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优劣性,探讨如何更准确地使用真空袋固定直肠癌放疗摆位的方法。方法将46例直肠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3例。A组采取传统的用真空袋固定患者臀部和腰部法;B组采取用真空袋固定双下肢法。放疗前以患者定位正、侧位XR像片或治疗计划系统(TPS)输出的3D数字重建图像(DRR)为参照,并与治疗过程中存有射野影像系统(EPID)实时采集的同样大小的验证图像对比,通过计算机专用对比软件测量摆位误差。结果 2组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头脚方向、前后方向及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结论在盆腔野放疗摆位中,真空袋固定双下肢法明显减少了直肠癌患者盆腔野头脚和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且简捷方便、所用时间较短,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并经皮Sextant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体位复位并Sextant微创脊柱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测量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Cobb角的矫正程度,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所有病人的术后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具有显著的恢复(P<0.01)。微创组较传统切开组不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失败病例,末次随访椎体高度和后凸矫正无明显丢失。结论体位复位并经皮Sextant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主要缺点在于撑开复位程度有限和X线暴露时间较长;而体位复位能有效克服Sextant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撑开复位程度有限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2):1845-1848
食道癌的发病主要在于患者正气亏虚,不能内守,加之七情六淫失常、饮食失节,终致邪毒侵袭。病初正气尚盛,久则正气亏甚,邪毒炽盛,因此初期治疗以驱邪为主,扶正为辅,随着病情变化,当改为扶正为要,驱邪次之。同时坚持辨证与辨病互参,内服与外敷相辅的原则,治病求本,循时而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体会。方法:选取25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疗法的食道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身体各项营养状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术后的身体营养指标和术前相比均无明显下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率93.3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0):41-42
目的:分析比较固定野调强技术和不同弧数的旋转容积调强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全盆腔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寻找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A~ⅢB期宫颈癌患者9例,针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九野固定野调强(FF-IMRT)计划、双弧、三弧和四弧旋转容积调强(2A-VMAT、3A-VMAT、4VMAT)计划,比较四者靶区、骨盆骨髓,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和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结果:IMRT、2A-VMAT、3A-VMAT和4A-VMAT四组计划均具有良好的靶区覆盖率,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以及骨盆骨髓受照剂量和受照体积(V10,V20,V40)无差异。三组VMAT计划在危及器官的保护上无差异。VMAT计划的小肠均略低于FF-IMRT计划(P<0.008),在直肠的保护上,FFIMRT计划略优于3弧VMAT计划(P<0.008)。IMRT、2A-VMAT、3A-VMAT和4A-VMAT计划的加速器跳数分别为(1850.3±227.8)MU、(848.4±58.8)MU、(835.0±76.2)MU和(910.8±43.3)MU,照射时间分别为(353.2±25.1)s、(136.2±3.6)s、(211.2±3.5)s和(286.2±3.4)s。各组的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强计划的跳数和照射时间最多,两弧VMAT最少。结论:综合考虑各种物理和生物因素,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放疗计划中,双弧VMAT技术照射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8):75-7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食道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病理活检证实的38例食道癌患者的MSCT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变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MPR的图像可多角度、多方位清楚地显示食道癌的部位、大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以及局部、远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与临床手术所见符合率高。结论:MSCT的MPR技术对食道癌患者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应作为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
管丹 《建筑安全》2022,(12):72-75
大型商场火灾主要有易形成立体燃烧、人员疏散困难、火势蔓延快、扑救困难等特点,且存在消防设施质量、安装、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对此,从大型商场固定消防设施总平面布局设计、防火分区设计、安全疏散设计、消防设施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探讨,最终达到大型商场消防设施设计科学合理,最大化发挥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6):60-6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骨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行小夹板外固定,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3.3%,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骨折愈合后的掌倾角和尺倾角分别为(13.2±1.7)°、(26.3±2.6)°,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2):121-123
目的:探讨在平卧位牵引床与侧卧位普通床下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4月本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57例,其中采用平卧位牵引床患者35例,普通手术床健侧卧位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显性失血量、切口总长度、术后骨折复位程度以及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616个月,平均12.8个月;两组术中显性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卧位组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平卧位组(P<0.05);复位程度上,平卧位组优于侧卧位组(P<0.05)。结论:侧卧位及平卧位均适于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实践中可根据手术医师及患者的个体特点选择应用,侧卧位更适合身材肥胖、下肢短缩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异常体位危重患者气管造口方法的选择进行评价.方法 在不影响正常临床治疗的前提下,对采用不同气管造口方法的异常体位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将患者分为气管穿刺组(48例)和气管切开组(48例).气管穿刺组采用经皮旋转穿刺气管造口方法,气管切开组采用传统手术气管切开方法.统计两组患者重要生命体征和医疗指标情况.结果 气管穿刺造口术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损伤小、操作方便、安全、快捷,对体位要求不高,两组患者气管造口时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危重患者处于异常体位时,选择经皮旋转穿刺气管造口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气管切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莉  罗辉 《矿产勘查》2011,(2):52-54,57
目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比较中上段食管鳞癌3D-CRT和调强放疗(I MRT)的放射性肺损伤情况从而探讨理想的治疗计划模式。方法 8例患者每例分别设计4个放疗计划(CRT-5、CRT-7、I MRT-5及I MRT-7),规定P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用DVH评价每个计划的V5、V10、V20、V30及肺MLD。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采用3D-CRT技术时,5野的V10优于7野(P=0.006);5野与7野的肺Mean、肺V5、V20、V30(P〉0.0083)之间无统计学意义;采用I MRT技术时,5野与7野之间各参数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3D-CRT与I MRT相比,3D-CRT的肺V5优于I MRT,I MRT的肺Mean、V20、V30优于3D-CRT(P〈0.008 3)。结论在食管癌放疗中,I MRT与3D-CRT相比可以减少肺Mean、V20和V30,有利于肺的保护,无论是3D-CRT还是I MRT,5野和7野在肺组织的保护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1):38-41
目的:对比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单纯放疗与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694例宫颈癌患者为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其中A组(n=324)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方式,B组(n=370)单纯采用放疗形式,对两组的总缓解率、治疗前后的肿瘤直径和血小板计数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A组总缓解率为55.86%,B组为41.08%,A组高于B组(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直径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与血小板计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A组治疗后肿瘤直径短于B组(P<0.05),且血小板计数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1%,B组为17.84%,A组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新辅助化疗与放疗结合,其在提高总缓解率、缩短肿瘤直径方面效果显著,因而应用和推广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李辰虹  花力 《建筑施工》2005,27(3):21-23
上海中山医院综合楼由法国思构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体形奇特,曲面颇多,用传统的定圆心拉半经的方法无法做到精确定位.为此,借助AutoCAD技术,采用定位控制线方法来确定直线轴线,建筑外围弧形轴线则根据弧长加矢高来实现定位,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1):141-145
放射治疗在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地位一直颇受争议,但随着放射治疗技术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价值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本文对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价值、放疗技术的应用、靶区设计及影响放疗疗效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6):42-45
目的:探究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和放化同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本院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同期组、单纯组,各25例。单纯组予以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同期组予以放化疗同期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同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84.00%,高于单纯组的56.00%(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血小板减少及心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白细胞计数下降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组(P<0.05);治疗后3个月,同期组躯体、情绪、角色、认知、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单纯组,总体症状评分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予以放化疗同期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有效率,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1):8-11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癌放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肿瘤科进行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67例。分别采用传统形态影像学和弥散加权成像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就两种方法的评价作用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结果:临床对比分析显示,患者经传统形态影像学扫描的肿瘤体积值无明显差异,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得出的治疗前后ADC值有明显变化,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进行疗效评价,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病灶ADC的变化情况,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肝癌放疗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35):55-58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化疗与单纯3D-CRT对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5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86例,根据患者所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单纯3D-CRT)和放化疗组(3D-CRT联合化疗),其中单纯放疗组89例,放化疗组97例,比较两组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1、3年局控率和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果:放化疗组短期疗效,1、3年局控率和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面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降低及恶心、呕吐方面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短期疗效好,1、3年生存率高,生存质量好;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降低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但可耐受可控制,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4):539-540
目的:优选大鼠颈静脉插管导管的固定方法。方法:对传统的两根线结扎法和三根线结扎法进行改进后分4组,每组10只,比较两根线结扎法、三根线结扎法,改进三根线结扎法和改进两根线结扎法导管固定的合格率。结果:两根线结扎法组有3只大鼠导管滑脱,有3只大鼠不能从导管中抽出血液;三根线结扎法有1只大鼠导管滑脱,有2只大鼠不能从导管中抽出血液;改进三根线结扎法未见有滑脱,但有2只大鼠不能从导管中抽出血液;改进两根线结扎法未见有滑脱,10只大鼠都能从导管中抽出血液。结论:改进两根线结扎法用于大鼠颈静脉插管固定方法成功率高,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36):25-27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静态调强放疗(s-IMRT)、容积调强放疗(VMAT)三种放疗技术的靶体积、正常组织保护及跳数。方法:选择24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将其分为3D-CRT组、IMRT组、VMAT组,每组8例。靶区覆盖指标包括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包括膀胱、小肠、结肠、双侧股骨头。结果:IMRT组和VMAT组平均PTV剂量均高于3D-CRT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亦均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和VMAT组膀胱、小肠、结肠的Dmax、V40均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D-CRT组比较,IMRT组和VMAT组均能降低双侧股骨头的Dmax、V30、V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MRT组比较,VMAT组能进一步降低小肠的Dmax与双侧股骨头的Dmax、V30、V40(P<0.05)。VMAT组和IMRT组的机器跳数均高于3D-CRT组,且IMRT组高于VMA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能提高靶区的剂量覆盖、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在保护小肠和双侧股骨头方面,VMAT优于IMRT,而且VMAT需要的治疗时间更短,有利于精确放疗和保护直线加速器,今后VMAT将广泛应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