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雯  李超前  李鹏飞  刘曙 《金属矿山》2018,47(11):133-137
杨家湾尾矿库采用上游式筑坝,上游式筑坝由于矿泥夹层严重阻碍了水的垂直下渗,而随着尾矿库堆筑子坝上升,堆积坝长度增加,超出原有辐射式排渗井水平滤管排渗范围,加之两测山体基岩阻挡,渗流路径变长,导致杨家湾尾矿库局部浸润线偏高,子坝外坡出现局部沼泽化,两侧坝肩截水沟出现渗水现象。因此,对杨家湾尾矿库进行排渗加固,采用辐射式排渗井多层敷设水平滤管和坝体表面水平滤管联合排渗工艺,提高了尾矿库排渗能力,降低坝体浸润线,浸润线埋深平均增加0.67 m,实现实际浸润线不高于设计的控制浸润线要求,确保了尾矿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渗流会影响坝体稳定性,对大坝渗流监测资料进行研究和评价对研究坝体的稳定性十分重要。该文通过对南欧江水电站大坝坝基扬压力、坝体渗流量、绕坝渗流分析表明,大坝防渗效果显著,帷幕后渗压水位明显下降,坝体和坝基总渗流量逐年减小,大坝防渗性能提高。对坝基扬压力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坝扬压水位主要受上游水位、时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浸润线是衡量尾矿坝稳定性的关键指标,研究浸润线埋深变化对于提高尾矿坝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以斋家冲尾矿坝为工程背景,利用矿山废石与尾矿砂联合堆筑的方法建立了与原型相似的含废石柱尾矿坝的试验模型,分析废石柱的颗粒级配和间距对尾矿坝不同工况下的坝体单位时间渗流量和浸润线埋深的影响,并利用Geo-studio软件中SEEP/W研究了正常工况下的坝体渗流流态。结果表明:随着废石柱细颗粒含量的降低,坝体单位时间渗流量增加,浸润线埋深则降低;随着废石柱间距的增大,尾矿坝的单位时间渗流量减小,初期坝坝前坡脚处截面流量增大,孔隙水压力线与坝基的水平夹角减小,浸润线埋深随之抬高。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尾矿坝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有利于减少废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某水库建成后进行初期蓄水,大坝下游量水堰量测到的渗漏量随着库水位的上升而增加较快,渗漏严重。对左右岸坝基及绕坝渗漏段进行防渗灌浆处理后,渗漏量略有减少,渗漏依然严重。若继续处理,防渗灌浆工程量很大,工作难度也很大,且防渗处理的效果不明显。结合大坝及两岸坝肩观测管资料,对坝基及坝肩延长段进行渗漏分析,评价坝基、坝体渗流稳定性及坝体抗滑稳定性,提出适合的处置建议,总结经验教训,供其它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峨口铁矿在尾矿筑坝,尤其是尾矿坝加高过程中,进行了旋流器筑坝工艺,中线法加高、坝体监测以及坝体排渗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并在生产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上游法筑坝坝体浸润线高,危害大、降深难的问题,采用水平孔-竖直袋状砂井联合自流排渗新技术进行排渗。该方法不仅排渗水量大、浸润线降低幅度大、不需动力和维护、而且施工简单快捷,投资费用低,适用于各类尾矿坝浸润线的降深。  相似文献   

7.
尾矿坝浸润线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浸润线的控制是尾矿坝筑坝技术的关键。影响坝体浸润线走势包括坝体土料的物理性质、渗透性能、干滩长度、坝体形状与结构、初期坝的透水性以及排渗设施的布置。还分析了尾矿泥夹层对浸润线走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池田法、膏体尾矿堆存法、模袋法等3种尾矿库筑坝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筑梗沉坝法的尾矿库筑坝新思路。结合某矿山工程实例,采用筑梗沉坝法进行筑坝,并运用MIDAS软件进行了新筑坝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坝体稳定性要求,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我国在设计和研究上游法筑尾矿高坝时,多用有限元法等精确的计算方法来探讨施工期长达一、二十年,变化因素很多,变化幅度很大的尾矿坝结构,但是即使用最精确的计算方法,其结果还是不准确。用模拟试验验证设计也是如此,因其模拟的原型,未必就是将来筑成的坝体结构。故笔者从另一途径出发,针对上游法筑坝和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改良上游法(跟踪堆坝法)筑坝,排除坝体内的不利因素,综合解决初期坝、后期堆积坝和排渗设施等一系列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不同排渗设施对尾矿坝渗透稳定性的影响,以某上游式尾矿坝为例,通过对比水平-竖直联合排渗管、水平排渗管、竖直排渗管、库岸排渗支沟及库底排渗盲沟分别失效后坝体的渗透稳定状态,认为水平排渗管对渗流量的影响最大,库底排渗盲沟对渗透坡降以及浸润线埋深的影响最大,并给出了不同排渗设施对尾矿坝渗流要素的影响大小比较,为尾矿坝排渗设施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上游法尾矿坝加高扩容的加固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游法尾矿充填筑坝,主要是通过坝顶均匀分散排矿,在重力分选作用下粗颗粒堆积于坝顶形成尾矿子坝,细颗粒则排向库内,形成尾矿沉积滩,该法尾矿坝由于缺乏防渗条件,加上坝顶排矿水的影响,坝体浸润线位置较高影响坝体稳定,为确保在加高扩容过程中,初期土石坝和后期坝安全稳定性所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峨口铁矿第一、二尾矿库的服务年限只有13.4年,为了解决后期尾矿储存问题,根据经济、技术综合分析结果,选择第一尾矿库加高至270m作为解决的最佳方案。为此,冶金部矿山司于1993年7月22日至24日在峨口铁矿主持召开技术论证会。该矿第一尾矿库采用中线法筑坝加高有许多有利条件:“V”型沟谷地形有利于加高。尾矿坝堆筑高度达150m,坝体仍处于稳定状态。中线法筑坝加高至270m技术上优于上游法,只要采取排渗措施就能保证其稳定性,这些措施包括网状自流排渗工程、原初期滤水堆石坝外坡面加滤层工程、沉砂体坡基设滤水带排渗工程、坝体渗流水排水管道工程。中线法筑坝加高能降低调洪高度,减少排洪量,增大回水量,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选矿工艺水平的提高,入库尾矿粒径越来越细,导致尾矿库滩面软弱,常规筑坝方法实施困难,甚至影响企业生产。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模袋法+宽顶子坝”筑坝方式有效解决了细粒尾矿堆坝难题,分析了宽顶子坝作用,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论证了宽顶子坝的安全稳定性。结果表明,宽顶子坝对库内未固结尾矿的尾矿有防护能力;模袋坝体可提升软弱坝基承载力,加速坝基固结,适用于软基上直接筑坝;采用该方式筑坝,坝体稳定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朱学光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4):124-125,128
定向钻孔拖拉无缝钢管作为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与传统的开挖直埋方法施工相比,具有对坝体及周围建物筑、道路交通影响小,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工期短,坝体表面不受破损,经济社会效益好。结合XX尾矿坝治理辐射井排渗中排水管的铺设工程,阐述了在复杂地层条件下定向钻孔拖拉管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尾矿坝渗流计算及排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流稳定是影响尾矿坝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浸润线位置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尾矿坝安全稳定。以具体尾矿坝为例,根据现场钻孔实测资料,选取合适的计算参数和边界条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对排渗设施正常运营和发生破坏两种情况下的尾矿坝渗流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初期坝的透水性与尾矿坝渗流稳定关系密切,一旦初期坝的防渗层淤堵,出口处的渗透性降低,坝体的整体浸润线升高,甚至有可能在坝坡处出渗。采用局部水平孔排渗的方案,可以有效地起到排渗的作用,降低坝体的浸润线,保证坝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岳青波  陈宝峰 《中州煤炭》2016,(5):79-82,87
借助Autobank_3d三维渗流计算软件,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尾矿坝三维计算模型进行稳定渗流场计算,得到了详细的坝体渗流状态,模拟了埋置于堆积坝坝坡的排渗水管及尾矿坝运行后期出现的初期坝淤堵情况,前者将有效降低堆积坝的浸润面,后者则大大不利于坝体渗流稳定,需要采取其他排渗措施。  相似文献   

17.
韩亚兵  崔旋 《现代矿业》2019,35(9):68-71
为探索不同排渗盲沟布置型式对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的影响,以某尾矿库为例,通过开展无盲沟、尾粉砂中布置水平向盲沟、尾粉砂中布置垂直向+水平向排渗盲沟、尾粉土中布置水平向盲沟、尾粉土中布置垂直向+水平向排渗盲沟5种布置型式下坝体渗流场、孔隙水压力及稳定性的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粉土中布置垂直向+水平向排渗盲沟对坝体浸润线埋深及安全系数影响最大,并给出了不同布置型式对尾矿坝渗流及稳定性影响的大小比较,为尾矿坝排渗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某铅锌矿尾矿库排渗设施治理工程为例,采用Autobank软件对尾矿库的1~#、3~#副坝坝体渗流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尾矿库的渗流场及坝体稳定性系数不满足要求,因此,提出了水平排渗和垂直排渗2种治理方案,对这2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推荐采用水平排渗管方案。采用该方案后,尾矿库的渗流场、坝体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原水平排渗设施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水平封堵的措施进行治理;统计排渗管施工2个月后的排渗量以及治理后浸润线的埋深情况,结果表明,排渗量符合各排渗管的位置要求,坝体外坡沼泽化均消失,排渗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程军  邓汉成 《中国矿业》2004,13(4):78-80
尾矿坝体的稳定性与堆坝工艺、堆坝方法、尾矿性质以及排洪排渗设施密切相关,尾矿坝体的固结与排渗设施相关,降低堆积坝的浸润线,是提高尾矿坝稳定性的关键,选择新型排渗管材料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一种新型软式透水排渗管在尾矿坝成功安装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尾矿坝是尾矿库重要的安全设施,根据尾矿库的溃坝事故来看,坝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后期子坝堆筑方式。池填法尾矿筑坝是上游式筑坝的一种,主要应用于尾矿库的后期子坝堆积。在坝前构筑围埝形成池,池内放矿尾砂沉积、固结后,人工修整形成子坝,坝体稳定性高,操作维护简单,成本低,运用范围广,适宜于不同粒度的尾砂筑坝,特别是对于尾矿上升速度较快,存在干滩长度与回水质量矛盾的尾矿库,选用池填法筑坝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