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的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TIADC)时间误差斩波调制校准算法无法向多通道推广,改进的时间误差斩波调制校准算法将单通道与相邻通道输出相加后分别斩波再求和来提取出时间误差,使其能适用于任意通道误差的提取,时间误差补偿采用一阶泰勒近似来实现,避免了传统算法中复杂滤波器设计。然而,当输入信号频率超过子通道奈奎斯特频率时,校准算法的校准方向会出错,从而导致校准失败。因此,设计了一种校准方向修正算法,能够满足整个系统奈奎斯特频率范围内的有效校准。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于一个4通道、1 GS/s、12位的TIADC,当输入信号频率为450 MHz时,系统的信号噪声畸变比(SNDR)由28.4提高到73.1 dB,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由30.7提高到88.9 dB。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TIADC系统采样率,解决时间失配误差校正的主流方法参考通道法限制采样率提升的问题,在对时间失配误差的估计中以系统内部通道作为参考通道,提出一种基于内部通道参考的时间失配误差校正方法。采用内部通道参考方法估计出时间失配误差参数,中心求导法求得目标信号导数,利用时间失配误差参数和目标信号导数对时间失配误差进行重构并完成误差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后台、自适应、无额外限制的情况下,实现30 dB左右的无杂散动态范围提升,5位左右的有效位数提升。对误差的压制能力接近参考通道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TIADC(时域交替模数转换器)的通道失配校准存在过程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的通道失配校准方法。基于等效采样原理,将单个ADC多个周期的采样数据重叠显示在一个周期内,通过比较各个ADC重叠波形的平均值、幅值范围和相位,即可实现同时校准偏移失配、增益失配和时间失配,免除了频域转换或正弦拟合等步骤。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测量上述失配误差,在显著提升TIADC性能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校准的复杂性,减小运算量。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针对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time interleaved ADC,TI-ADC)通道间失配误差的基于参考通道的后台校准算法。该算法利用参考通道与同采样时刻TI-ADC子通道ADC输出差值估计待校准子ADC的失配误差,然后从系统输出中减之实现自适应误差补偿;为了克服当TI-ADC系统前端不存在单独输入缓冲器时,参考ADC通过输入网络耦合对TI-ADC产生干扰问题,进一步加入随机化技术,减少残余失配误差产生毛刺;该校准系统可以实现3种主要失配误差的同时有效校准,对输入信号带宽没有限制。应用于12位1 GS/s TI-ADC系统,当输入信号频率为470 MHz时,FPGA验证结果表明,校准后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提升了44.14 dB,达到76.16 dB。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于高速高精度TIADC时间失配误差的改进级联泰勒补偿算法。利用线性近似原理来估计时间失配误差,再采用一种经过改进的级联泰勒补偿结构进行误差补偿。其中,误差补偿模块与误差估计模块一起构成反馈式校准结构,以便于能够对时间失配误差实时估计与校准。在MATLAB建立一个位数为16 bit,时钟采样频率为500 MHz的4通道TIADC系统时间失配误差校准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频率在整个奈奎斯特频段内,经过3阶校准后,TIADC系统的SFDR平均提高56.2 dB,SNR平均提高55.6 dB。相比于传统的级联泰勒补偿结构,进一步缩小了硬件实现规模。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针对高采样率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Time-interleaved ADC,TIADC)存在的失调失配误差(Offset)、增益失配误差(Gain)、时间失配误差(Skew)的片外交织校准实现方案,基于统计近似的时间交织校准算法,通过以太网通讯将待校准通道量化信息传入PC机进而提取失配参数,负反馈的形式对误差进行补偿。该方案不受高速数据传输解扰与同步的影响,在误差提取阶段不消耗逻辑资源,支持各类大规模、大消耗校准算法,开发周期短。应用于自主研发的3GS/s-12bit四路交织TIADC中,在存在其他非理想因素情况下,在2.5G输入信号带宽内,测试结果显示采用交织校准算法技术后,ADC有效位数(ENOB)平均提高了2.69bit,校准后的无杂动态范围(SFDR)平均提高了29.73dBc,证明该算法及校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的用移相180°的方法进行微波功率校准,消除了常规交替比较法中央配误差的绝大部分。方法简单,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数字计数式瞬时测频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采用时间数字转换器(TDC)进行瞬时测频的新技术。通过对脉内的被测信号脉冲个数进行计数,并利用TDC测量输入信号的脉宽,可得到被测信号频率。在 FPGA 中设计了测频的基本时序,并完成了对TDC的控制和数据计算。为了提高瞬时测频机工作的稳定性,设计了TDC的校准方法,通过在测量间歇期插入标准脉宽信号进行测量,以修正T DC的漂移。经测试表明,对于脉宽1μs、载频频率为1~2GHz的输入信号,该技术的测量精度约为0.3MHz,测量时间小于1μs。 相似文献
10.
11.
刘军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6,35(9):29-33
本文提出了一种2n通道n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VNA)误差模型和校准方法,在4n项误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实际硬件结构,引入了串话误差和开关误差,从而构造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误差模型。本文给出了新引入误差项的校准方法和修正过程,最终推导出了矩阵形式的散射参数表达式及测量结果的修正公式。对一个四端口待测器件的散射参数(S参数)进行了实际测量,利用本文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其结果与商用VNA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微波功率测量中消除失配误差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彬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27(10)
失配误差是微波功率测量中误差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文中提出用一个90°移相器(即1/4波长传输线)消除这一误差的方法,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再用实验验证了此方法能使微波功率的测量误差大大下降,并且此方法还可作为信号源与功率计的功率传感器之间失配指标的鉴定方法,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种高精度时间间隔计数器的校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时间间隔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计数器校准方法,分析了小于1ns的时间间隔校准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改进的高精度计数器校准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速脉冲发生器、宽带功分器、同轴空气延迟线等设备组成一套校准装置,产生标准的时间间隔,其输出范围为10 ps~1 ns,最小步进长度为1 ps,最大测量误差为±(3 ps+0.01×时间间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校准方法的缺点,可以方便地对高精度时间间隔计数器进行校准. 相似文献
14.
多雷达组网是靶场测控的发展趋势,它能大大提高靶场测控区域的覆盖范围和系统的电子对抗能力.时间校准技术是多雷达组网的基础,校准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组网系统的数据处理精度.对分段线性插值、3次Hermite插值和3次样条插值方法进行了时间对准算法研究及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分段线性插值方法计算最简单,具有良好的时间校准性能.最后给出了分段线性插值在多雷达组网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靶场多雷达组网数据处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等压级联拓扑相比,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能以较少的功率器件和隔离直流电源,输出较多的电平数,在增加功率密度、减小体积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中高压大功率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然而,当采用常规的混合调制方法时,在部分调制比区间内,低压单元存在功率倒灌问题,使得其直流侧电压持续上升。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低压单元直流侧需采用能量可以双向流动的可控整流器,这使得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大大增加。该文提出一种单极性载波层叠脉宽调制方法,可以在任意调制比的情况下避免功率倒灌问题,因此低压单元直流侧仍可以采用二极管不控整流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确定元件在未来短时段内的瞬时状态概率是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说明描述元件维修时间的概率分布类型、参数对元件的瞬时状态概率值有较大的影响,并说明可靠性研究中采用指数分布描述维修时间不适用于运行风险评估计算。接着提出维修时间概率分布的选型需要满足的3个必要条件。然后,提出一种新的概率分布——“叠加指数分布”,其密度曲线为“铃形”,可很好地表征故障维修时间的分布特点,且使瞬时状态概率易于计算。采用现场实际数据的算例结果显示,叠加指数分布能非常好地符合实际样本,得到的元件瞬时状态概率也相对来说最真实。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混沌跳频的电力线交织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靠性是制约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公用网络,低压配电网通信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关注。从提高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出发,论述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混沌跳频(CFH)技术在电力线通信上应用的优缺点,分析了2种技术结合的可行性,提出并设计一种适合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的CFH-OFDM系统。该系统将混沌跳频技术引入正交频分复用的编码中,提高了系统抗信道噪声的能力,并改进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通信的纠错能力,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并为提高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提供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普遍使用的多胶带在生产,贮存过程中最不容易控制的是胶化时间.我公司开发的冷混法多胶粉云母带胶粘剂生产工艺中采用了一套胶粘剂凝胶时间控制方法,多年的生产经验表明,生产出的多胶粉云母带的胶化时间和贮存时间能较好地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满足了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将多机系统在大扰动下的运动划分为机群间的相对运动和机群内各机组间的相对运动,据此将全系统的暂态能量分解为群间暂态能量和群内暂态能量。通过分析原系统群间暂态能量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能量壁垒准则得到原系统的失稳时间tm;通过分析子系统群间暂态能量的变化规律得到子系统的临界解列时间tn;通过比较tm和tn与故障清除时间tc之间的关系将多频场景下的失稳模式划分为相继两群失稳、严格多群失稳及不严格多群失稳3种模式。此外,还针对不同的失稳模式给出了相应的解列方法,对多频场景下的解列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通过实际电网模型对以上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0.
时间交替采样结构是模数转换中提高采样率的1种有效方法.但由于器件工艺限制,每个通道的不一致性会引入通道失配误差,而这些误差会导致信号存在较大的杂散分量,将会严重影响ADC的性能.通道误差包括增益误差、时间误差、偏置误差.提出了一种频域的方法通过对单路采样信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并由固定位置方法找出误差的频域值,对此频域值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