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3):140-141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侧卧位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病变切除术,其中行单侧钉棒系统固定13例,双侧钉棒系统固定15例,椎板部分切除未行内固定2例。术中常规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避免神经功能损伤,同时将穿过肿瘤的部分神经切除。结果:30例椎管内外哑铃状肿瘤,SimpsonⅠ级和Ⅱ级切除9例,Ⅳ级切除1例。术后患者痊愈28例,好转2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WHOⅠ级神经鞘瘤27例(其中4例伴有囊肿及出血),神经纤维瘤3例。随访1~5年,未见复发,所有患者均未行放疗及化疗。结论: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在脊柱并不少见,该肿瘤通常都由神经根发出,临床由椎管内波及椎管外,病变椎间孔扩大部分,部分波及椎体部分,如椎体波及超过1/3及同侧上下关节突影响较大的需行植骨融合及钉棒系统固定,避免术后脊柱变形,因此术前应全面检查需行MRI、CT、X线等全面检查,术前做好准备,在保护神经完整及功能安全情况下,尽量如肿瘤切除后易导致脊柱不稳定,术中需同时行椎体融合及钉棒系统固定,防止术后脊柱畸形,术中争取全切除肿瘤,切除程度对预后是否复发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102-106
目的:探讨在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显微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购买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前后被确诊为TCS行显微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连续患者132例,根据是否应用电生理监测分为试验组(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和参照组(术中未应用电生理监测),各66例。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膀胱功能改善率为63.6%,高于参照组的3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0,P=0.003);试验组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2.7%,高于参照组的65.2%,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4,P=0.347)。结论:在TCS显微手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提高患者膀胱改善率,有助于防止术中对神经的副损伤,有助于对终丝判定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松解,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7):16-19
目的:总结48例颅脑手术的患者术中肌电图监测面神经功能的临床经验,了解肌电图监测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降低颅脑手术的风险。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到本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确诊的听神经瘤患者48例,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了神经电生理的颅神经功能监测,探讨肌电图监测对颅脑手术的重要作用。结果:48例听神经瘤患者中,40例面神经都得到解剖保留,5例患者面神经未进行保留,3例患者面神经不慎断开,进行部分修整后神经端一端吻合且功能也有一定的恢复。肿瘤的全切率为89.58%(43/48),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3.33%(40/48)。48例患者进行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的H-B评分,结果显示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4例,Ⅴ级2例,Ⅵ级3例;术后9个月面神经功能的H-B评分为Ⅰ级34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2例,Ⅵ级1例。结论:通过术中监测自发肌电图结合单极恒压电刺激诱发肌电图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损伤较小,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高,且电刺激可以用于判断面神经预后,可参考性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3):48-51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功能保护和评估的作用,提高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方法:对27例听神经鞘瘤患者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研究其变化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88.9%),次全切除3例(11.1%),面神经解剖保留26例(96.3%),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63.0%),无死亡病例,术末与术前经颅电刺激运动神经(面神经)诱发电位的比值<60%者术后可能面神经功能差。结论: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于安全切除肿瘤,保护、评价面神经功能有重要价值,该比值<60%是面神经功能可能严重损伤的警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146-150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患者神经导航联合神经内镜扩大经蝶入路切除术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应用神经导航与神经内镜技术治疗的鞍区肿瘤患者76例,分析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手术及预后情况,综合评价该疗法的应用价值。结果:76例患者中70例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1例部分切除,全切率92.11%。随访3个月~1年,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期间1例部分切除患者于术后9个月复发,其他患者均未复发。术后,5例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4例有嗅觉减退表现,4例有鼻塞表现,3例出现一过性多尿,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均予以对症处理,未对手术效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3.26±58.6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1.02)d,平均住院费用(4.85±0.48)万元,末次随访KPS平均评分为(85.63±9.06)分。结论:以神经导航联合神经内镜扩大经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肿瘤全切率高,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整体预后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4):129-130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膀胱肿瘤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开腹组和电切组,每组44例。开腹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肿瘤切除术治疗,电切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3、6、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膀胱肿瘤患者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减少复发的发生及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33):49-52
目的:探讨面神经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本科室2007年1月-2012年1月普通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留的25例患者(未监测组)与2012年2月-2016年2月术中行监测的27例患者(监测组)的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未监测组的肿瘤全切少于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78)。未监测组死亡1例,监测组无死亡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监测组仅1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少于监测组的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8,P=0.001)。两组术后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82,P=0.004)。结论: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术后面神经解剖及功能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目的总结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总结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颈椎前路手术10例,后路手术20例,均有内固定植入;术后平均随访3.3年(0.5~7.0年),未见复发病例;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4.5分,术后平均为25.5分,平均改善率75.9%。结论对于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2):128-131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柱截骨(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联合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本科收治的16例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全脊柱截骨联合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脊柱矫形术前、术后、末次随访Cobb角、C7铅垂线距S1后上缘距离,脊髓Frankel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2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及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无切口及椎体深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吸收,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融合效果好。3例患者因术中牵拉,神经根水肿,术后神经症状加重,但经脱水及神经营养治疗后,症状缓解。术中出血量1500~4000 m L,平均2360.6 m L,手术时间230~450 min,平均340.2 min。Cobb角术前83°~145°,平均110.3°;术后:16°~95°,平均41.3°,矫正率为59.6%;末次随访18~100°,平均44.6°,矫正丢失率为5.6%。C7铅垂线距S1后上缘距离术前-37~49 mm,平均31.2 mm,术后:-13~22 mm,平均11.2 mm,矫正率为:64.1%;末次随访:-11~21 mm,平均10.3 mm,矫正丢失率为8.1%。Frankel评分术前B级2例,C级4例,D级10例;末次随访B级0例,C例1例,D级2例,E级13例。结论:经后路全脊柱截骨联合钛网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突畸形能明显矫正脊柱后突畸形、有效解除顶点区脊髓的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不错的临床治疗方法。但该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手术技术难度大,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0.
陈忠仪  袁苏涛  余吉  杨波  林伟 《矿产勘查》2010,(6):49-50,5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其辅助的工作系统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9例。其中泌乳素腺瘤7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6例。结果 19例患者中,全切除肿瘤17例,近全切除肿瘤2例。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脑脊液漏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充分、全切率高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垂体腺瘤切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