降,表面平整、光滑,分裂程度提高,漂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亚麻短纤维为包覆纤维,涤纶短纤维为芯纱纺制摩擦纺包芯纱,通过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研究摩擦辊转速、纺纱速度,以及芯纱比例这3个主要工艺参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到纺制亚麻短纤维摩擦纺包芯纱的较佳工艺范围。  相似文献   

13.
对亚麻短纤维进行裂解棉化前处理,优化了纤维的结构和理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裂解工艺处理可明显提高亚麻短纤维的分裂度,改善其可纺性,提高其成纱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洁  赵波  王慧欢  贾雷 《染整技术》2012,34(9):47-49
对亚麻短纤维进行煮练处理,通过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合理去除木质素、果胶等伴生物,提高短纤维的可纺性。试验结果表明,其针织亚麻汗布产品吸湿好,导热性高,穿着凉爽,无刺激感,垂感在同类针织品中特别优良。  相似文献   

15.
亚麻纺织品曾作为高档产品在市场上有其特殊地位,但是在成本上难以与棉花或涤纶相竞争。亚麻要从麻茎的韧皮中制取纤维的工艺流程长而复杂,费用又高。为了使亚麻工业复苏,欧洲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种植亚麻,研究开发将亚麻纤维棉型化并且能以棉花相似的纺纱工艺,开展亚麻纤维制备以及产品用途的研究。 亚麻在制取长纤维生产过程中大约50%麻屑与长度达350毫米的短纤维变成下脚。这种下脚料一般用于制麻絮、绳索、麻袋布及非织造布,使亚麻原料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按常理,这种亚麻短纤维完全可以用传统的毛纺或棉纺工艺纺制亚麻…  相似文献   

16.
选用新型精练剂对亚麻短纤维进行前处理,通过测定染料的吸尽率、固色率、染色牢度和纤维的断裂强度、分裂度等性能指标,提高纤维的内在质量,满足亚麻短纤维的染色和纺纱技术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温高压裂解亚麻短纤维的可纺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亚麻短纤维进行裂解处理,优化了纤维的结构和理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裂解工艺处理明显改善了亚麻纤维的可纺性,为亚麻厂配麻工序和纺纱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洁  崔莹  马中华  赵波 《染整技术》2014,(5):16-18,21
采用高碘酸钠对亚麻短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探讨了高碘酸钠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醛基含量、断裂强度、失重率和分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碘酸钠的最佳用量为6~7 g/L,最佳反应时间为50~55 min,此时的亚麻短纤维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可纺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亚麻短纤维在亚麻纤维中约占纤维总量的三分之一 ,但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 ,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国利用亚麻短纤维制造非织造织物用作打包材料、绝热隔音材料和衬里织物等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用亚麻短纤维制造非织造物 ,制造方法有缝编法、针刺法和粘合法三种。用缝编法制造非织造织物 ,是在缝编机上用棉纱连续缝编 ,并经过梳理的麻网制成 ,主要用作衬里材料。如果在横向引入底线提高其横向强度 ,则可用作包装材料。用针刺法制造非织造物可用作民用建筑、宾馆等建筑的绝热隔音材料。用粘合法制造非织造物 ,一般用橡浆、聚氯…  相似文献   

20.
高洁  崔莹  贾雷  赵波 《印染助剂》2014,(9):33-35,52
分析了过氧化尿素的漂白特点,探讨了亚麻短纤维漂白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渗透剂JFC用量2.0~2.5g/L、焦磷酸钠用量2.5~3.0 g/L、络合剂EDTA用量3.5 g/L时,亚麻短纤维白度高、强力损伤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